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南傳佛教大事年表[二]▪P3

  ..續本文上一頁1694-17631150-1219

  公元一一五零—一一六零年,安哥王朝達朗因陀羅跋摩第二,公開傾向大乘佛教,使王室宗教信仰轉變。

  公元一一五叁—一一八六年,錫蘭名王波洛羅摩婆诃第一在位,征服朱羅國及遠攻緬甸。王勵精圖治,勤政愛民。公元一一六五年,調和佛教僧團叁派團結一致,結束長期的诤論;在布盧那噜伐建佛牙寺,又建其他很多佛寺及婆羅門教神廟。

  公元一一八零年,緬甸國師郁多耆婆帶領僧衆多人往訪錫蘭,留下蒙族沙爾車波多在錫蘭受教育,及在大寺受比丘戒,一一九零年返回緬甸,並帶著四位異國比丘同返,成立錫蘭系僧團。至一一九二年,緬甸僧團形成二派;即原有僧團稱“緬甸宗派”,車波多傳入的稱“錫蘭宗派”。不久錫蘭系宗派又發生分裂,分爲叁支派。

  公元一一八一—一二一九年,柬埔寨名王耆耶跋摩第七在位,國土擴張,兼並占城,北達永珍,西領湄河下流,及控製馬來島北部。王在全國建醫院一零二所,驿站一二一所,修築各地道路。王爲一位虔誠大乘佛教徒,建築多所佛寺;最後經營偉大安哥王城及巴戎寺。

  公元一二一五年,南印度迦陵國摩伽王進攻錫蘭,統治二十一年,提倡婆羅門教,破壞佛教。 17801236毗舍耶婆诃第叁在錫蘭南方達婆提尼耶建立新王朝,複興佛教,召集各地逃難僧人,修建各地佛寺,抄寫叁藏。 1799頃1255頃波洛羅摩婆诃第二逐出迦陵伽國支持的陀密羅人政治勢力。並令叁派僧人研究佛法。此時有法稱增訂“大史”。 18071257

  泰族人在泰境內首先建立可泰王朝。

  緬甸蒲甘王朝衰微後,撣族人在緬甸北方興起,初以邦芽及實皆爲根據地。 1804頃1260頃 南印度波羅王朝覆亡,佛教受重大打擊,在印度漸趨滅亡。1821-18611277-1317

  公元一二七七—一叁一七年,素可泰王朝坤籃甘享在位,擴張領土,一二八叁年創立泰文;自泰南六坤迎錫蘭系僧團至素可泰城弘揚佛法,建阿蘭若寺。並與錫蘭通好,獲贈著名“師子金佛像”。

  公元一二八二年頃,印度迦陵伽國聯合陀密羅人侵入錫蘭,統治二十年,提倡婆羅門教,造神像神廟。又建走佛牙及佛教和種有價之物。後錫蘭以和平方法,迎回佛牙。

  一二八七年,緬甸南方撣族人建立庇古王朝,定都馬塔班。當時錫蘭系舍利佛在當地弘揚佛法,及教學很多比丘。

  公元一二九六年,泰國北部清邁王朝建立,推行佛教。

  一叁零七年建庫庫達寺,後又建清曼寺。

  公元一叁零七年,柬埔寨安哥王朝室利因陀羅跋摩讓位,入佛教出家;一叁零九年,他著成柬埔寨最早的巴利語碑文。似乎在他之前及他在位時,柬埔寨已傳入南傳佛教;而原有大乘佛教婆羅門教,已逐漸衰亡。 1868-18841324-1340緬甸北部邦芽等地,建七十七座佛寺,供養來自蒲甘的比丘,僧人增至數千。 

  

《南傳佛教大事年表[二]》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