七、四方參訪 獻上真心
在印度,印度教徒、基督教徒、回教徒、塞克教徒(印度北部一教派)、祆教徒和蘇非教派(回教之密教派)和諧相處了好幾世紀。印度是一個大融爐。只要到印度來的都會投進到這個爐子裏。這種情形造成了印度文明的曆史。在次大陸的印度人民愛好和平,但是統治印度的外國人利用分化和統治的政策,在各宗教組織間製造仇恨。
蘇非(Sufi)教派的人從世界各地回歸印度,認同印度的蘇非教派。甚至到今天,印度仍是蘇非密教的根據地。蘇非教派是個倡導博愛的宗教,並未承襲回教排外的作風。在我所遇見過的許多蘇非聖老當中,最偉大的是一位女士,她住在離德裏120公裏遠的阿格拉市(Agir),這是一個很著名的城市,因爲有名的泰姬瑪哈建築(印度阿克拉的回教廟TajMahal)即座落于此,它是愛的象征,也是世界上最神奇的建築之一。
有一次我從喜馬拉雅山去訪問這位年長的女聖者,她全身赤裸地住在一個很小的回教修道院裏(dargab)。她已九十叁歲了,于夜間從不睡覺。我通常都稱她爲比比女士(Bibiji),這個字一般是用來稱呼母親的。她則叫我“我的孩子。”(bete)。在阿格拉市停留的期間,我經常于淩晨12點到1點間去探訪這位蘇非的女聖者。我晚上去探訪比比女士造成了很大的誤會,一般人開始認爲我的行爲有欠檢點。許多高級軍官和博學之士也都常來造訪她。莫哈拉上校(J.S.Khaira)是她非常虔誠的弟子。雖然許多印度人和其他的人士都很崇敬她,但是很多住在這個城市的人卻不了解這位偉大的蘇非主義者和她那神密的生活方式。她以悲天憫人的胸懷接待來訪的客人,但是對于世俗世界她的觀點是:“世人都學會了如何去屯糧食和錢財,但是沒有人知道如何來充實自己的心靈。”
有一天晚上比比女士跟我說:如果我想要會見上帝,倒是很容易。我請問她:“那是什麼方法呢?”
她說:“若要與至上之主合而爲一,一個人只要不對這個物質世界起執著並與所摯愛的至上主緊密的聯結在一起。就是這麼簡單。把你的靈魂整個獻給上主,果能如此,在解脫的路上就再沒有其他的事要做的了。”
“比比女士,但是怎麼去做呢?”
她開始用對話錄的方式娓娓道來。我照她的敘述,一字不漏的記了下來。
她說:“當我去見我挈愛的上主時,他問道:“誰站在我這聖地的門口?”
我說(BiBiji):“上主!是挈愛您的人。”
上主說:“你能給我什麼樣的證明?”
我說:“我以雙手獻上我的真心,虔誠的淚水在我的眼中湧出。”
然後上主說:“我接受你的奉獻,因爲我也同樣深愛著你,你是屬于我的。你就住在達格修道院吧!”
“我的孩子,從那時開始,我就住在這裏。我日夜的等著他,我永遠的等著他。”
記得一個偉人曾說過:“這株可厭的生命之樹只有二顆果實——冥想宇宙永遠不朽的大道和親近聖者。”
好幾次我注意到從比比女士的眼中放射出非常強力的光芒。她自心靈流露出來的至上喜悅的光輝、舍己爲人的作風,以及她對上帝那種無法言喻的愛都使我留下極深刻的印象。她說:“智慧的珍珠原本就隱藏在心海的貝殼裏。盡量深潛,有一天你會發現這顆珍珠。”
一日她在含笑中仙蛻而去。我們環繞在她四周的十二個人都看到了一道像星星般的光芒。自她心髒射出,有如閃電般的沒入虛空。她永遠地留在我的記憶裏。我以最誠挈的愛和敬意向比比女士致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