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韻音——春節法會恩師答問
《多寶講寺學報》編者按:敏公上師自開講《菩提道次第廣論》及《上師無上供養觀行法》等大部論典以來,原來老病的體質,加上繁多的工作,過分疲勞,導致氣管炎症多次反複發作,在滬杭養病調理四個月仍未康複。今年春節期間,敏公上師悲愍四衆弟子頂風冒雨上殿主持叁次法會,然爲饒益更廣大的有情,其余時間則暫避風寒于方丈樓通過電視現場直播,與大師殿的四衆弟子多次會面,並對他們提出的疑難問題隨機開示,令四衆弟子法喜充滿。現將部分錄音摘要整理成文字,願有見聞者同沾法喜,福慧增上。
二〇〇五年年二月十一日(乙酉年正月初叁)午時
一、臨海辛廣富居士請問有關開素食館的一些問題。
恩師開示:首先,我們要采取主動,開素食館,就像設立一個宣傳佛教的機構,對那些來吃素食的顧客,我們不用說什麼,其實就是在宣傳。宣傳的內涵:一方面是吃素的好處,可以避免心血管病之類的病,這個,社會上都有宣傳,我們可以借鑒一下。另一方面,我們還要宣傳的是,佛教的愛護動物的,放生護生的那些書很多。你們做這個工作,一方面供應他們素食,一方面還要供應他們佛教的(智慧)知識。我們這樣做了,不但可以免去了他們殺生所造的業,同時也宣傳佛教,這就是行菩薩道。所以這個功德極大,不過,這個工作還要細致地做下去。這是一個問題。
另外一個問題,廚師有吸煙的,我們說,吸煙的害處,這方面的書也很多,你們拿去,在素菜館的餐廳裏邊貼幾個標語,同時自己把這個吸的害處,你們自己看一看,然後耐心地向他們講解,一下子叫他們改是改不了的,多講幾次,他也不好意思了,可能就不吸了。
再一個是喝酒的問題,開素菜館的也是適宜說服工作,不要去硬性禁止,酒的害處是什麼?吃了素菜本來是很好了,很多毒素都不吸取了,但是吃了酒,又有很多毒吸進去,同時很多的高血壓、高血脂病會産生。在佛教裏邊還有介紹吃酒害處的書也是很多嘛,最近索達吉堪布翻譯了很多的書,對吃酒、煙等等這個害處(有詳細論述)。這個,佛教裏也有,世間法裏邊嘛,我們到“科學”裏去找。多做宣傳工作,不要硬性的什麼不准啦,鬧起矛盾來了,那麼他們就不來了。我們是希望他們都來,多來,給他們做工作,就是宣傳佛教。我們任務很多,不是簡單地開個素菜館。至于素菜館營利好不好,還在其次,而使他們能夠接受佛教,改變他們的行動,才是最重要的。很多人聽了我們的宣傳,接觸了佛教,這是最大的收獲,比金錢要貴重、要好的多!(這方面有可以借鑒的、成功的例子——如上海棗子樹素菜館。)
有的人說:“素菜館怎麼利益衆生呢?他們回去還是吃肉!”這個我們說,他們如果不到素菜館裏吃一頓飯,你想一想殺多少生?一盤蝦,幾十個生命就沒有了,那麼其它的東西算起來,吃一頓飯要損害很多生命。他們來素菜館裏吃飯,一個生命也不傷害,那麼多生命等于給他們放生一樣,這個就是很大的利益。一頓飯有那麼多的利益,如果天天來吃的,利益更大!如果他吃上甜頭了,素菜的意義也懂了,他回去也吃素了,這個利益更大!所以你們要結合你們的生意,要把佛教宣傳,先要自己充實自己,先對員工做工作,然後對顧客作宣傳工作,這樣子,你們不要說賺錢,這個錢是小事,你們賺的是“大錢”,——“七聖財”都賺到了!所以說素菜館是很好的一個宣傳機構,也是你們行菩薩道的一個極好的場所,要好好地當一個大事情來做。暫時虧本不虧本,不要去管它。虧本,也幹!因爲它是宣傳佛教的,我們要花點經費嘛,沒有問題的。而且從因果上說,不會虧本!
二、上海的一些居士請問:釋迦牟尼佛是我們的本師佛,他授記的未來佛是彌勒佛,但是密宗裏面有“即身成佛”的佛,那麼這些佛和釋迦牟尼佛是怎樣的區別?
恩師開示:一樣的,一模一樣的。佛陀是法身、報身、化身,你所見的釋迦牟尼佛是化身佛,在淨土裏邊看到的是報身佛,而法身佛,證了空性就能見到法身佛,現在“即身成佛”也是成就叁身佛,釋迦牟尼佛也是叁身佛,阿彌陀佛、彌勒佛、藥師佛,一樣的,成了佛是平等平等,都一樣的。
叁、許元玮居士請問:多寶講寺叁門上橫額“莫向外求”四字之含義雲何?
恩師開示:我們佛教是內道,內道是不向外求,心外求法是外道,所以說不要向外求。佛教是不向外邊求的,就是自己心裏去求,心裏把煩惱除掉了、智慧開了,就是覺悟提高了,最後圓滿的覺就是佛陀了。你心外去求的話,如科學家啦、啥東西啦,搞來搞去,搞不清楚的,不會成佛的,煩惱越來越重的。外道就是心外求法,我們是不向外求,就叫內道,就是這個差別。
四、某居士請問:上師說過發菩提心修行是最快積累福報資糧的一種方便,修菩提心有兩種方法。一是依七重因果來修,二是依自他相換來修。如果依自他相換修的話,根據《最勝耳傳修心七要》,因有吸收一切苦因化成黑色的氣息入自身,那麼長期吸取這種黑色氣的話,自身會不會生病呢?
恩師開示:不會!自己真正悲心起了,把人家的罪,自己來受,你會不會受到?你不會受到身上來的,因果是不錯的,人家造的壞的因,不會來到你的身感壞的果的。但是你的悲心起來了,對你來說,卻是增長菩提心的,好的果會來的。
五、某居士請問:《最勝耳傳修心七要》有說到,依奉二乘風來修。那麼這樣經常觀修從鼻孔進去的話,長期觀修會不會上火呢?剛開始修菩提心宜不宜?
恩師開示:這個看你修得好不好了,你修錯了嘛當然上火啦,如果你如法地修,不會上火的。它裏邊有觀想的,這黑的氣吸進來,把你的“我執”“我愛執”砸掉了,把你的障礙就去掉了,怎麼會上火呢?但是這個要高層次的才能修,低層的人修,修到後來,他心髒會受損害,因爲他害怕嘛,他怕那個苦,他心裏就越來越害怕,晚上做惡夢了。這個就不好啦。要有一定的層次的人才修,開始不要勉強修。
六、某居士請問:那我們初修平時修發菩提心應怎樣入手?
恩師開示:初修的時候你就從七重因果下手好了,這個是穩當的,那個(自他相換)是比較猛的,要有一定的基礎才修。七重因果修法,可以直接下手修。我們《五字真言》就是七重因果下手的。高層次的,《上師供》才修自他相換。《上師供》是無上部的,高的法。
二〇〇五年二月十二日(乙酉年正月初四)
一、杭州王苗居士請問:以前在成都文殊院青年佛學社領到一件衣服,前面有一只手執持一朵蓮花的圖案,後面寫有“無量壽佛開光法會”字樣,應該怎麼處理?
恩師開示:這類衣服,最好不要穿,供起來可以。你穿了之後,弄髒了,把佛像打髒了,有過失的,而且你洗的時候,上衣下衣一起洗,那更不好。這個衣服做個紀念品好了。有佛像、佛的名字——“無量壽佛”這個名字,也是不能糟蹋的吧?也要恭敬,做紀念品,不要去穿。
二、南京居士請問:有叁種菩薩發心。第一是發願自己先成佛然後度衆生,第二是發願與衆生同時成佛,第叁種就是像地藏菩薩一樣,先發願度化衆生,然後自己才成佛。那麼這叁種菩薩的發心之間有什麼本質的區別嗎?
恩師開示:那是悲心大小的關系。悲心大的,就度衆生先成佛,自己成佛擺在後頭;一個是智慧大,自己成佛了,度衆生的方法就多了。這都是好的。
叁、某居士請問:像地藏菩薩這種發心,與密宗裏邊所贊歎的即身成佛發心,二者有沒有沖突?
恩師開示:沒有沖突。地藏菩薩已成佛,你也不知道嘛,觀音菩薩早就成佛了。
二〇〇五年二月十九日(乙酉年正月十一)
一、青島奚居士請問:買彩票,得了獎嘛,拿來供養建大雄寶殿。這個如不如法?
恩師開示:我們說不如法!不要去買!你如果能發財,做生意、做什麼都會發財,你過去沒有這個因,你買什麼彩票,都買不到的!投機倒把的事情,不要去做!你要供養大雄寶殿,你有這個心就可以了,有多少錢就供養多少錢,不要去買彩票,那你說“我要去偷一個錢來供養”,好不好?不好嘛,你沒有就不供也不要緊,隨喜都可以嘛。
二、上海居士請問:出離心的內涵?得戒雲何?
恩師開示:出離心有二種。低級的出離心,出離叁惡道。這個心每個人都有,沒有一個人說“我願做一個豬給人家殺來吃”,作畜生不願意,那麼地獄更不願意去了、餓鬼也不想做的。這個就是出離叁惡道的心,也算一個“出離心”。這個出離心有了,受五戒,就可以避免到惡道去了。那麼,你要出離叁界,當然五戒是不太夠了,最好是(比丘)二百五十條或者(比丘尼)叁百四十八條,那可以保證容易地出叁界。
戒師要清淨。如果他(戒師)自己戒都不具備的,怎麼好給人授呢?打個比方,如果這位師父晚上吃飯的,他就不能夠給居士授八關齋戒了。八關齋戒是晚上不能吃的嘛,你自己吃,叫人家不吃,沒有這個道理的!
叁、上海居士請問:超度亡人,是不是一定要有修證的人,才能把他超度出來?作超度的人,心不清淨或者戒不清淨,那麼有沒有用處?現在上海很多廟裏都有超度的。
恩師開示:這個要幾方面看。超度,一個是亡人自己有信心,你給他作超度他願意接受,那麼他能得到好處。第二個,作超度的人,第一戒要清淨,心當然也要清淨了,然後如法的念,不要打磕睡,不要打妄想!這是一個因緣。再一個,所用超度方法,這個法是清淨的佛法,它有能力可以超度,那麼即使能超的人差一點,法是殊勝的,也有一定的作用。如果能超度的人戒清淨,那更好了。所以說,被超度的人,信心有沒有?能超的人,功德(包括戒了)有沒有?這個法,是真正的佛法。叁個都具備是最好的。如果這叁個裏邊缺了一個,那就差一點了。如果被超度的人根本對佛教不信或者是其它什麼教的教徒,你給他超度,他根本接受不了。
四、某居士請問:障礙末法時期出家人修行不能進步的主要原因是什麼?怎樣對治?
恩師開示:主要原因是煩惱。你爲什麼不肯修?煩惱嘛,這裏住了不方便,那裏住了不如法,東跑西跑,又怕辛苦,又怕什麼……都是煩惱作怪。煩惱就是魔嘛。“四魔”之內魔就是煩惱魔,內魔有了,外魔(天魔,就是那些非人之類的,天上的波旬)就要來了。你有內魔,有煩惱,外面的魔就可以乘機而入,可以給你作障。你如果煩惱沒有的話,外魔也就進不來了,那麼你才天下太平嘛。你之所以不能進步——不要說進步了,退步的很多啊,造罪的很多,犯罪的也不少。這些都是煩惱(作祟)。
那如何對治呢?對治煩惱!它使我們受苦,無始以來受苦就是它害的,你現在還聽它的話,你不是癡了嗎?你好好的信了佛之後,煩惱是最大的敵人,要跟它鬥!《廣論》裏邊講了很多,要拼命地跟它鬥,這才是修行的唯一出路!
五、上海居士請問:求受灌頂後,得不得叁昧耶戒?菩提心是受灌之基礎,對否?
恩師開示:灌頂有結緣灌頂,也有隨喜灌頂,也有傳法灌頂等等,很多。菩提心是基礎,這是對的。假使說一點菩提心也沒有,這個也不大可能吧?你對一切衆生的苦惱感到同情,希望把他們救度出來,這個心有了,菩提心的邊沾上了,那一般的結緣灌頂可以受了,那麼叁昧耶戒能不能得到呢?如果你得到灌頂,叁昧耶戒是有的;得不到灌頂,人家說什麼你什麼都聽不懂,他在幹什麼你也不知道,或者你在那裏打瞌睡,那你灌頂沒得到,叁昧耶戒也就談不上了。
六、青島張曉青居士問:灌頂的時候要具有出離心,那麼是不是依照《廣論》所講的修出離心?
恩師開示:當然。出離心是下、中士道(所主修的)。下士道,出離的是惡趣;中士道出離叁界。根據這個要求,一開始直接說出叁界法,恐怕一般人還修不起,先修出離叁惡道。我們說觀苦之後,要出離嘛,苦苦,壞苦,行苦,行苦很微細,你說了半天,他也不知道苦,那麼怎麼出離呢?要真正認識到行苦了,這時才能說出叁界。而惡道的苦,大家都知道嘛,馬上就要出離,都害怕嘛,先修出離惡趣。
《般若韻音——春節法會恩師答問》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