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智慧的能量 第五章 運化困難爲菩提道 運用困難來訓練舍離心

  運用困難來訓練舍離心

  困難其實只是教示的另一種形式,它給人最清晰的佛法介紹——即舍棄輪回,因爲困難清楚的指出輪回的本質只是苦,因此人們較容易且很快的産生舍離心。

  遇到困難時,如此思維:“只要在業與惑的控製下,不由自主的漂泊輪回生死中,我所受的這種種苦都並非不應該的。這是輪回的本質。”如是思維任何遭遇的困難——閉關失敗、病痛,特別是人際關系的問題——恐懼及憂慮就會立即消失,或至少減輕。會較不煩躁,且更輕松。困難不再看似那麼難以忍受或那麼嚴重。

  然後,思維著:“如果連這善趣有情的一般痛苦都令我無法忍受,又如何能忍受惡趣有情的苦呢?”比起受酷熱及酷冷煎熬的地獄衆生所受的苦,此世間的苦是如此之小,以至于像是莫大的樂趣了。即使是地獄中的點星之火,也比地球上所有的火總和還熱上十萬倍。“如果善趣中的小困難我都不能忍受,無疑我將無法忍受惡道的苦。”如此思維地獄衆生的極苦,是非常有益的。

  有困難時,想想其他的人間苦。想想比自己有著更多更大痛苦的人們。有些人不只有病在,而且有著某種非常難治或者根本是不治之症,如癌症或愛滋病。想想失業的人、無人看護的孕婦、被遺棄的先生或太太、與父母親有問題的孩子、有人際關系問題的人、有酒瘾或毒瘾的人。就是一個家庭中也有許多的問題。每一個人都有著自己的個別的問題。

  想想那些沒遇著佛法,沒有一點自由修持佛法以造樂因和斷苦的人。

  思維有著更大問題的其他衆生時,自己的問題變得微小且可忍受——幾乎是愉悅的了。把它們和惡趣中的問題相比,自己的問題則似乎是大樂趣了。如是思想,就不再厭惡逆境。那種感覺于焉遁形。

  然後思維:“輪回是無邊苦海。” 這“輪回”指的不是地方,而是指被煩惱及所染汙的五蘊。因爲你在心中未生起對治之法、道谛及息苦的滅谛,所以未能斷除無明及業在心相續上留下的種子。因爲心流中有了這些種子且由于沒修持菩提道次第,遇上欲得之境時,就産生貪,遇上不理想之境時,就産生了瞋以及遇上平庸境時,就産生癡了。

  這些無明會産生是因爲,首先,尚未了悟無明的對治方法,所以無力斷除它們的習氣。其次,未能動用教法,未能觀修菩提道次第來控製自己的心。當妄念生起時會激發業,使一連串的行爲在心識上留下習氣,産生來世的輪回,業及妄念不僅産生五蘊,而且,因爲無明,又會繼續累積更多惡業,使得五蘊生生世世輪轉不已,直到斷除了跳脫輪回的業與惑爲止。

  因此無須向外求,只須觀自己的五蘊:“輪回是一個無邊苦海”,如是思維,對輪回産生厭離,使自己越向解脫。將自身所受的痛苦與成就菩提道的次第相揉合。經常思維苦是輪回的本質,有助于發展舍離輪回的心。經由舍棄輪回,將心與善融合。遭遇問題時,如是思維會很好:“這沒什麼,這問題不過是兒戲”。不論遇到什麼災禍,即使是衣物、錢財等所有的財産被偷,心髒病發作,太太、先生、或朋友背棄你都要如是思維:“這不算什麼,只不過是兒戲。從前我積聚太多惡業,現在當然會遭遇問題。因爲我造了因,這些問題必定要發生。我必須受此惡業的果,這不是我不該承受的,這是公平的。既然這是輪回的本質,就沒什麼可沮喪的。我必然也會造了更重的惡業,相形之下,這對我猶如安樂了。還會有更嚴重的困難到來”。

     只是思維有更嚴重的問題仍將會到來,會使現在的問題看似較輕微些,這是一種心理學。事實上,菩提道次第及大乘轉念的一切教法,都是可以完全斷除苦因,極深奧的心理學方法。修持菩提次第的教法不僅可以完全消除業和妄念,甚至可以清除遺留在心識中的微細種子,引導自已到達正等正覺的究竟安樂。菩提道次第是引導有情衆生成就一切種智的最勝妙法心理學。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