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嫂子不讓繼續給父親做七如法嗎?

  嫂子不讓繼續給父親做七如法嗎?

  摘自《學佛答問》(答香港參學同修之十叁)

  

   問:現在孝道日漸衰微,使人感到痛心。我的父親剛剛往生,做頭七圓滿,嫂嫂就說其他七不用做,只拜初一、十五。請教師父,這樣如法嗎?是否可以在自己家佛堂幫父親拜拜、做七,因爲我已經出嫁了。這樣好嗎?

   答:世法、佛法同一個道理,那就是感應,感應第一個條件就是真誠,你有真誠心就能起感應的作用。這些事情佛在經典上說的很多,祖師大德也留了很多榜樣給我們看,我們一定要記住。最殊勝的榜樣,是倓虛法師《影塵回憶錄》裏面所說的劉居士,“八載寒窗讀《楞嚴》”,你要是把這個事實搞清楚、搞明白了,你的問題就沒有了。劉居士那個時候學佛,他就是喜歡《楞嚴經》,專學《楞嚴經》,學了八年,每天讀《楞嚴經》。八年讀一部經,人的心定了,《楞嚴經》能不能貫通是另外一樁事情,只要有定就有智慧,就能解決問題。

   所以倓虛法師給我們介紹,劉居士有一天,那時候叁個人,倓老也沒有出家,那時候還在家,叁個朋友開了個中藥店。中午生意很冷淡,劉居士在櫃臺上打瞌睡,似夢非夢,看到兩個人進店裏來了。這一看,是兩個冤家債主,以前跟他們爲財産糾紛打官司,這兩個人官司打敗了,最後上吊自殺了。所以他一直感到很內疚,實在講爲這麼一點小事情,害了兩個人自殺,心裏很難過,尤其是以後學了佛。看這兩個人來了,他心裏有一點慌,是不是來報複的?結果看到兩個人很和善,走到面前就跪下。他就問他們:你們兩個人來到這兒做什麼?他說:我們求超度。這他心就定下來,不找麻煩,來求超度的。他說:“行,你要我怎麼樣超度你?”他說:“只要你答應就行了。”“行!我答應你。”看到這兩個鬼魂踩著他的膝蓋,踩著他的肩膀,升天去了。

   你看超度就這麼容易,問題在哪裏?他有八載寒窗讀《楞嚴》的功夫,我們今天沒有功夫不行。所以,真誠到極處就能感通,你超度你的父母、家親眷屬,你就學這個方法,一心一意讀經、念佛。《楞嚴》太長,我們現在提倡的是《無量壽經》,《無量壽經》的功德超過《楞嚴經》。這個話不是我說的,是清朝乾隆年間慈雲灌頂法師他老人家講的,灌頂法師著作等身,他有《楞嚴經》的批注。

  他在《觀無量壽佛經》批注裏面說過,他說世間極重的業障、罪業,什麼經忏都失效,都沒有辦法超度,他說最後還有一個法寶。這個法寶就是《無量壽經》、“阿彌陀佛”,這一部《無量壽經》、一句“阿彌陀佛”決定能夠超度,我們平常都不知道,都把這個看輕了。也就是說,《水陸》超度不了,《梁皇寶忏》超度不了,《楞嚴經》、《華嚴經》都超度不了,《無量壽經》,你就曉得念這個經功德多大。但是什麼?一心稱念,念這個還想著別的,你就把你的功夫破壞掉了;一心稱念,專心稱念,感應不可思議。

   所以用這個方法,你在家裏每天爲你的亡父誦叁部《無量壽經》,念一萬聲阿彌陀佛的佛號,給他回向,比做七效果大多了,這四十九天決定不間斷。如果你還有孝心的話,最好是一百天,專門爲你父親做,冥陽兩利。經典上告訴我們,爲亡人修福,亡人只得七分之一,這《地藏經》上說的,那個誦經念佛的人他得七分之六;七分之六的功德是你自己得,七分之一他得。所以,一百天是很好的。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