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者不聽經念佛心定下來該咋辦?
摘自《學佛答問》(答香港參學同修之六十叁)
問:,老法師說剛出家者必須修福,沒有資格進念佛堂或講堂聽經。但不是長時期的聽經、念佛,作務很多,對剛出家者而言,又很難把心安定下來,請老法師開示。
答:這是古時候的製度,古時候叢林寺院住衆,少都有二、叁百人,多的二、叁千人,大道場!這樣的大道場都是建築在山林之中,人迹罕至。那麼多人生活在一起,工作量很大,沒有做義工的,工作都是出家人做,誰做?新來的人做。最初是開山的人自己做,到道場建立之後,有新出家的,新出家的做,培福!要不然誰做工作?總不能到外面去雇義工,沒這個道理。期限是五年,叫五年學戒,不是學戒律,五年學出家人的生活。五年爲常住服務,就是說你要想進入這個地方,將來在這個地方剃度出家,你先在這個地方做五年義工,爲常住服務,這叫修福。然後五年之後,你出家是享福,有別人照顧你,新的人又來了,這是很有道理的。這個規矩好!不是一進來就有很多人來侍候你,哪有那麼大的福報?釋迦牟尼佛都沒有,這個要懂得。五年的時間,彼此都認識了,你了解常住,常住也認識你,大家能夠相處、能夠共修,這才能出家。否則的話,一剃度,過了幾天意見不合,天天在那裏鬧是非,你不就把和合僧團破壞掉了嗎?。
佛家這個製度好,五年等于說做義工觀察,常住觀察你,你也觀察常住。你對這個道場,對道場裏面的方丈、執事,對道場大衆同修,你喜不喜歡?如果不喜歡,可以到別的地方去,任你去選擇。佛法是講緣分,沒有緣在一起就容易起沖突;有緣人在一塊歡歡喜喜,在一塊共修互相照顧,成就道業,這叫道場。我們在現在這個時代,我雖然出家沒有在道場裏面做五年的義工,但是出家之後還是在道場裏面擔任工作。道場分配我什麼工作?掃地。我在臺北臨濟寺出家的,臨濟寺前面有塊空地很大,都種的大樹。那塊地方是分配了叁個人,都是剛剛出家的叁個人,每天早晨掃那塊地,大概要掃一個小時掃幹淨。每個人都分的有工作做,不是有義工,不是雇人,所有的工作,連廚房裏煮飯都是要自己做。古時候這個製度好,分配工作通常都是做一年,一年之後可以換工作,再分配另外一個工作給你做。一般是五年,五年之後你才可以受戒,剃度之後不受戒,做義工。
問:精進佛七中,會遇到什麼境界?應如何調整身體?
答:這個我都不答複你,希望你到精進念佛堂,念佛堂的堂主統統會告訴你,應該注意哪些地方,你去參加精進佛七。精進佛七是比較辛苦,你心裏要有准備,因爲什麼?譬如七天,幾乎七天七夜不睡覺、不說話的,都是止語。精進佛七一定是止語、不說話,不跟外界接觸,一心念佛。規矩、細節,念佛堂統統有規定,在進去之先就教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