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真法界常寂光是否也屬波動現象?
摘自《學佛答問》(答香港參學同修之五十二)
問:在世俗法中,一切物質現象剖析到最後都是波動現象,"當處出生,當處滅盡",不生不滅,"不生不滅"乃屬于波動現象。一真法界,常寂光中的"不生不滅"是否也屬波動現象?也是場,也是當處出生、當處滅盡?或者一真法界已無波動現象?世間與一真法界的不生不滅,有何異同?
答:這個問題在佛法裏面說,唯證方知!你要證得這個境界,你就知道了;給你講講不清楚,你也很難理解。這種講得再多,佛說都叫戲論,戲論是在開玩笑,爲什麼?這是屬于境界。這個境界能不能證得?能,佛給我們講肯定能,只要你把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斷了,你就見到。你現在具足妄想分別執著,這麼多的障礙,就是佛來給你講你也聽不清楚。佛講得很清楚,你聽不清楚,爲什麼?障礙在你這邊。所以,你必須把心地恢複到清淨,也沒有障礙,那佛一說你立刻就懂,道理在此地。
科學家發現到一切物質真的是波動現象,這個現象跟佛經上所講的非常相似,所以我們對于科學家的發現也很佩服。由于科學發現,把佛經上所講的一些東西證實了,我們雖然不能親證,看看科學的東西很相似。你們最近才發現,釋迦牟尼佛叁千年前,也沒有什麼科學儀器,他老早就說過,而且說的比科學家還清楚,這實在是難得。讓我們相信,真的放下妄想分別執著,這自性般若智慧現前。所以佛也說得很好,一切衆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
如來的智慧,我講經的時候用唯識的四分來講,大家好懂。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就是四分裏面的證自證分。而自證分是本體,就是法性,也叫真如,那是本體,它不是精神,也不是物質。見分,阿賴耶的見分是精神,相分是物質,精神跟物質都是波動現象。自證分裏頭有沒有?自證分裏頭沒有波動現象,自證分是一真法界。所以我們只要把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放下還有淺深不一樣,我們自己認爲都放下了,無始無明的習氣在,那個東西不是你想放就放掉。
所以真正能放下的,是什麼地位?《華嚴》圓教初住菩薩就放下,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禅宗裏面講的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所以初住菩薩就是佛,他真的成佛,他跟諸佛如來實在講沒有絲毫差別,就是智慧、德能、神通、相好都沒有差別。差別在哪裏?差別就是他的習氣還有,但是習氣不礙事。習氣沒有辦法斷的,只有慢慢讓時間,時間長了,自然就沒有了。因爲他在這個境界裏面他決定不會退轉,初住菩薩已經證到叁種不退,就是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他不會退轉。所以時間長了,那要多長的時間?佛經上講叁大阿僧祇劫。要這麼長的時間,他習氣自然沒有了,是這麼一個道理。
在我們想,是不是一定每個人都要叁大阿僧祇劫?在我們想法是不一定,叁大阿僧祇劫是最長的,可能還有一個阿僧祇劫就沒有了。因爲我們的煩惱習氣不相同,有人執著很深,有人就馬虎一點,就不太計較。不太計較的,他的習氣一定時間就短;很執著、很計較的,什麼都是很在意的,他的習氣就比較難斷。我們從日常生活當中就能體會到,無始無明習氣大概也不例外。所以佛講叁大阿僧祇劫,是最長的一個限期,不會超過這個期限。我們相信一個阿僧祇劫、兩個阿僧祇劫成就的一定也很多。這個才能講得通,才講得圓。
譬如在學校念書一樣,在美國,你要去留學,去拿個碩士、博士學位,他們的期限是七年;碩士是兩年,博士是五年,給你這麼長的時間。可是有些人他很用功的,他兩、叁年就拿到,這個真有,不是假的。我聽說好像鍾茂森博士他四年拿到的,四年把人家學校訂的七年課程念完,他就拿到。所以佛講的叁大阿僧祇劫,那就是像學校規定的七年,大概是這種情形,這個我們要能夠理解。諸位要曉得,佛沒有定法可說,佛法是活活潑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