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大聲念誦,看正面的蓋的過失,反過來的功德等等,這些跟前面一樣。疑蓋也是這樣子,也要叁藏裏邊,對疑的那些過失,對那些信的功德等等,多去看、多去聽,討論、辯論,大聲讀誦,再讀經、思惟等等,都是前面所說一樣。
乙叁 結勸
諸蓋不堅執 棄舍如便吐 如蒙重恥辱 使心染惱苦
慧羸害善品 佛聖賢並呵 天龍等輕恨 同梵行棄唾
“諸蓋不堅執”,有蓋的話趕快要丟掉,不要堅執,自己有蓋還不知道,感到很光榮。我們說《慧行刻意》裏邊“五花箭”,五花箭——五個不好的煩惱,爲什麼叫花箭呢?這個箭身上後頭有花,很好看,那麼中了這個箭的人不但不感到自己危險,還感到很光榮。假設說人家贊歎你,本來贊歎是一個壞事,是要增長我慢的,但是贊歎的箭射過來了之後,你不但不感到不舒服,還感到很高興,好象頭上戴朵花。這個花就是箭的尾巴,但是你不知道,花戴在頭上好象是好看,不久你會死掉,這是毒箭。你感到贊歎好得很之後,將來你我慢貢高,乃至謗佛、謗法、謗師就都來。你死掉阿鼻地獄去。所以說這一些不要堅執,要認得蓋。蓋來了之後不認識、堅執蓋的話,後果就是不可說。
“棄舍如便吐”,這個蓋要認得到是不好的東西,要把它棄舍它,好象是大小便一樣,好象是嘔吐出來的東西一樣。沒有一個人把大小便藏起來,把嘔吐的東西包起來去帶回去,沒有的。這些東西丟了都來不及的東西,那麼蓋也要如此,這五個蓋不是好東西,要跟大小便一樣趕快排掉,嘔吐的東西趕快掃掉。
“如蒙重恥辱”,有蓋的人就像受了極大的侮辱,哪個願意受侮辱?趕快要雪恥,要把侮辱去掉。那個蓋要去掉它。“使心染惱苦”,這個蓋使我們的心染汙,生煩惱,生苦。“慧羸害善品”,這個使我們的智慧羸劣,智慧沒有,害我們的善品。“佛聖賢並诃”,這五個蓋,佛也好、聖者也好、賢者也好都呵斥的。
“天龍等輕恨”,天龍看到你有蓋的人不肯去的人,就輕視你,甚至于痛恨你。因爲天龍是護法的,你這樣子做會對正法不利,所以好一點嘛他輕視你。如果他責任心強一點的話就恨你,你壞正法。“同梵行棄唾”,同你一起修梵行的人,也把你當口水一樣的不重視。那麼這是說除五蓋。
甲叁 養息
長養身大種 轉起修行力 于善品加行 能相續增進
初後夜修行 中夜獅子臥 右脅重累足 臥身莫動掉
白天、初夜、後夜是精進,修經行、宴坐,是去五蓋,中夜該怎麼辦呢?
“長養身大種”,我們一天修行的時候身體要疲勞,要使身體的四大種養息一下,把它長養一下,補充一下。“轉起修行力”,這樣子可以恢複疲勞,再把修行的力量生起來。“于善品加行,能相續增進。”那麼你修善品、修加行能夠繼續地往前進。如果太疲勞就進不上去,這個時候該要休息了。
“初後夜修行”,那麼初、後夜是修行的。“中夜獅子臥”,中夜的時候你獅子臥。獅子臥,獅子是最警覺的一個動物,它睡的時候還不是放逸的,還是非常警覺,隨時一點點風吹草動就會驚醒。要這樣子地臥,不要睡下去什麼都不知道了。“右脅重累足”,獅子臥的樣子大家都知道,右脅而臥,兩個足並起。“臥身莫動掉”,睡的時候不要翻來翻去。
甲四 正念
善巧住光明 聞思修所起 法義趣向門 睡夢常隨轉
法相若現前 夢意起隨觀 若正意睡眠 亦能增定慧
若煩惱現前 正覺知速惺 起坐急動身 莫隨彼顛倒
“善巧住光明”,以善巧地住光明想,在《瑜伽師地論》這些我們要廣講。
“聞思修所起,法義趣向門,睡夢常隨轉。”那麼我們說住光明一個是自然光明,就是想天的光明、或者火的光明、或者太陽的光明、月亮的光明、乃至火的光明等等,這是去黑暗的。還有一個光明——法的光明,那就是說你睡的時候可以思惟法義,你所聞的法、所修的法、所思的法,這些法義,它的趣向,這一些在夢裏邊也在思惟。這樣子就是夢沒有醒——也沒有真正的夢,還在修行。
“法相若現前,夢意起隨觀。”假使夢裏邊得了法相之後,就是夢裏邊會有啓示,如果夢裏邊得了一些法的啓示之後,趕快“夢意起隨觀”,一般海公上師的意思就, 是趕快醒過來,把它記下來。
“若正意睡眠,亦能增定慧。”真正地以端正的意念去睡眠的話,並不是浪費時間,能夠增長戒定慧的。那麼海公上師他講的時候介紹,很多智慧夢中來的。你在思惟一個法義,白天你想不出來,有的時候夢中會出現這個法義。
那麼這個不但是我們佛教裏邊,就是世間上科學也會有。我記得我們在以前念化學的時候,有機化學的方程式以無機化學的排列是排不出來的,結果那個化學家,就不斷地思惟如何把它分子式排出來。思惟思惟很勞累,瞌睡一來嘛睡著,睡著之後就看見一個烏龜殼那麼一個東西。他醒過來也不在乎,再思惟,花了半天也想不出來,結果,又昏昏沈沈睡,又現出這個。幾次叁番地現之後,他後來就想起來,是不是按這個烏龜殼的樣子來排,一排就排出來。這就是說有些聰明的天人給他啓示。
那麼我們睡眠的時候,佛菩薩也會給我們啓示,這個時候加持你,幫你搞通。有人會有經驗,有人沒有經驗,如果有經驗的人他就感到很殊勝。海公上師說,有的時候夢中得到的境界極殊勝,平時白天想不到的,夢中會出現。有這個經驗的時候就會知道這是真的。那麼這是正的好的方面說。
萬一你夢中起煩惱的時候,那你要起正覺,趕快醒過來。“起坐急動身”,醒過來之後不要再躺在那裏,再去想那些煩惱,趕快坐起來,甚至于馬上走下來,不要跟了煩惱轉。“莫隨彼顛倒”,這個很重要,不要偷懶,你醒過來之後不要再躺在那裏,躺在那裏煩惱勢力強的時候你就要受害的,趕快坐起來,甚至于走動一下,不要跟著煩惱轉。
甲五 臨臥策心法
臥時先策心 不下劣怠惰 常勇悍悎寤 警心如野鹿
思明旦早起 倍發勤精進 臥身不違儀 臥時不減增
一分正睡眠 身心俱堪能 後夜應時起 順障法修心
“臥時先策心”,睡的時候先策勵自己的心。“不下劣怠惰”,不要起下劣心,“今天好,這個時候一睡下去好好地睡一大覺!”這個心千萬不要起,“策心”就是說我趕快醒過來,明天到時候要醒過來的,要接著修善品的。
“常勇悍悎窹”,經常要有勇敢的心修悎窹瑜伽。“警心如野鹿”,心提高警惕如野鹿一樣。野鹿也是個公案,海公上師以前講的時候這麼說,他說野鹿的睡眠,一夜要走幾個山頭。野鹿是膽子最小的動物,它睡的時候是排隊的,第一個帶頭的鹿睡下去,後頭第二個,一個個挨到它後頭尾巴睡。那個睡的鹿看到後頭有同伴,它就放心睡下去。但是最後那個鹿它後頭沒有,它就不放心,它趕快跑,跑到最前的那一個前面睡下去。那麼它跑走之後最後第二個鹿,本來看見後頭有個鹿的它就安心睡。一醒過來,它警惕心很強,醒過來就往後看,一看後頭是空的,趕快跑,又跑到最前一個,就睡到最前一個。這樣子挨到挨到,後的都往前跑,一夜要跑幾片山頭,就是整個晚上睡覺都在跑。
那麼我們睡覺也要警惕心這麼強,不要是睡下去就死一樣的,什麼東西的聲音都聽不到,這不行。要想到明旦早起,睡的時候要策勵自己的心,明天早上早點起。如果你自己有經驗的話,你說我明天叁點鍾起來,叁點鍾就會醒過來。這個很多人有經驗,不要說出家修行人,在家人也有這個經驗,不修行的人也會有。那麼搞什麼催眠術,搞這一些的人也會達到這個效果,因爲人的本能有這個功能。你說你要明天早上早點起來,決定到時候會起。
“倍發勤精進”,起來之後加倍地要精進。
“臥身不違儀”,睡的時候不要違背儀式。就是說不要仰天臥,天的臥是仰天的,這是驕慢的。俯身臥,就是頭朝下的,這是餓鬼的臥。還有左脅臥,是享受五欲的人的睡法,這是不如法的。右脅而臥,不要違儀。
“臥時不增減”,臥的時候不要睡太多,也不要睡太少。太多固然不好,太少早上起來,精力不夠也不好。“一分正睡眠”,一個晚上夜叁分,“一分”,中夜分如法地睡眠。
“身心俱堪能”,這樣子對你身、對你心都有堪能性。後夜的時候馬上要起來,起來之後幹什麼?又是經行、宴坐。
“順障法修心”,還是對治五蓋。
那麼這是海公上師的集的頌文,大都的依據都是《瑜伽師地論》的。其他,當然我們後頭看到海公上師集這部《定道資糧》,依據《瑜伽師地論》、《辨中邊論》、《俱舍論》、 《成實論》、《莊嚴論 》、《中觀論》等有二十多種經論編出來的,裏邊主要是《瑜伽師地論》。
那麼今天還是爭取時間,(16B)《瑜伽師地論》“悎窹瑜伽”這一段大家都抄好了,我們念多少算多少。因爲我們爭取在安居之前講完,就是要抓緊時間。“悎窹瑜伽”的這一段在二十四卷,有書的就翻,沒書的就看看抄的。
悎窹瑜伽——引《瑜伽師地論》
總釋名相
複次初夜後夜常勤修習悎寤瑜伽者:雲何初夜?雲何後夜?雲何悎寤瑜伽?雲何常勤修習悎寤瑜伽?
“複次初夜後夜常勤修習悎窹瑜伽者:雲何初夜”,什麼叫初夜?先把時間安好。“雲何後夜?雲何悎窹瑜伽?雲何常勤修習悎窹瑜伽”,先把名相解釋清楚。
言初夜者,謂夜四分中,過初一分,是夜初分;言後夜者,謂夜四分中,過後一分,是夜後分。
先說什麼叫初夜,就是說一個晚上分四分,第一分叫初夜,最後一分叫後夜,中間兩分,叫中夜。那就是說我們說的夜叁時,一般說晝夜是各十二個小時,十二小時分四分,叁個小時一分。初夜分叁個小時——六點到九點;中夜分九點到叁點,這個是六個小時;那麼後夜分又叁個小時,就是說叁點到六點。
那麼這個跟我們的睡眠是差不多。所以我希望大家早點睡,九點鍾它後面是中夜,就是初夜分所修經行宴坐之後,就出門去洗腳,准備睡覺的事情,然後到中夜嘛,中夜裏邊再去掉一些洗腳的事情,算…
《定道資糧頌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