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六、出世之路 脫胎換骨

  六、出世之路 脫胎換骨

   甘果垂、占諾垂廟、肯達那廟、巴垂那特(Gangotri,Jamnotri,Kedranath,Badrinath)這四座廟宇在喜馬拉雅山頗爲著名。每年六月到九月之間,平地村莊、城裏的人都會來到這裏住上一兩個月,我隨著幾位朋友欲往朝廟,遇到一位五十來歲的出家人。他是烏塔·普拉達(UttarPradesh)省班達地區(Banda)的人。他安詳沈默,十分謙虛,便一起結伴上路。我們盡可能抄捷徑而不照一般的路線。夜裏我們就待在山洞,升火烤馬鈴薯。這是我們僅有的食物。這位出家人一無所有,所以食物就大家分著吃。我們飯前先禱告。禱詞是這樣的:“這一切是梵,梵賜下(食物),也是由梵吃下。”(譯案:Brahman梵,至上意識,宇宙的本體)這類肯定的言辭,使我們保持在神的意識狀態,在修持上是極有助益的。談話中,這位出家人述說了一個故事,大要如下。

   他十八歲的時候,他父親與同村的另一位地主互相爭奪一塊土地。由于村民的嫉妒,生父遭人謀害喪生。嫉妒心這種罪惡是因“我執”而起,並隨著“私心”“貪執”而滋長。他父親被害的時候,他正在學校上課。回到家中,含憤殺了五個人,算是爲父報仇。之後他逃到喜馬拉雅山區,在聖哲與瑜伽行者跟前住了下來。爲了設法消除內心的罪惡感,便四處參訪聖哲,並經常與他們交談。他開始苦行。他總是向同住的聖哲忏悔。在靈性上他勇猛精進,盡力要洗掉良心上的汙垢,叁十六年來,很多次他都想到要向警方自首。這叁十六年,他成了家喻戶曉的那加·巴巴(NagaBaba)。他一無所有,連一條纏腰布也沒有。許多次與人討論的時候,他往往公開的說他是罪犯,還述說了他洗面革心的經過。他常說道:“我知道我從前是凶手,而我現在整個人都改變了。”印度都、蘇菲教(Sufi)、基督教、佛教的許多經典都有這類內心轉變的記錄與描述。

   交談之下,我們最後的結論是——他應該向警方自首出庭候審。因此第二天他折返回原路,不再與我們一起。他向警察局自首供出全盤事情。警察依法逮捕,將他送到法官面前。但是法官問道:“控訴狀在哪裏?是要控告他什麼罪呢?”警方就把叁十六年前犯罪的情節說了一遍,可是既沒有檔案,也沒有記錄來證明這些事情。在質詢之後,才知道他過去的作爲,以及日後的生活情形,最後法官宣靠:被告無罪,應予開釋。這位出家人才又回到喜馬拉雅山。

   犯罪學家認爲只有在特殊不平衡的情況下,人才會犯法。我同意犯罪就應受到法律的製裁,但是沒有方法來教育淨化這些犯罪的人呢?是因爲他們有病才犯法還是我們逼他們犯罪?這兩種觀點都要徹底的檢討。如果向犯罪的人教導靈性的修煉,會使他們了解到別人的權利,別人的存在。要是把罪犯視作了病,那我們也應該設法治療才對。依我看來,我們應該建立起有利于自新的環境,來幫助這些不幸的人。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