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如何理解隨文入觀?

  如何理解"隨文入觀"?

  摘自《學佛答問》(答香港參學同修之五十四)

  

  問:如何理解"隨文入觀"?是否學習經典時,把自己的身語意結合起來,就是隨文入觀?

  答:不是的,這個"隨文入觀"不可以講錯,隨文入觀是經文裏面講到什麼境界,你自己就入到這個境界。如果真正能做到隨文入觀,這一部《華嚴經》念完了,你成佛。譬如現在我們講到"賢首品",賢首是十信位的菩薩,你念到這個經文,你也達到十信位,你就證得:像善財童子五十叁參,每參訪一個善知識,他就提升一級,那就是隨文入觀。他參訪吉祥雲比丘是初住菩薩,參訪海雲比丘他是二住菩薩,他節節高升;所以他參訪到最後普賢菩薩,他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就是要入他的境界。你不能入他的境界,就很難。但是入他的境界,剛才講,你要不能徹底放下,你入不進去。爲什麼他能入,我們入不進去?放不下,放下就契入了。

  所以章嘉大師教我,我那時向他請教,有沒有很快速的方法讓我契入境界?他就告訴我看破放下。看破是明了,放下就契入,真正懂得,清楚明白,這都是虛幻、是假的,你還要留戀幹什麼?還要執著幹什麼?所以這叫看破。看不破就放不下,他認爲這都是現實的、都是真實的,佛法講的是虛無飄渺的,西方極樂世界我還沒有見到,到底是真的是假的,還是未知數,那就沒有法子,那他永遠沒有機會,永遠無分。這是不能不知道。

  這個隨文入觀做不到,那現在就老實學習,從哪裏學?一定從《弟子規》學。《弟子規》是基礎的基礎,四個根,它是最淺的一個根,一定要做到;第二個是《感應篇》,第叁個是《十善業道經》,第四個《沙彌律儀》。只要一生做到一樣,我只要把《弟子規》做到,你就是善人,佛經上打開"善男子,善女人",你就是善人。《弟子規》做到了,我們的"淨業叁福",前面兩句做到,"孝養父母,奉事師長",這兩句就有了。憑這兩句,生凡聖同居土就有把握。

  所以如果連這兩句都做不到,你念佛念一輩子不能往生。你要曉得爲什麼?因爲我的心行都不善,到極樂世界去,極樂世界都是上善之人,我們不善混進去,人家要排斥你!阿彌陀佛再慈悲想接引你,大衆不能容納你。這個要曉得。所以佛也沒有法子,佛也要遵從大衆的意見,大衆不接納,那就沒有法子。那個世界是善,我們這個世界人心如果統統都是純善不惡的話,我們這個世界就變成極樂世界。所以我說極樂世界跟我們這是平等,沒有差別,"境隨心轉",我們世界人心不善,所以變的是穢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