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61 金剛經說什麼(南懷瑾)▪P53

  ..續本文上一頁,一個道的樣子,一個道的模型。

  由此我們就明白,爲什麼世界上的宗教,因民族不同國家不同,所畫的天堂也都不同。我們的天堂是穿大袍子古代帝王相的人,一切房子都是中國古時候的。西方人的天堂是洋房,他的神和上帝也是高鼻子藍眼睛;阿拉伯人畫的另有不同。所以說,天堂是根據自己的心理形態構成的,誰能去證明呢?這些都是自己心理下意識構成的法相。

  佛法唯識宗也稱爲法相宗,法相宗是先從現象界開始分析研究,現象界也就是世間一切事,所謂的一切法;最後研究到心理狀態,研究到心性的本來,以至于證到整個宇宙。也就是說,法相宗從現有的人生,現有的世界的相,加以分析,歸之于心,然後反回到形而上的本體。如果套一句佛學的名辭來講,這是從自己的身心入手,進而打破了身心,證到形而上的本體。

  華嚴宗不同于法相宗,是先從形而上的宇宙觀開始,從大而無比的宇宙,慢慢收縮,最後會之于心,是使你由本體而了解自己。普通的佛學,是由你自己而了解了本體,這是兩個不同的教育方法,我們必須要弄清楚。這些不同的路線不同的方法,佛學的名辭就叫做法相,一切法相。

  現在金剛經快要結束了,告訴我們一個道理,非常嚴重的道理,佛告訴須菩提,你想證得無上菩提大徹大悟而成佛,你應該這個樣子知道,應該這樣去看清楚,理解清楚,應該這樣子相信,這樣去理解。怎麼理解呢?一句話,「不生法相」,你心裏不要造作一個東西,你的下意識中,不要生出來一個佛的樣子。每個人心裏所理解的佛,所理解的道,所理解清淨涅槃的境界,都各不相同,爲什麼不同呢?是你唯心所造,你自己生出來的,是此心所生。

  所以你不要自生法相,不要再去找,不要構成一個自我意識的觀念。譬如我們上同樣一個課,一百個同學中,各人理解的深淺程度都不相同,因爲每人心裏自生法相,自己構成一個現象,都非究竟。這就是佛經上說,衆盲摸象,各執一端的道理。盡管瞎子摸象,各執一端,可是摸的那一端,也都是象的部分,並沒有錯。只能夠說,每人抓到一點,合起來才是整個的象。要想完全了解整個大象的話,佛告訴我們的是「不生法相」,一切不著。下面,佛又推翻了。

  我要過去  你過來

  【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佛經所說的法相,根本就不是法相,所以叫做法相。這個話在金剛經上常說。道理在那裏?那些都是教育上的方法。等于過河的船,目的是使你過河,已經過了河就不要把船背著走,要趕緊把船丟下,走自己的路。

  佛經叁藏十二部,各種各樣的說法,有時候說空,有時候說有,有時候說非空非有,有時候又說即空即有,究竟那一樣對呢?那一樣都對都不對,要你自己不生法相。

  講一個法相,包括了各種現象,譬如唯識宗,除了把心的部分分成八個識來講外,再把心理活動的現象,綱領原則性加以歸納,成爲一百個法。如果詳細分析起來,當然不止一百個;可是後世一般人研究唯識,就鑽進去爬不出來了。這些人鑽到什麼境界裏頭了呢?鑽到「有」,鑽到一切法「勝義有」的法相裏去了。就像龍樹菩薩講般若拿空來比方,與法相唯識宗的教育方法不同,可是一般人研究般若,又落到「空」的法相裏去了。所以說,任何法相都不能住,都不是。

  佛最後告訴我們,所謂法相,「即非法相」,那只是講話的方便,機會的方便,教育上的方便,目的是使你懂得。如果這樣不懂,他換另一個方法,總是想辦法使我們懂得。可是後世的人,把他的教育方法記錄下來以後,死死抓住他說過的那個空,或拚命抓個有,永遠搞不清楚。事實上佛交代得很清楚,一切不落法相。不落法相以後,大家反而都說金剛經是說空的,前面我們已經說過,金剛經沒有任何重點是教我們觀空,金剛經都是遮法,擋住你不正確的說法,至于正確的是個什麼東西,要你自己去找。

  記得金剛經開始的時候,我曾經提到過禅宗的兩個公案,一個是兒子跟父親學小偷,對不對?還有一個是坐牢的那個公案,現在再說一個禅宗故事。有一個年輕人出家學佛求道,想要開悟,跟著師父幾十年。這位師父總是對他非常嚴厲,生活、行爲都管得非常嚴。但是一問到佛法,師父總不肯說。這個人就像我們現在青年人學佛一樣,好像找到一位老師,馬上就有妙訣告訴他,傳你一個咒子啰,或者傳你一個方法,今天一打坐,明天就會飛了,就成佛了;自己意識中構成了這樣一個法相。這個人的心理也是如此。可是這個師父呢,問到他真正佛法時,就說:你自己參去!自己研究去!

  他自己暗想,十二叁歲出家,天天求佛道,搞了幾十年,這個老師嘛!是天下有名的大老師,是有道之士,跟著他卻辛苦的要命,佛法也沒有傳給他一點,心中真煩惱。有一天他想了一個辦法,帶了一把小刀上山,師父快要走這一條小路回來了,小路只能走一個人,他就站在路口等師父回來。那天下雨,山上路滑難走,他看見師父低著頭,慢慢走到了。其實他師父大概早知道這家夥在那裏,他以爲師父不知道,看到師父過來了,就一把抓住師父說:「師父啊,我告訴你,我幾十年求法,你不肯告訴我,今天我不要命了。」說著就把刀拿出來,「你再不告訴我佛法的話,師父啊,我要殺了你。」這個師父很從容,手裏還拿把雨傘,看他這個樣子,就用手一把抓住他拿刀的手說:「喂,路很窄,我要過去,你過來。」師父把他拉過來,自己就過去了。他聽到「我要過去,你過來」就忽然大徹大悟了。

  我們大家參參看,「我要過去,你過來」,這一句話他就悟道了,這個理由在什麼地方?這個就是所謂禅宗公案。現在大家很難找出答案,我說的也不是真的答案,只能打個比方給你聽:我們大家學佛最困難,心中的煩惱,身體上的感覺,坐起來腿發麻,不坐時心裏煩惱不斷;很想求到清淨,清淨永遠求不到。煩惱不斷,自己問自己怎麼辦?你自己裏面的師父一定告訴你:「我要過去,你過來!」煩惱跑過了就是清淨,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不生法相,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那麼簡單。所以說,我要過去,你過來,這一條路根本是通的,煩惱即是菩提,那裏有個煩惱永遠停留在心中呢!你要是去想辦法把煩惱空掉,求個清淨,你不就是那個師父跟徒弟永遠堵在路上,走不過來了嗎?

  你看人家的教育法很簡單,我要過去,你過來,也不理刀,也不理徒弟,這個徒弟就清楚了,就悟道了。可見他平常都在自生法相,都是著了一個佛的觀念,著了一個道的觀念。人生最怕是著魔,實際上,你學了佛法,學了道,把道跟佛法捆起來,你正是著魔了;著了佛魔,著了道魔,著了功夫魔,著了清淨魔。

  清淨也是魔啊!所以禅宗祖師有幾句話:「起心動念是天魔」,什麼是天魔?是你的起心動念而已,你自己生的法相。「不起心動念是陰魔」,大家注意啊!很多人都落在這個魔境,光想打起坐來什麼都不知道,以爲什麼都不知道是入定,那個是不起心動念,不起心動念落在五陰境界,是陰魔。「倒起不起是煩惱魔」,有時候好像很清淨,你覺得很清淨嗎?有時候又覺得心裏頭好像有一點遊絲雜念,可是也不要緊,可是也迷迷糊糊,這個就是倒起不起煩惱魔,無明之魔。說什麼走火入魔!魔從那裏來?魔完全是自心所造,沒有其它的東西。「起心動念是天魔。不起心動念是陰魔。倒起不起是煩惱魔。」如此而已。

  佛學把魔境分析得很清楚,禅宗的大師們是用歸納的方法,非常簡單扼要告訴你。實際上,這些心理的狀況,這些境界,都是自生法相。由此更進一步說,我們佛學越學多了,唯識研究到最後,佛經叁藏十二部都學了,你越學的多,越被法相的繩子捆得緊,都是著了法相。所以在快要作結論的時候,佛告訴我們,不生法相才是最究竟。我們給它的結論偈子:

  第叁十一品偈頌

  九霄鶴唳響無痕  泣血杜鵑落盡魂

  譜到獅弦聲斷續  爲誰辛苦唱荒村

  這是一個感想,在座的人,要是到過西北和中國的高山,或到過青城山峨嵋山,可能會聽到白鶴的叫聲。中國文字很妙,雞叫是啼,鳥叫是鳴,虎叫是嘯,表示不同的聲音形態;白鶴叫稱爲鶴唳。白鶴是在高空叫的,聲音像打鑼一樣,傳得很遠,所以這個鳥與其他的鳥特別不同。

  「九霄鶴唳響無痕」,就是說,佛的說法像九重天上的白鶴,叫聲響徹雲霄,要叫醒世界上所有人的迷夢。但是,我們有沒有被他叫醒呢?世界上許多人是叫不醒的,想一想真夠傷心。結果千裏迢迢去學佛,不論在家出家,都變成杜鵑鳥一樣。

  「泣血杜鵑落盡魂」,據說杜鵑是上古一個因亡國而傷心到極點的帝子,因爲天天哭,後來他的精魂變成杜鵑鳥,還在哭,哭到最後眼睛流血,滴在泥土上變成現在的杜鵑花。杜鵑另有很多的名字,也叫杜宇,也叫帝子,就是蜀國皇帝的兒子。我們後世學佛學道的都是杜鵑,抛家棄子專心學佛,到最後,道的影子都沒有看到,只怪自己沒有遇到明師,沒有碰到佛,沒有得到法。其實佛法是最平凡,最簡單,佛在金剛經上都說完了。

  「譜到獅弦聲斷續」,金剛經等于獅子之弦,用獅子身上的筋作弦的琴,它發出的琴聲,百獸聽到都會頭痛,再重一點,百獸聽到腦子都裂了,因爲獅子是百獸之王。佛說的法是哲學裏的哲學,經典裏的經典,世界上真正形而上的道法,直截了當,全部都告訴我們了,但是我們不知道。這個琴譜彈到獅子之弦,這個聲音彈的金剛經也好,法華經也好,華嚴經也好,斷斷續續,都彈給我們聽了,高明的歌曲統統唱給我們聽了,我們還是不懂。等于一個叫化子沿門唱蓮花落一樣,唱了半天沒有人理,人不覺得好聽,「爲誰辛苦唱荒村」啊!這是對釋迦牟尼佛幽默一下。實際上,我真爲釋迦牟尼佛一灑同情之淚,他講到叁十一品了,快講完了,有誰懂得他呢?他又何必在那裏講呢?爲誰辛…

《61 金剛經說什麼(南懷瑾)》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