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慈法法師7月于西琳寺開示五念門淨土修持方法

  慈法法師7月于西琳寺開示五念門淨土修持方法

  以下內容中是根據居士啓問,慈法法師對淨土五念門修持方法所作的精練開示,能令大家對淨土一法有清晰而整體的認識。

  

  居士:上次師父給我們班上開示善導大師的安樂法,很受啓發,然後對五念門非常感興趣,現在正在看《知恩報恩》,五念門對于淨土宗的修持這塊兒,尤其對于念佛,怎麼結合更好呢?

  慈法法師:這個五種念門很重要,五種念門,就是我們最初發心。身業、口業、意業、智業、方便智業。

  怎麼來安排我們的身業呢?禮拜阿彌陀佛應供正偏知,爲生彼國意故。他這個目的很清晰,我禮拜阿彌陀佛何以故,爲生彼國意,它並不說我生彼國或不生彼國,先不說這個,只說生彼國意,爲生彼國意,來培養這個意,生彼國的意。誰來培養呢,身業禮拜。身業禮拜阿彌陀佛應供正遍知,爲生彼國意。爲生彼國意這個“意”一定要清晰,我禮拜的目的爲生彼國意。(居士問:爲了往生而這樣講)不能說往生不往生,先不管他往生不往生,爲生彼國意要清晰。

  他的果門怎麼講的呢,身業禮拜阿彌陀佛應供正遍知,爲生彼國即生彼國。那因果同時了,這是心作心是。但在最初的時候我們不能有這東西,那樣說,別人誹謗你,怎麼說呢,身業禮拜阿彌陀佛應供正遍知,爲生彼國意故,我這個身業禮拜是爲了升起往生彼國的這個意念,OK!這很重要,不要小看這個往生的意念,我們一般來說往生、往生、往生……哎呀聞說阿彌陀佛即得往生,那你什麼往生?實際是往生意、抉擇意,爲生彼國意抉擇了,我才禮拜,禮拜呢就是全部成熟這個意識,這個意識的抉擇。

  那麼這個意識怎麼安立呢,那有第二門了。身業、口業,口業贊歎,稱彼如來光明名號,與彼光明相應。哦!這開始有了,我生彼國幹什麼呀?生彼國見佛。見什麼佛呢?佛的光明名號普攝十方無有障礙。爲了贊佛的時候、贊阿彌陀佛照十方國無所障礙的名號的時候,心智相應,心智依往生意,與阿彌陀佛無所障礙的名號相應,用這個來印契自心,這就是贊歎。口業贊歎,贊歎什麼呢?彼佛光明無所障礙,我心智無所障礙。心智無所障礙正是往生意的安住,這是他的果,意是因,這個地方安住就是果了。阿彌陀佛照十方國無所障礙,實心智無所障礙,那麼這就是贊歎門了。口業贊歎,我就贊歎,贊歎來贊歎去,贊的什麼呢?安住于無所障礙。此非意解非不意解,就是說不是用意思解釋的,但是思維可以。你不思維是不是就有所障礙呢?不思維無所障礙,思維亦無所障礙,那麼這個往生彼國意就成立了。口業贊歎彼光明照十方國無所障礙,安住于此,心智安住,應契自心,這個地方住于光明無所障礙心智。

  那麼第叁個就出來了,你說往生彼國意安住于照十方國無所障礙,那有什麼實際的意義呢

  心常做願,一心專念。心常做什麼願呢?原來就是照十方國無所障礙以利十方有情。以利十方有情,他成熟了果與用了。因、果、用!噢!原來第叁門心常做願照十方國無所障礙以利十方有情,用出來了。哦!佛出世就是爲了利益世間啦,利益十方九界,我們現在也在利益十方九界了,將佛願做己願來應契自心了。你想,我們以光明來應契自心,以往生彼國意建立因緣,那麼照十方國無所障礙,利益十方有情。第叁,口業、意業、智業。噢!我的智業,身、口、意麼,意業幹什麼呢?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普利十方有情。因、果、用!你這種用怎麼使他相續呢?來智慧觀察。咦!往生彼國意已經成熟,照十方國無所障礙已經應契了自心,應契了自心,普利十方九界有情,同歸極樂,成就佛道,這個願力已經成立了。

  願力到底有什麼作用呢?下面就是觀察門了,智門所設立,那我們的智門就觀察:一切衆生原本是佛;一切衆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一切衆生本無生本無滅;一切衆生……我們就觀察了。依種種觀察,二十九種觀察中,觀察十七種國土莊嚴,八種佛菩薩的佛的受用,四種菩薩正修行,“化佛菩薩日,如須彌住持;無垢莊嚴光,一念及一時;普照諸佛會,利益諸群生;雨天樂華衣,妙香等供養”……種種說法都是什麼呢?正修行。噢!原來啊,我們用種種觀察,是在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普利十方有情這種特定願力心智下來深觀的,而不是我們凡夫的思想。所以信順彌陀報德,隨順之時光耀十方,就象我們打手電筒看得很遠一樣,用望遠鏡看得很遠是一樣的。借助他,達到自己原始的目的、光明的目的,給別人帶來了光明,給自己帶來了通達。那麼這樣就是第四門,如是觀察,正念觀察,智慧運用,那麼觀察門是爲智慧門了。前四門純粹自利,入得功德,就是佛力,果地覺爲因地心在此成熟,在前四門裏面成熟了。怎麼成熟呢?在身業禮拜,口業贊歎,意業作願,智業觀察之時成熟了。成熟什麼呢?果地覺爲因地心,如諸佛功德爲自功德。自功德佛功德本一功德,法性秉然平靜平等,本來無生一時得見,那麼就是入得功德了。所以呢他就出現第五門。

  自功德安立,再觀察十方一切有情染濁世間,丟失自心,蒙昧于所謂種種事項之中,沈湎于六道不能得以自拔,這裏就是悲願力——不舍苦惱衆生,回向爲首,成就大悲方便,廣利世間,遊戲自在,作獅子吼,作衆生依祜。這是仰仗阿彌陀佛願力故而成就,這時候我們自利與利他全部是佛恩,感恩戴德報佛深恩。知佛恩而入功德,報佛恩出功德。普利十方,本無我設。這裏面呢,我也沒有利益衆生,我也沒有傷害衆生,但在這個利益衆生之時,得到了自利,逾越了自我,破我執,破法執,得清靜究竟安樂住。那麼就說:如是菩薩,深信此法,觀察了義究竟心智,發無上菩提心,遊戲神通至教化地,調伏一切世間,令人究竟安住于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所以此法最爲急速,就是全力借助阿彌陀佛的國土、阿彌陀的願力、阿彌陀佛的光明、阿彌陀佛廣大的悲願來普利有情,以證自心本具功德。

  五念門後面有五種果門了。五念門步入了,果門會自然見,你看身業禮拜阿彌陀佛,爲生彼國,即生彼國,入大海會衆。後面就贊歎,因爲見佛必贊佛,那第二個就贊佛,見佛贊佛。第叁門說種種珍寶,佛諸大願皆是珍寶,爲我妙用,何不感激呢?就是說佛把他的珍寶都給你了,你來用,你怎麼不感激呢。第四門到房間裏來,觀察過來了。第五門,遊化門,給我們遊玩于娑婆世界了。娑婆世界作爲遊戲之地,何以故,無一實物可得故。依佛知見了曉覺之,真正抉擇了,那再實踐佛法時得方便,得大自在,實自在力,純粹是佛力,果地覺爲因地心回施令我等心開意解,花開見佛,親證無生。

  所以說佛願力不可思議故令我等末世有情得遇而得度脫,得遇者必得度脫,得遇者必成無上道。這個地方所以說淨土一法甚深不可思議。所以佛說有八種難,難聞之法、難見之法,難遇之法……,難聽、難講,但是要是聽聞者能行持、能愛樂、能傳播、能實踐,此人是一切諸佛之上座,一切諸佛之親侶,一切諸佛之第一弟子啦。所以說入灌頂位,與一切衆生作獅子吼,與一切衆生作一味法一味得方便,諸佛如來所作應作,我等于安住無疑,安住什麼呢?諸佛給予的善巧方便,如是實踐,清靜守護。果門要自己去看的,實踐的過程中果門方便,念門是初發心。

  淨土一法就這樣,曆曆代代這樣的傳下來的,所以離五門修法不能成立。念佛想好好念,念了叁天就煩了,爲什麼呢?沒有往生彼國意的培養,培養了不知道何用,不知道何機。所以呢,其意生起必入光明,光明相應必安住大願,大願成就必然促成智慧,智慧必然得力于世間、饒益于有情。這是必然的效果,我們要是不知道這個,我們就會:哎呀,念佛是什麼意思啊,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念叁天煩了,沒有味道了,因爲他沒法深入,所以這個淨土五門中,是深入實踐佛法的具體指導,很詳細……

  (上海明培居士根據錄音整理)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