繞佛時女居士敲引磬是走在師父前嗎?
摘自《學佛答問》(答香港參學同修之八)
問:有一個念佛道場以繞佛爲主,一句佛號不間斷,因僧衆少,念佛人多,居士是否可以幫助敲引磬?沒有受過叁皈的男衆、女衆是否可以幫助敲磬?如果幫助敲引磬,應走在出家師父的後面還是前面?天氣熱赤腳或穿拖鞋敲引磬是否如法?
答:這些都是平常的一些瑣碎事情。佛門裏頭有一句話,這是我剛剛學佛的時候章嘉大師告訴我的,“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我們初學,尤其是個知識分子初學,聽到這個說法很佩服、很贊歎,重實質不重形式。第二次我聽到這句話,那是隔了幾十年,我在新加坡,新加坡的總統納丹先生,我第一次跟他見面,那個時候他還沒有做總統。我們坐在一起,他告訴我(他是印度教,他是印度人),他說:我最佩服的,心目當中最佩服的、最尊敬的就是佛教,佛教重實質不重形式。我聽這句話就呆了,這句話是幾十年前章嘉大師告訴我的,他知道,說明他很內行,他不是外行。佛教重實質,不重這些形式,形式是在寺院,是在道場,道場要重形式,爲什麼?形式好像是舞臺表演,它是接引初機的,接引大衆的。自己認真修行的時候,這些儀規有很多都可以能夠簡化,這個道理要知道。你懂得這個道理,像這些問題都是小問題。
你說現在受叁皈五戒,你真的受叁皈五戒?假的,不是真的,我就沒有看過受過叁皈五戒的,叁皈五戒還得了!你看看淨業叁福,我們修淨土,我們淨宗學會成立我寫的這個緣起。我在緣起寫到,我們淨宗同學依靠最高的指導原則,就是《觀經》裏面的淨業叁福。淨業叁福第一條“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四句你做到了沒有?有很多人(學佛的同修)自己都覺得很不錯,我對老師很尊重,我也很孝順父母,那是什麼?他用他自己的標准,覺得已經很好。這些年我們不是提倡《弟子規》嗎?他們參加《弟子規》講座之後,痛哭流涕,才知道自己不孝父母,不敬師長,還自以爲是,學了之後才曉得做得太少了,做得不夠。十善業沒有做到,你怎麼能受叁皈?叁皈是淨業叁福第二福,等于說是好像叁層樓房,它是第二層,你第一層沒有,你怎麼會有第二層?所以
你就曉得現在所講的叁皈五戒是假的不是真的,這一定要知道。
如果受了叁皈,你的思想純正,叁皈,皈依佛,佛是覺,覺而不迷,這是皈依佛。那你覺悟了沒有?你還是迷惑顛倒。第二是皈依法,法是正而不邪,你是正知正見,你沒有邪念。皈依僧是淨而不染,你的身心清淨,你沒有染汙。那我們現在想一想自己,自己是迷而不覺,邪而不正,染而不淨,你哪來的皈依?沒有,所以這要知道。受了叁皈五戒,千萬不要自己以爲我真的有叁皈五戒,當然我希望你有,可是很難。十善業道做不到,孝親尊師做不到,決定沒有叁皈。沒有叁皈,哪來的五戒?
所以夏蓮居老居士教導我們,這個事情要真幹,不能幹假的。爲什麼我在這幾年特別提倡《弟子規》?這我講得很多,你們應當曉得,我勸大家學《弟子規》是救自己,你有弟子規、有十善業道,沒有叁皈五戒,能不能往生淨土?能,生凡聖同居土。如果你真的有叁皈五戒,確確實實你做到覺正淨,放下迷邪染了,你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不是生凡聖土,是生方便有余土,不一樣。這在現前的社會就是不容易的事情。古時候,實在講淨業叁福很多人可以都做到,縱然第叁條做不到,第一、二條做到的人非常普遍,所以往生的人多。現在念佛往生的人少,那就是淨業叁福頭一條做不到,不孝父母、不敬師長,敬師長是依教奉行叫做敬,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
佛法是師道,這一定要懂得,佛法是師道。師道在教學這個場合裏面,老師第一大。這樁事情在民國初年,歐陽竟無講得很透徹,他那時候辦了一個內學院,民國初年有很多著名的出家大法師都是這個學院出來的。這個學院的主持的人歐陽竟無,他是居士,這些出家人尊師重道,這個道理世尊在世就已經做出來給我們看了。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同時是兩尊佛住世,世尊是示現出家佛,維摩居士示現是在家佛,都是佛。世尊的弟子,像目犍連、舍利弗、迦葉尊者這些大的弟子,見維摩居士一定是頂禮叁拜,右繞叁匝,居士。這尊師重道,這叫做孝養父母,奉事師長。你對老師都不敬,你還會有什麼成就?
所以在佛法裏頭只問道德,不問出家、在家。這個居士有道德,真正有道德、有修行,他是我的老師,我見他就跟見佛一樣。我的老師是居士,李炳南老居士,我是出家身份,他對我也特別愛護,也很尊重,可是我們見老師還是要頂禮,頂禮不需要叁拜,一拜。你不敬老師,你怎麼能學到東西?絕對不是我一出家就比別人大,那就完了,那就是諺語常講的“地獄門前僧道多”。什麼人最容易墮地獄?出家人,不孝父母,不尊敬師長,這個墮地獄罪。所以在一個道場居士沒有受過戒的,領衆可以,你真有修持,你真正懂得儀規,你把大家帶好,可以。但是有很多人,不懂這個道理的人,他就會毀謗,那毀謗不是叫人造業嗎?不想叫別人造業,最好去受個戒好了。去受個叁皈,受個五戒,雖然是假的也無所謂,自己清楚,免得別人造口業,這叫方便。所以通權達變,這是佛法,活活潑潑,所以這要懂得。
領衆,如果是受過菩薩戒的在家居士,搭衣,搭缦衣。沒有受過菩薩戒,只受過叁皈五戒,不能搭衣,這諸位要知道,不可以搭衣,穿海青。海青,沒有受過叁皈也可以穿海青,因爲海青是中國傳統的禮服,你看看唱戲裏面都穿著海青。只是在家人穿的海青它繡的有花,衣服上繡的有花;出家人穿素色,不繡花,穿素色。海青是漢朝時候一般人的禮服,所以這不一定是在家、出家,都可以穿,這是禮服。在作佛事,大家在共修的時候,穿禮服這是最適合的,這是可以的。穿拖鞋、赤腳,這無所謂,你看佛菩薩都赤腳,都沒穿鞋子,是不是?穿拖鞋,在日本寺廟裏頭都穿拖鞋,我跟日本人很熟,日本出家人都穿拖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