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第叁章:修行四十種業處的方法 第五節:一食厭想

  第五節:一食厭想

  佛陀開示:「一切衆生皆依食而住」。衆生的活命有四種食,第一種食是吃飯維護身體,第二種食是接觸外境而滋養感受,第叁種食是作意的欲念使衆生在有爲的叁界內結生,第四種食是識取結生剎那的名與色(即是心與身)。

  這四種食都有貪求,造成苦,實在是令人討厭的事。修食厭想是對治貪吃的人,只修第一種食的厭想。修行的方式,數數觀想與吃有關的事情,本身不淨或伴隨著令人討厭的事。爲了吃,製造不少垃圾,害了不少衆生;爲了一口之食要趕時間上班,辛苦工作,作牛作馬;吃的時候,口水包著食物,反複嚼拌;進入食道後,食物混著膽汁、痰、膿等分泌物;吃下的食物貯藏在胃中,猶如置于幾十年未洗的糞桶;置于胃中待消化的食物就是腐爛的飯菜,垃圾堆中的各種死屍;消化的食物變成糞而充塞腸子,水份變成尿而積滿膀胱;消化了的食物長成頭發、膚毛、爪、牙等不淨物,有些則變成癬等皮膚,咳嗽的痰;排泄出來的東西成眼垢、耳垢、大小便;一口進去九孔跑出來;吃的食候,大家開心地一起吃,拉的時候,獨自捏著鼻子歪著臉自個兒拉,好不容易裝滿了,又要拉出來真是一件累人的事;吃的東西塗在手上,即使再叁地洗也覺得髒,這些東西以齒垢、眼垢、耳垢等而塗在齒、眼、耳。

  如是數數思維,就可對治貪著美味。熟知貪味,而遍知五欲。

  圖十:食厭想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