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南傳菩薩道 上 第七章:雜集 第七篇:什麼是汙染波羅蜜的因素?

  第七篇:什麼是汙染波羅蜜的因素?

  對于這個問題:「什麼是汙染波羅蜜的因素?」,它的答案是:由于渴愛、我慢與邪見,而以爲諸波羅蜜是「我的」、「我」與「我自己」,這些就是汙染波羅蜜的原因。

  對汙染每一個波羅蜜的因素更精確的答案如下:

  一、 對布施之物之間有分別心,與對受者之間有分別心便汙染了布施波羅蜜。(在修習布施波羅蜜時,無論菩薩有什麼東西,他都毫無分別心地給與任何一個來討取的人。他不應該對布施之物的品質作此想:「這個太差,不好拿去布施。這個太好了,不能拿去布施。」他也不應對受者作此想:「這是個沒有道德的人,我不可以布施給他。」這分別心汙染了布施波羅蜜。)

  二、 對不同的生物與不同的時候有分別心即汙染了持戒波羅蜜。(在修習持戒波羅蜜時,不應該對生物與時間有分別心地想:「我只須對某某生物持不殺生戒,對其他衆生我可以不持戒。我只須在某個時候持戒,其它時候我可以不持戒。」這種分別心導致持戒波羅蜜不清淨。)

  叁、 認爲兩種欲 與叁界生命是快樂的,而認爲欲與生命的止息是苦的;這些是汙染出離波羅蜜的原因。

  四、 錯誤地認爲有「我」與「我的」是汙染智慧波羅蜜的原因。

  五、 軟弱無力的心帶來昏沈與散亂是汙染精進波羅蜜的原因。

  六、 分別自己與他人(我的人和他的人)的心是汙染忍辱波羅蜜的原因。

  七、 沒有看到、沒有聽到、沒有觸到與不知道的說是有看到、聽到、觸到與知道。反之,有看到、聽到、觸到與知道的卻說沒有看到、沒有聽到、沒有觸到與不知道;這些都是汙染真實波羅蜜的原因。

  八、 認爲波羅蜜、舍離與善行諸菩提資糧是無益的,反而認爲與它們對立的惡法是有益的;這些是汙染決意波羅蜜的原因。

  九、 分別誰人對自己有恩與否(誰是友善與不友善的)是汙染慈波羅蜜的原因。

  十、 分別所遇到的感官目標爲可喜與不可喜的心是汙染舍波羅蜜的原因。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