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瞋怒及欲望的缺失
瞋怒的苦痛就像熾紅的炭火在心中燃燒。
心隨欲念,將無法滿足。
一而再,再而叁心的隨著欲念,
再怎麼也無法滿足。
心隨瞋怒
從日常生活的經驗中可以明白,不能控製自己的心,而隨瞋恨轉時,心靈將無法安甯。然而,運用菩提道次第上的靜坐及教示于日常生活中,以修持忍辱、慈、及悲來控製自心,就會平和,特別是在一些能引起負面雜念的危險狀況下更是如此。
一旦起瞋心,當立即覺察,並記起瞋恨的缺失。瞋恨不能帶給自己或他人絲毫利益及快樂。它只會帶來傷害,使自己不愉快,且越來越來邪惡。而且,如果受製于瞋恨,會在心識上留下種子,那麼下次遇到相同情況時,瞋恨心會再度升起。在這種危險的情況下,若不修持菩提道次第,那麼每次瞋怒,都在心續上留下種子,爲未來生起更多的瞋怒預做了准備。
瞋恨會遮蔽自己的心,使自己日常生活不快樂。瞋恨會造成生理上的傷害。甚至危及生命。瞋恨時,自己會感受到危險及不快樂,也會使他人害怕及危險。會讓自己處于銷毀自他安樂及財物的危險之中;自己會有傷害他人身、心、甚至生命的極大危險。在盛怒時,無論什麼都會忘了,只會想到要傷害他人,希望立即傷害瞋恨的對象,一旦這種思維生起後,瞬間便能傷害,甚至戮殺其他衆生。這費不了多少時間,只需一瞬間而已。
在生命的每一天,瞋恨會給自己及他人造成許多問題;並且除了這一世外,瞋恨也會爲不可勝數的來世,不斷地造成傷害。瞋恨銷毀功德,斷阻了成就解脫及一切種智的努力。就如心髒停止之時,生命也被切斷了;瞋恨銷毀功德,也因此斷絕了成就正覺之途。正如心髒不運作時,生命即結束;沒有了功德,則沒有快樂、沒有解脫、沒有一切種智的無上安樂。
瞋恨就是如此的極具殺傷力。姑且不論它將給來世帶來的傷害,只論它帶給這一世的危險,僅就這一世,瞋恨就無休止地傷害了芸芸衆生。
瞋恨的對治藥是忍辱。然而,瞋恨本身無法修持忍辱或牢記瞋恨的缺失,因此還需要另一種心來謹記瞋恨的缺失及修持忍辱。經由運用靜坐及菩提道次第教法,尤其是大轉念來修持忍辱,可以在生活中立即獲得甯靜、松馳及許多安樂。
瞋恨的苦痛就像熾烈的炭火在心中燃燒。瞋恨甚至把美麗的人變成陋惡、恐怖的幽靈。原來安樂、平和、及美好的事物,都變成黑暗、醜陋。一旦運用教法修持忍辱,瞋恨即停止;一旦瞋恨停止,外表甚至也會立即改變。會變得平和及安樂,而熱心慈愛的本性,也會帶給人安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