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第七章:處界根谛緣起─慧地之二 第二節:界

  第二節:界

  1:界就是保持自己,而有界分的意思,十八界就是十八種各有界域的界別。它們的內容是:

  (1)眼界、(2)色界、(3)眼識界、

  (4)耳界、(5)聲界、(6)耳識界、

  (7)鼻界、(8)香界、(9)鼻識界、

  (10)舌界、(11)味界、(12)舌識界、

  (13)身界、(14)觸界、(15)身識界、

  (16)意界、(17)法界、(18)意識界。

  以叁個爲一組,依根、緣境、發識,叁和合,這是依認識關系而成立的;十八界分成六組。眼界如同鼓的面,色界如同鼓槌,眼識界如同鼓鼓聲;眼界又可喻如甘庶,色界如同榨汁機,眼識界就如甘庶汁。

  2:十八界與五蘊的關系。(1)眼界、(2)色界、(4)耳界、(5)聲界、(7)舌界、(8)香界、(10)舌界、(11)味界、(13)身界、(14)觸界、(17)法界,共十一界,內容如十一處。意處的內容開爲七識界,就是眼識界、耳識界、鼻識界、舌識界、身識界、意界、意識界。這七識界就包含識蘊的八十九心。眼識界有二心,善異熟(34)和不善異熟(50)。耳識界有二心,善異熟(35)和不善異熟(51)。鼻識界有二心,善異熟(36)和不善異熟(52)。舌識界有二心,善異熟(37)和不善異熟(53)。身識界有二心,善異熟(38)和不善異熟(54)。意界有叁心,善異熟的舍俱領受作用意界(39)、不善異熟的舍俱領受作用意界(55)、唯作的舍俱意界(70)。意識界有七十六心,分成叁類,無因意識界的五心爲善異熟(40)和(41)、不善異熟(56)、唯作心(71)和(72),不善的十二心爲(22)到(33),其余五十九個爲善淨心;若簡分爲二,世間心的六十八個,出世間的八個。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