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後,才能夠成爲真理,讓我們成爲一個正直的人。當我們開始觀察感受時,我們就是進入了心的深處。
在心中産生的一切,都會伴隨著感受─Vedana-samosarana sabbe dhamma。就算是心中産生最短暫的意念,也都會伴隨著一個感受─Vedana-samosarana sankappavitakka。這就是佛陀的偉大發現。
佛陀的另一個偉大發現,是我們會對感受産生渴望。這是在佛陀之前,佛陀當時,或佛陀之後的其它老師都不知道的一個事實。佛陀之前與佛陀當時的老師都會教導人們不要對色相起反應,也就是感官的對象──眼睛看到的事物,鼻子聞到的氣味,耳朵聽到的聲音等等。他們說,「當你的感官接觸到了色相,不要起反應判斷它們是好或壞;不要起反應對它們産生貪愛或憎惡。」這種教導已經存在。但是佛陀說,我們其實不是對這些對象起反應。他舉出了黑牛與白牛用一條繩子系在一起的例子(一個代表感官,另一個代表感官的對象)。黑牛或白牛本身都不是束縛;繩子才是束縛。佛陀說渴望的繩子才是束縛,我們會對感受産生渴望(貪愛或憎惡)─vedana paccaya tanha。這就是佛陀的偉大發現。他由于這項發現而得到解脫。
有許多其它老師都說,我們不應該對感受的對象起反應。但是他們並沒有得到解脫。有許多老師教導人們不要産生貪愛與憎惡。佛陀解釋說,只要有無明,貪愛與憎惡就會一直存在。因此他教導我們要消除無明。無明是什麼?無明就是avijja。我們不知道自己內在的情況。我們不知道貪愛與憎惡的真正原因。我們就是無明。我們要如何消除無明?我們要解決問題的根本,以處理感受來消除痛苦。
只要我們沒有覺知到感受,我們就會繼續與外在的事物對抗,心裏想「這個好醜」或「這個好美」。我們只是停留在表面。我們以爲黑牛或白牛就是束縛的原因。事實上,束縛是我們對于感受所産生的貪愛與憎惡。一個酗酒者以爲他是成瘾于酒精。其實他是成瘾于他喝酒時的感受。當我們開始客觀地觀察感受時,我們就開始消除無明。我們了解了感受的無常本質,對于感受就會産生慧。
這是自然的律法。緣起法就是現象自然規律的律法。不管有沒有佛陀,緣起法是永恒的。佛陀說:
「我從我的自身之內體驗了自然的律法,緣起的律法;在我體驗與瞭悟了這個律法之後,我要開始向其它人宣揚它、教導它、說明它、建立它。只有當我自己親身洞見了它,我才能宣揚它。」
這就是這位超級科學家的大膽宣言。就像是不管有沒有牛頓,地心引力的法則永遠存在。牛頓發現了這個法則,對全世界加以說明。同樣的,不管有沒有伽利略,地球繞太陽運行的事實也是存在的。
感受是非常重要的關鍵,讓我們可以采取相反的兩種途徑。如果我們繼續對愉悅或不愉悅的感受盲目地起反應,我們就會增加我們的痛苦。如果我們學習對愉悅或不愉悅的感受保持平等心,我們就開始改變最深層的習性模式,開始從痛苦中解脫出來。感受就是問題的根源。只要我們忽略了根源,這棵毒樹還是會再次成長,就算是砍斷了樹幹也不行。佛陀說:
「就像樹的樹根仍然健在,雖然砍倒了這棵樹,它還是會發芽只要潛在的貪愛沒有根除,痛苦就會一再發芽生長。」
這位超級科學家發現,要徹底從心中的雜亂得到解脫,我們就必須處理心的根源。每一個人都必須斬斷渴望的根。當整個樹林都枯萎時,每一棵樹必須獲得滋養,除去根部的疾病,然後澆水,這樣,整個樹林才會再次欣欣向榮。同樣的,如果要改善社會,每一個人都必須改善自己才行。要社會更加祥和,每個人都必須變得祥和。個人才是關鍵。
要全世界變得和平,每一個國家或社會都必須變得和平。在這裏,我想要引述佛陀對Vajjian republic of Licchavis 的一段重要開示。佛陀提出了以下的實際建議,讓Licchavis 變得更爲強大:
·只要他們保持團結,定期聚會,他們就會更爲強大。
·只要他們定期聚會,一起完成職責,他們就會更爲強大。
·只要他們不要逾越了好政府的古老原則,以及他們的司法系統,他們就會更爲強大。
·只要他們能尊重長者,聽取他們的言語,他們就會更爲強大。
·只要他們能保障婦女與孩童,他們就會更爲強大。
·只要他們能尊敬他們在國內與國外所信仰的對象,並給予經濟上的支持,他們就會更爲強大。
當時也有許多不同的教派,有自己的廟宇與崇拜的地方,有智能讓所有人都快樂與滿足。他們不應該受到騷擾,這樣會迫使他們變成國家的敵人。他們崇拜的廟宇應該受到適當的保障。只要統治者對于有智能的人提供保障與支持,國家就會更爲強大。
佛陀的智能建議也適用于今日,維持世界的和平與和諧。如果我們想要爲世界帶來和平,我們就不能忽視宗教的問題。
所有的政府都有責任保護人民免于受到外來的攻擊,盡一切可能保障人民與領土的安全。完成了這個責任之後,也不能忘記,這些作法只能帶來短暫的好處。善意與慈悲就足以消除任何教派的仇恨根源。在印度,美國與其它一些國家,曾經在監獄中舉辦過內觀課程,我們已經看到內觀如何改變罪犯。恐怖份子心中有恐怖主義的根源。我們已經看到一些頑劣的暴力犯罪份子,在監獄內觀課程中得到了改變。憤怒,恐懼,報複與仇恨都開始瓦解,心中開始産生和平與慈悲。我們先讓監獄管理人員學習內觀,然後才對受刑人傳授課程,帶來了非常美好的結果。
在佛陀的教誨中,我們可以找到一座橋梁,連接不同的教派。佛陀教誨的叁項基本部分─道德(戒)、心的專注(定)與心的淨化(慧)─都是所有宗教與靈修的核心。戒定慧是所有宗教的共同准則。如果要過完善的生活,這叁項基本准則是無法推翻的。佛陀教誨的重點就是要實行戒定慧,在現實生活中實踐正法。這是所有宗教的內在核心。但是我們沒有強調核心,反而爲了所有宗教都不太相同的外表而爭吵不休。
曆史證明了佛陀不分派別,宇宙共通的教誨,在任何地方或社會之中,從來沒有與當地的傳統文化發生沖突。佛陀的教誨反而像是糖融化在牛奶中,溫和地滋養了當地社會。我們都知道當今的痛苦世界是多麼需要和平與甯靜的滋養。希望佛陀的教誨能爲更多人帶來和平與快樂,也使世界上更多國家得到和平與快樂。
願一切衆生快樂。
願一切衆生平靜。
願一切衆生得到解脫!
《佛陀:和平的超級科學家》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