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附錄▪P2

  ..續本文上一頁進去,拔出來,病就好了。達熱拉母是智慧母和綠度母轉世,生而知之,料事如神,天生就懂很多東西,密宗中最深奧的的問題,她也能給你說得明明白白……

   龍周對我說,你若對上師的事迹有興趣,可以在這兒多呆幾天,找這兒的村民聊聊,他們會告訴你很多這方面的事情。說實話,我倒是很想在這兒呆上一段時候,在上師的直接傳承下學一點密宗大法,不過這一次,我想還是和大家保持集體行動吧。既然上師歡迎我下次再去,我相信下次一定有機會再來這裏。

   上師的管家格拉喇嘛,也向我介紹了他所知的久美彭措上師的生平。出生在年龍寺的久美彭措,是個大喇嘛、大活佛,七歲就出家上座,在青海、甘肅、川北一帶影響很大,最多時有二叁百個寺廟的僧人接受他的灌頂。上師的前一世是西青南奎活佛,駐在色達西青寺,他的叁個兄弟都在這個寺廟裏出家。空行母達熱拉母的父親是阿爾代活佛,對密宗鑽研很深,寫了不少書,很多獨家著作都留給了久美彭措。

   我問格拉管家,聽說上師曾在石頭上留下腳印,還令雙目失明者恢複了視力?格拉管家說是的,但上師並不是經常顯示神通的,只在某種場合且機緣具足時,才顯示一點神通,其目的也是爲了令信衆對佛生起更大的信心。拿刀子捅進病人的身體,那還是發生在“文革”中的事,有個戴帽的“四類分子”去深山打獵,得罪了山神,回來就瘋了。有人把他送到久美彭措那裏,上師也不管這人是個“四類分子”,答應爲他治,拔出刀子,從他背後戳進去,捅穿了身體,拔出刀子,在那人身上拍打幾下,病就好了。這人前幾年已去世了,他的老婆子還活著。因爲這件事比較奇特,所以村子裏沒人不知道。

   管家五十幾歲,青海果洛人,十幾歲時來年龍寺遇見了年輕的久美彭措上師,不舍得離開,上師也想叫他留在身邊,于是他就留了下來,爲上師做點事,至今已四十年了。

   上午十點鍾,大家再次去上師那裏。對昨晚十個人的提問,上師已將答案一一寫在紙上,是用藏文寫的,每人一張。在把答案交給每個人時,上師叫龍周喇嘛把寫在紙條上的答案,說了一下大意。

   對十天後要在這兒舉辦的“閉關”活動,上師破例准許他的幹女兒帶來的這批人中,善寶、紮西榮布等幾個漢僧可以參加,要他們馬上回去作好准備再來。上師說,屆時青、藏、甘、陝、川等地將有很多大活佛來這裏。這次閉關是修“大圓滿法”,屬于密宗中最高的大法,不是一般人都可來的。

   昨天送我們來的卡車司機來催了,叫大家快點上車,他趕回去還有事呢。

   當我們乘車離開年龍時,我想,今後若有機會,我一定要再來這裏。

   香根活佛的心願

   由年龍回到色達後,我再次跨進了香根活佛的家門。

   “托巴”像上回一樣親親熱熱地歡迎我。

   香根活佛叫我來,是要跟我談他想在當地建一座“藏密吉祥經院”的事。頭一次去活佛家時,他已跟我談起他的這個打算,我認爲他的想法很好。因當時我急于要去佛學院,未及詳談。

   香根活佛的設想是,就在色達縣城他家的所在地,建造一所糅古代傳統和現代技術于一體的多功能大型寺院,樓高九層,由大雄寶殿、釋迦佛殿、蓮花生大師殿、觀音菩薩殿、阿彌陀佛殿、班禅大師紀念塔、藏經樓、圖書館、藏密研究生院、譯經院、閉關房及生活區等組成。

   這不是一所一般的寺院,它最突出的功能是:爲有緣來藏地修學密宗的中外佛教弟子提供一個理想的場所,使他們來此之後,每人可安排一間獨用閉關房,以一個上師帶幾名學員的方式,在上師直接傳承加持下進行修煉。香根活佛說,憑著他前世的號召力和他本人的社會關系,以及色達縣上就居住著好些高僧和活佛的有利條件,他可以把不少密宗大德請來擔任藏密研究生院的教員。這裏還將配備一定的翻譯力量,使來自使用漢語、英語、法語等語系地區的人們不至因語言障礙而無法入門修行。這裏的生活設施和通訊設施也將達到一定的標准,以適應現代人的最基本的需要。

   這所經院的另一突出點是:它並不是某宗某派的附屬物,而是一座集甯瑪派、格魯派、葛舉派、薩迦派等密宗教派之大成的佛教綜合道場,對密宗內的各教各派不分高下、一視同仁。來此求學者可根據各人不同的因緣選修最適合自己的法門。香根活佛本人,就接受過數種教派的傳承。

   它對外界的又一吸引力是:地處川、藏、青、甘四省交界處,有汽車公路與外地溝通,交通比較方便;同時,它位于青藏高原東端,是一個純牧區,無任何工業汙染;而它四周延綿不絕的群山以及奇特的地理地貌,亦是建設大型寺院的有利條件。

   爲了建設這麼一座在國內尚屬空白的大型經院,香根活佛已從縣裏搞到了緊靠他住宅西面的一塊一萬平方米地皮的批文。這是一塊很大的空地,周圍已用溝網圈了起來,偶爾,有臨時過往的牧民在這裏搭個搭帳篷住上幾天。緊靠他住宅東面的一戶人家,占地幾百平方米,也已被他把房子連同地皮都買了下來,他打算把藏密研究生院建在這裏。

   高原雖然地廣人稀,但地方政府對在縣城裏蓋寺廟還是控製頗嚴的。現在,蓋房子的地皮已到手,可以說這個項目的先決條件已經具備了。

   當然需要不少資金。據建築行家的測算,不包括寺內造像、法器法物及教學設備等在內,基礎設施、土建工程及常規內外裝修費用,約需二千幾百萬塊人民幣。

   香根活佛對籌集這筆資金很有信心。他說,曆來爲建寺廟捐資者,都有功德無量。前些年他的一個弟子到國外去跑了一圈,回來後就在藏地蓋起了一座新的寺廟。憑籍他的前世留下的授記和預言,他相信自己可以爲把藏傳佛法傳向漢地和整個世界作出應有的貢獻。

   我請香根活佛談談他前世的情況。真是不說不知道,說說不得了。他的前世的“資曆”,跟幾百年來藏地活佛轉世最出名的達賴、班禅和章嘉這叁大世系相比,甚至還要高出一點呢!

   他的前世第一世爲代瑪堪欽(1364—1432,通常譯爲達瑪仁欽),是宗喀巴大師的首席大弟子。生于後藏,十歲出家,以長于辯論著稱。二十五歲受比丘戒後不久就成爲宗喀巴大師的上首弟子,爲協助大師創建格魯派出了一定的力。土豬年(1419)宗喀巴大師圓寂後,他代之升任甘丹寺法臺十叁年,從此被稱爲“賈曹”,意爲“接替法王”。六十九歲時在布達拉宮圓寂。

   在代瑪堪欽之後成爲宗喀巴大師得力弟子的克珠傑·格勒巴桑(1385—1438)),亦是大師弟子中的佼佼者,代瑪堪欽去世之後,他繼任甘丹寺法臺。後人將宗喀巴和他的這兩個弟子合稱“師徒叁尊”。克珠傑·格勒巴桑,即班禅喇嘛的第一世也。

   宗喀巴大師的衆多弟子中間,還有幾位高足亦不可不提。格敦主巴(1392—1474),曾先後師從宗喀巴和賈曹·代瑪堪欽,興建劄什倫布寺並任首任法臺長達叁十八年。他即是達賴喇嘛的第一世。釋迦益西(1352—1435),曾代表宗喀巴大師應明朝永樂帝之請去北京傳法。他乃爲章嘉活佛的第一世。

   相傳代瑪堪欽是由阿彌陀佛化現的馬頭觀世音菩薩轉世人間。代瑪堪欽奉宗喀巴大師之命在青海玉樹地區建立拉布寺時(1419),泥塑佛像內裝有宗喀巴所賜的頭發、衣物等物,極爲靈異珍貴。該寺多次受到明、清朝廷的賜封,其鼎盛時期擁有嘎拉寺、讓娘寺、休馬寺、剛拉寺、仁乃寺、石渠寺等十八座子寺,當之無愧地與嘎登寺、哲蚌寺、色拉寺同爲格魯巴的根本道場之一。今日的著作說起格魯派的道場,大多只談嘎登寺、哲蚌寺、色拉寺叁大寺,對拉布寺幾乎只字不提,這顯然有失公允。

   由代瑪堪欽至香根活佛,已爲第十五世轉世。前四世活佛皆以“代瑪”之名相襲,代瑪,爲蓮花之意。自第五世起,改“代瑪”爲“香根”,其意爲怙主、救世主。十二世香根·吉繞多吉在清道光年間曾入京晉見皇帝,被任爲拉布族留戶,管理當地一切政教事務。吉繞多吉乃爲藏地曆史上極出名的麥彭仁波切的上師。十叁世香根·江央洚珠降措,在建築上很有建樹,曾將一個小經堂改建成豎有一百八十根柱子的大經堂,他創辦的“吉索”、“拉斯吉索”等四家商號,開創了藏地與內地貿易往來的新局面。十五世香根·拉馬交活佛本人的出世也頗爲殊勝。他于公元一九五二年誕生在川北高原一個名叫曲倉的部落裏,在母腹中五個月時,就被前世寺廟中的僧人依前世活佛預言和各種征兆認定爲十四世香根活佛的轉世。其母分娩之時,空中出現種種祥端,令部落四周的族民驚歎不已。

   十多年前,色達縣新修建的大白塔落成開光,縣委書記和縣長親率本縣各級領導莅臨有幾千人參加的隆重的開光典禮。忽然,大白塔上空落下一條白色的哈達,不偏不倚,不前不後,恰恰落在香根活佛的肩上!香根活佛見自己肩上忽然多了根哈達,很奇怪,回過頭去問站在身後的縣委副書記,可是他給的哈達?副書記搖搖頭,他也納悶著呢,天上咋會掉哈達下來呀?只有站在香根活佛邊上的丹必甯瑪活佛,心有所悟,含笑不語,輕輕扯起哈達一端,將它圍在了香根活佛的脖子上……

   香根活佛經常對別人說,他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小人物,他只是發了一個大願,想盡自己的一切力量,建一座吉祥經院,爲海內外有緣弟子來藏地學法提供一點方便,此院建成,他今生之願足矣。

   香根活佛平時也確實以一個普通人的面目出現在人們面前,使每個人都感受到他的親切和藹、謙虛誠懇。但你從他普通人的外表下面,仍可體會到他那博大的胸襟、廣大的慈悲心和令人驚歎的攝服力。天津來的李甲先生對我說,香根活佛平時是真人不露相,偶爾露一手。前年香根活佛去廊坊弘法,在一個大廳裏作報告時曾當場騰空飛起來,全場都驚呆了,很多過去不信佛或不大信佛的人都皈依了叁寶。去年,活佛去天津,曾對李甲的一個同事某某說:千萬不要叫你母親退休。可某某的母親一心想“早退休早享福”,還是辦了退休,結果退休不到一個月就突然死了!蓮師經堂開光時,天上下雨,可經堂上空的這一小塊就是沒雨!四周地上都濕了,經堂前就是幹幹的。李甲來這裏後,有一天跟香根活佛在屋裏交談,活佛突然走了出去,他不知怎麼回事,也跟了出去,只見活佛正在開院子的大門,有個焊工拿著東西要進來。他很奇怪,看門的狗明明一聲都沒叫喚呀……香根活佛的女弟子多吉卓瑪告訴我,兩年前她從廣州離家出走時,已被醫院確診患了白血病,醫生說她活不了一兩年。她曾投奔溫州、普陀等地的尼姑庵,都沒讓她長住,說是廟小容她不下,請另擇高就。後經種種曲折,最後來到色達,被香根活佛收留下來。在香根活佛身邊,她的身體不知不覺好起來了,今年去醫院查了一下,白血病居然已不翼而飛!我步出香根活佛家的大門,走到他宅第西面的一大塊空地旁站住了。碧藍的天空,明澈如海。遠處的群山,逶迤起伏,氣象萬千。有座山前搭了個鑽井架子,那是有人在試圖開掘黃金。我竭力辨認著,哪座山巒像一匹馬,留住了幾百年前從蒙古來的部落兄弟的腳步?在哪座山的山腳下,蒙古兄弟挖出了一塊形狀如馬的黃金?色達,色達,金色的馬。由馬頭觀世音菩薩轉世的第十五世活佛駐法此處,這裏是不是也有什麼殊緣玄機?如若香根活佛的心願得以實現,哪一天在色達的中心豎起一座九層高的吉祥經院,那可真是在色達的金馬鞍上鑲上了一顆璀燦無比的明珠!

   後記:

   (色達喇榮五明佛學院院長晉美彭措在接受作者采訪時表示:

   我很高興,作者研究了藏學和五明佛學院的一些情況並作了比較客觀的介紹。我希望,繼續盡最大的努力,把五明佛學院辦得更好,使之對整個世界有所利益。)

  

《附錄》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