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八、峨缽遇山神
在中國,有關山神的傳說淵源流長。成書于二千多年前的《山海經》,就已記載了有關山神的種種傳說。《太平廣記》裏也收錄了大禹囚禁商章氏、兜廬氏等山神的故事。《五藏山經》裏還對諸山神的狀貌作了詳盡的描述。
在今日藏地,不少地方還保留著祭祀山神的風俗,如在川北阿壩州汶川,不少藏族寨子都有自己的山神,各寨子都有自己祭祀山神的一套儀規;在川西甘孜州的石棉,每年臘月十叁開始的喚山節即爲祭祀山神的節日,整個祭山活動要持續叁天。
當我從康定坐長途汽車去色達的路上,沿途經過幾座高山之頂時,車內不少藏民都將頭伸出車窗哦嗬嗬大聲叫喚,並將撕碎的白紙、白布條等物扔出窗外。在山頂上,往往已積蓄了許許多多這樣的白紙、白布條,隨風一吹,盤旋升騰,直沖雲霄。藏民們以這種方式表達對山神的敬畏和禮拜。
但是,傳說畢竟是傳說,故事畢竟是故事。如果說在傳說裏還有人跟山神交往的故事,那在現實生活中——尤其在人類即將進入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很多現代人實際上已經僅僅把山神視爲天方夜潭中的一種神話了。
當我從旦增嘉措活佛那裏聽說了峨缽曾被山神請去的事情後,我也感到很驚奇。那是真的麼?那到底是怎麼回事?
我設法從一個喇嘛那兒打聽到峨缽的住址,馬上就去找他。
登上大經堂後面的一面山坡,依剛才那個喇嘛所指,直奔峨缽的屋子。門關得緊緊,一把鐵鎖挂在門上。開車的總是比較忙的,也許他出車了吧?
晚上,我帶了只手電筒,再去找他。快走到了,一看那屋子的窗戶黑洞洞的,一點光亮也沒有,就知道主人還沒回來。
第二天,地叁天,上午、下午我都去敲門,依然是鐵將軍把門。
峨缽去哪了?出遠門了嗎?問問他的鄰居,都說他可能開車出去了,總要回來的。
第四天,上午,上完索達吉堪布的課後,我又爬上山坡來到峨缽的屋前。本來已不抱大指望,但抱定宗旨,一天來兩次,非等著你不可。還沒敲門,忽然發現挂門上的那把鐵鎖不見了,不由得心裏一陣歡喜,峨缽總算回來了!
峨缽果然回來了。開門讓我進去,是個四十多歲的漢子,披紅色藏袍,身體壯實,臉相忠厚,能說一口蠻像樣的漢語。他的屋子,像這兒大多數喇嘛的屋子一樣,不大,約六七個平方米,地上鋪一塊五尺長的地毯,白天可坐,晚上可睡。四周牆上貼滿大大小小畫片,貼得最多的是法王的像。
他前幾天開車去縣城了,昨晚剛回來。聽我說了來意,知道是旦增嘉措活佛叫我來的,他點點頭,就跟我談起他被山神叫去的那段經曆。
這事發生在藏曆猴年。他屬馬,那一年二十六歲,是色達縣色柯鄉約若村的會計,那時村還稱大隊,他是大隊會計,已當了多年,還兼公社的會計輔導員,在村子裏,書記、隊長之下,會計也可算得上是一個人物。
那一年,根據上頭的布置,生産計劃要調整。他便騎馬去十道班等處通知那裏的村民,第二天來大隊部開全體村民會議。是個大晴天,下午太陽很好,照在人身上暖洋洋的。走到半路上,他覺得眼睛有點犯困,就下馬休息一下,不知不覺就睡著了。只見迎面來了個騎馬的老人,又高又大,有叁四個人那麼高,那匹馬當然更高大了。老人相貌威嚴,留著絡腮胡子,胡子成卷曲狀,朝兩旁翹起。老人到他跟前停了下來,對他說:“我是丹金神山的護法,有點事要你幫忙,今晚我來找你。”峨缽覺得有點害怕,他過去不信佛道神怪這一套,但聽到過不少關于山神天神的傳說,沒想到今天讓他給遇上了。他對老人說:“我家裏有個老母要照顧,恐怕我幫不了你的忙。”老人說:“你可以幫我的忙,不用怕,晚上我再來。”說著騎馬走了。正在這時,天上下起了雪彈子,打在峨缽臉上,他醒了過來,一看,剛才那個老人已不見人影了。
通知完了明天開幹部會,峨缽就在十道班吃了晚飯,還留下來,看晚上放電影。高原牧區放電影是件大事,附近騎馬趕來看電影的牧民不少。峨缽坐在人堆中間。那晚放的是《五朵金花》,挺好看。放映員換最後一盤帶子時,峨缽忽然想起,下午遇到的那個老人,不是說晚上還要來找自己嗎,他坐不住了,而且這時電影銀幕上的圖像也變得看不見了。他就站起身走出了人堆。人們仍在看電影,沒誰注意到他的離去。
那晚是藏四月初十,大半個月亮挂在天上,月色挺亮,四周群山的輪廓看得很清楚。走到公路邊,只見那個巨人般的老人已等在那裏了。見他出來了,便對他說:“我等你很長時間了,爲什麼不早點出來?跟我走吧。”說著,就在馬上俯下身,像捉小雞似的,把峨缽輕輕地提起,放在身後馬背上,然後疾駛而去。
坐在馬背上的峨缽,只見馬跑得很快,月光下,他所熟悉的山巒飛快地向身後移去,但耳旁聽不到有馬蹄的聲音。當馬兒從色柯的一條河上奔過去時,就像是飛過去的,河水仍潺潺地流,沒一點水花濺起來。
到了丹金山一個很大的山洞裏,裏頭黑黑的,稍稍有點光線。老人叫峨缽把衣服脫下來,讓他檢查一下。檢查完了,老人很滿意地說:“很好,你身上啥子也沒有,正是我要找的人。”等峨缽穿上了衣服,老人又說:“我要你到很遠的一個地方幫我送一樣東西,不過你是個人,已經吃了人吃的物品,現在去可能到不了那裏。你先在我這裏休息一下,然後再去。”說完,老人走了出去。山洞裏馬上變得漆黑一團,什麼也看不見了。他就在山洞裏休息,似睡非睡,似醒似醒,不吃不喝,不渴也不餓……
也不知過了多久,大概有兩叁天了,山洞裏又有了光線,而且比先頭亮。峨缽醒來了,覺得人非常舒服,渾身充滿了力量。老人又來了,拿著一只紅色的小方盒,交給峨缽,對他說:“這個給你,你把它交給唐雅神山的護法。這個盒子裏有很多東西,你不要打開。不過,你也打不開它。”唐雅山在青海果州班瑪縣,離這兒很遠,平時騎馬一天也不一定能趕到,不過,峨缽當時並沒想到去唐雅山要走很多很多路,他覺得幫老人送這個盒子好象是一件很自然的事。
峨缽拿著這個小盒子就上路了。一路上,這盒子會改變形狀,一會兒變成圓形,一會兒變成長方形,但顔色不變,始終是紅的。
峨缽徒步走在路上。他發覺自己走得很快,但一點兒也不吃力。天正在下雪,雪地上並沒留下他的腳印。淌水過小河溪流時,鞋子也不濕。經過自己村前的日窮溝時,他停下來坐了一會兒。他想起了家中的老母,要不要回去看看?後來想,還是等把老人交給他的事情辦完了再回去吧。有村民在他面前經過,他看得見他們,但他們看不見他。他也不想跟他們說話,就站起來又上路了。
在路上,他趕上了兩個騎馬往青海方向去的人,便跟著走了一段路。從這兩人的談話裏,他得知這是父子倆,父親名叫哇脫,爺倆個是要到班瑪智欽寺去。他覺得這爺倆的馬跑得太慢,便撇下他們,又一個人往前走去。
翻過幾座山,越過杜柯河,由川北進入了青海。傍晚時分,他來到了唐雅山前。他看今天時間不早了,心想等明天天亮時再去山裏找唐雅山神吧。他在山腳下躺了一夜。第二天,太陽一出來,他就上山了。到了山上,眼前突然出現一座很大的山門,而昨天他並沒看見。他進了山門,沒走幾步,有個像丹金山神一樣高大的老太太出來了,滿頭白發,滿臉皺紋,看上去年紀很大很大,至少有幾百歲了。
老太太問他找誰?他說找唐雅神山的護法神。
“噢,那是我的兒子。”老太太說著,就回頭喊了叁聲。只見一坐大山滿滿地塌陷,然後化成了人形,極高極大,是個胡子很長的老人,胡子一直垂到腰部,臉頰上也有胡子,成卷狀,每邊的臉頰上各有五六個胡子卷。頭上的頭發也很長,分向左右兩邊。老人的臉和手都很黑,手指比大樹還粗。這時,峨缽忽然發覺自己也變得又高又大,森林匍匐在他腳下,像平時看到的一片青草,四周的群山變成了小土坡,他就這麼高高站著,可以看到很遠很遠的地方。
他對唐雅山神說了丹金山神請他帶來一個盒子,然後就把那紅色的小方盒子遞給了唐雅山神。唐雅山神接過盒子,當場打開,盒子裏還有個小箱子,打開小箱子,裏面有許多藥丸,是黑色的。山神取出六顆藥丸,交給峨缽,要他去一趟仰吾裏神山,轉交給仰吾裏神山的護法。還告訴他,到那裏後,只要叫仰吾裏山神的名字,把藥丸抛上天,就可以了。
峨缽也不知去仰吾裏山有多遠,他接過唐雅山神給他的六顆藥丸,就走了。在路上,他遇到幾個青海的牧民,想跟他們說說話,就把藥丸放在森林上,這樣可讓別人看到他。不料那幾個牧民見他反穿皮襖,一跳就有一二百米遠,嚇得尖叫起來,以爲遇上了魔鬼,發瘋似地逃走了。有個牧民回家告訴父母,說是剛才看到一個很高大的人,一跳幾百米遠,不知是魔鬼還是護法?他們的父母就跟兒子到剛才那地方來看,可已不見那人的蹤影。其實峨缽還沒走開,但他已把藥丸拿在手裏,這樣別人就看不到他了。
到了仰吾裏山,峨缽照唐雅山神的吩咐,大聲喊叫仰吾裏山神的名字,然後把藥丸抛上天空,那六顆藥丸果然沒掉地下,被山神收去了。
峨缽又成了一個常人,感到有點累有點餓,他出來好幾天,到現在還沒吃過一把糌粑喝過一口水呢。他便順著來的路往回走。他又遇見了早上碰到的那幾個牧民。牧民看見他後,仍有點害怕,問他早上怎會那麼高大,是咋回事。他就說了自己從色達來,爲丹金山神和唐雅山神送藥丸的事。他問這幾個牧民,附近可有寺廟,他想見見廟裏的活佛堪布,爲自己加持加持。牧民告訴他,在這附近的一個山洞裏…
《二八、峨缽遇山神》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