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修要點
宗淨法師講述,由尹程達師兄整理
大家好,我還是把這個禅修方法的要點,再跟大家,交流一下,這樣的話就是,讓大家第一天啊,對這個禅修方法,有一個比較明了的一點了解,畢竟是講了一遍,可能還有一些,還有一些人可能相對來講聽的還是模糊,是這樣。
(一)腹部起伏
我們這個禅法,是屬于四念處的禅法,四念處這個禅法,它這個,也有不同的傳承,我們現在修的這個禅法,是屬于緬甸的,有位禅師,叫馬哈西,是,上個世紀,可以講在這個南傳,上座部,上座部的佛教裏面,可以講一個最有威望的一個,禅師,叫馬哈西,馬哈西禅師,那我們這個禅法就是從他那裏,參學過來的,那這個方法,它其實,學起來,還是比較,比較容易,比較好學的一個方法,他這個特點,就是從簡易處下手,但是呢,它真正的這個,深慣下去,那可以也是,就是直接由這個方法,可以證得阿羅漢,那這個方法,它就是早上我們已經說過啦,它這個身念處,比如我們坐禅的時候,它比較強調,就是,讓我們去關照,這個腹部的起伏,它這個關照腹部的起伏,一般來講,是在這個自然呼吸的這個時候,你去這個覺知這個腹部的起伏,但是我們一開始可能,有一些人那,可能對這個腹部的起伏你可能感覺好象,覺知不到,觀察不到,那也沒關系,這個時候你怎麼辦那,有兩種方法,一種呢你可以,讓自己的手啊,放在這個腹部,用一只手啊,放在腹部,感覺一下,這個腹部的起伏你如果有呼吸的話,肯定是有哒,只是我們因爲從來沒有這樣去,這樣去覺知過,沒有這樣注意過,所以你感覺好象,這個腹部的起伏就感覺不到,那現在呢我們因爲心那,本來的心一直是放在外面,被外面的東西所吸引,那現在我們要求把這個心呢,注意力呀,拉回到我們的這個,這個腹部,這個地方來,那如果,感覺不到的人那,可以有一個方便的方法,可以把自己的手,一只手,放在這個腹部上去感覺一下,先讓我們認識到,這個腹部的起伏肯定是存在的,然後借助我們這個手上的感覺,再慢慢慢這種感覺,給它去,抓住,這是一個方法,還有一個方法呢,就在一開始的時候,你不妨做幾個深呼吸,比較深的這種呼吸,那麼,讓這種就是,這種感覺呢,就是講,明顯一點,但最後,你比如做了5個,或者做了10個這樣的深呼吸的時候呢,你要讓它回到自然呼吸,因爲你如果有意識的,這樣一直在這麼做這個深呼吸,比較這種深,有意識的控製它的話,最後這個禅修會變得很累,不自然,那這樣的話這個禅修呢,你最後就把這個注意力,就放在另一方面去了。其實我們這個禅修,最關鍵的,是在培養我們這個念力,這個呼吸,這個腹部的起伏,它不是我們目標,它只是我們借助的一個方便,我們開發的是我們的心的這樣一種覺知,也就是念力,這個是要我們去開發的,這個,是從腹部的起伏。它是,最後要求是一種自然的呼吸狀態下的,你如果能把我們的心安住在這個腹部的起伏,一直觀察到這裏,那這個腹部的起伏,它從單純的腹部的起伏來講,它偏向于這個身念處裏面的,它是,主要是讓我們去觀察色法的,那麼,等到我們心那,到時,相對,能夠,定力提高的時候,我們的觀察力出來的時候,你對這個腹部的起伏啊,你可以觀察到非常多的內容,那這個呢,需要我們大家去觀察,這是,就是腹部的起伏,然後呢,就是,如果,這個時候腹部起伏,有的時候觀察到,最後發現腹部起伏好象不明顯了,好象,那一下你觀察不到了,你不妨把自己的注意力,再回過頭來,觀察一下我們身體這樣坐著的,這樣一種整體的一種感覺,坐的姿勢的這種整體的感覺,你也可以去觀察下,大家,現在大家可以這樣子體驗下,我們坐在這裏,似乎有一種,一種整體的一種感覺,你這種感覺,去調整一下,其實我們禅修的時候,可以就是講,隨時,可以去感覺一下我們這種身體的感覺,這個本身對我們這個,我們前面不是講我們打坐的這個首先,要讓自己很放松的坐著,那你如果要真正學會能夠放松的這樣一種技術啊,首先你要對我們這樣打坐的這樣總體的一種感覺,你要隨時能夠去觀察,觀察,能夠隨時能夠去關照,這也是一種我們禅修的一個,一個技巧,然後呢,還有一點呢,就是,我們的身體呀,跟這種我們的座位,它的接觸的那種感覺,這個也,如果你這個腹部的起伏,在某個時候,在一定的時候,你會感覺觀察不到,你可以把自己的這個心那,可以就是把我們的注意力,這幾個地方可以去,你比如我們的臀部,跟這個,跟這個座位的接觸那種感覺,我們的腳,對不對?接觸這個座位的這種感覺,還有我們這個手,如果兩只手放在一起了,肯定有很明顯的感覺,或者你把手放在這個,放在這個腿部了,那這種,這種接觸的感覺,這種就是我們可以去作爲禅修的對象,啊,所以在這個四念處的這個禅法,它的觀察裏面,那這個修行它是很靈活的,但是我們一開始要求就是要培養我們的定力,那麼盡量呢,你如果,你比如觀察這個腹部,你盡量能夠把自己的心,安住在觀察腹部,這樣的話定力能夠培養出來,啊,那培養,就是,萬一你這個腹部的觀察你感覺,坐在座位上好象不明顯了,有的時候,確實會出現的,到一定的時候,你那個注意力不明顯了而且就是腹部的那個感覺,你好象突然消失了,感覺不到,那你,把,我剛剛前面講的,這,這幾個,坐,整個坐的這種感覺,還有我們這個身體接觸的幾個地方,你不妨輪換著去觀察一下。
(二)疼痛、昏沈與妄想
這樣的話,比如我坐在這裏如果是容易打瞌睡的,容易昏沈的人,哎,也可以這樣子,爲什麼呢,我們的心呢,平時一直在外面很勞累呀,但一下子讓我們坐在這裏了,特別容易打瞌睡,很容易就在這裏,啊,睡覺,那這個時候呢,就是,讓我們的心,活躍起來,那這樣的話就是,我們的觀察這個,讓我們的心的觀察對象,如果有幾個觀察對象可以輪著,啊,轉換著這樣觀察的話,我們的心相對來講就比較活躍,你如果妄想比較多的人,坐在這裏好象腦子裏特別這個,興奮的人,那你盡量把自己的心,安住在少一點的,啊,少一點的目標,啊,這個,這有這麼個技巧。這就是觀察。然後就是,對這個,我發現就是早上好象第一坐就是沒坐多少時間,大家就好象,換腿比較多,那這個時候呢,盡量,要讓我們的心呢,能夠去觀察,就是,什麼東西在讓我們換腿(呵),一般開始就是不舒服,肯定一般是不舒服,那要學會去觀察這種不舒服,啊,腿的這種脹,腿的痛,腿的麻,或者腰部啊,或者其它部位的這種不舒服,那我們去觀察,學會這個觀察這個東西,把這種不舒服的這種苦受,作爲我們禅修的目標,一定要學會這樣去的啊,學會這個觀察呀,對我們以後非常有用,說實話我們一個人那,任何一個人,他難免以後會生病會怎麼的話,你如果這個東西學會觀察,對我們以後受益非常大,因爲,你到時候真的學會觀察你會發現,其實我們單純的身體上的這種,生理上的這種痛苦啊,它畢竟是有限的,但如果你對這個身體的這個或者生理上的這種痛苦,如果我們,心,如果沒有一個,對它有一個這樣的承受這樣的一種認識的,正確的這種認識,正確的承受能力的話,哎,那個,比我們的心的,造成的這種苦啊,它這個是幾倍的,叁倍的,或者幾倍的,更加的痛苦,就是講我們心裏面造成的苦,比單純我們身體的苦啊,其實,它那個更,更多一點,如果我們相對來講如果能夠通過這種觀察,然後認識到其實單純這種身體上這種苦,你如果有一個正確的我們的心這樣的一種態度對待它的話,那麼,到時候你發現,這個痛苦它會,會這個成倍的下降,這個本身就是我們也是一個學習的非常好的一個,一個內容,所以這個受念處,也是非常重要的。
那還有就是,妄想多怎麼辦,妄想多,其實我們坐在這裏哈,其實,禅修啊,最容易的,要麼就是昏沈,(呵)要麼就是,就是這個煩躁不安,妄想多,那一開始啊,我們首先要知道,這就是一個很正常的情況,有妄想的時候,首先我們心要認知啊,就是講,現在要有這樣一種觀念,我們現在不管是打妄想也好,還是昏沈,其實,是很正常的,啊,妄想來啦,我們,內心,不要,首先不要講“啊,怎麼打坐就是打妄想”,你如果內心,因爲對這個妄想,不肯一種接受的這樣的一種,一種觀念,一種態度的話,哎你對這個妄想,對我們是一個非常大的幹擾,如果我們現在有一種比較正確的態度,知道,現在如果我們有妄想這是正常的,但是呢,有妄想我可以,我可以關照這個妄想,我可以覺察這個妄想,這樣的話它就變成我們一個禅修的這樣一個,哎這樣的一個,一個目標,一個對象,那這樣的話,我們的心啊,它慢慢慢慢會接受這個東西,然後如果你能觀察它的話,最後發現,反而這不是個問題,我們對我們自己會越來越了解,啊,這個本身,就是妄想現在有,是很正常的,大家首先要有這樣的認識。
比如昏沈,也是很正常的,但是,在昏沈來講,最好,能夠在開始昏沈的時候,你就要有,就覺知到,那如果你已經昏沈了,啊(呵呵),你其實慢慢慢慢就睡著了,你就根本就不知道,要早一點,你覺知到這種昏沈的話,你就可以利用這個方法,第一個方法就是講,當昏沈起來的時候,我們不要跟著這種念頭走,當然這個,比較難,這個如果我們這種,恩,心的這種力量沒有開發出來這種覺知力,我們的念力沒有開發出來哈,這個第一個方法可能用不太好,第二個方法就,按照我前面講的,就是講你把自己的這種觀察的目標啊,多幾個輪換著關照,啊,這樣的話,讓我們的心活躍起來,還有呢,如果真的不行的話,你就把眼睛睜開來,真正昏沈的人,就把眼睛睜開來禅修,那這個時候呢,你可以做那個,深呼吸,多做幾個,好不好,那麼,因爲這個禅修呢,我們這個方法呢,是要一步一步慢慢來,可能一下子啊,跟大家全部講的很多,其實也用不起來,啊,我們先就這樣子禅修。
《禅修要點》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