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一念無明,即墮輪回

  世上的人,都在醉生夢死中過生活,沒有清醒的時候,不知設法脫離輪回之苦。自無量劫以來,被無明所牽,在六道輪回中,生了又死,死了又生,如同旋輪,永無了期。

  人生如演戲,在這出戲中,演做皇帝,享榮華富貴。在那出戲中,演做乞丐,受困苦艱難之憂。做皇帝時,不知乞丐時的苦;做乞丐時,不知皇帝時的樂。悲歡離合的境界,在轉瞬之間,成爲一場春夢。

  自己的業障,增長多少?不知道。自己的德行,栽植多少?不知道。不知道就是無明。無明就是生死的根本。如果沒有無明,便不受六道輪回之苦。我們修道的目的。就是破無明,轉識成智,將阿賴耶識轉爲大圓鏡智。

  人有人的無明,畜生有畜生的無明,乃至餓鬼地獄,各有各的無明。衆生都在無明之中找出路(出離叁界),可是越找越糊塗,找不到出路,卻被困在輪回中,爲什麼?因爲有個妄心在作怪,不用真心(智慧)去找出路之門。

  無明就是沒有智慧。沒有智慧的人,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是顛顛倒倒,以是爲非,以非爲是。明明知道是不對,偏偏要去做。這就是被無明所遮蓋,令你走錯路。所謂“誤入歧途”,永遠找不到正路。

  學佛法的人,就要破這個無明,顯出法性。因爲無明,所以歡喜做糊塗事。有了這種邪知邪見之後,自私心在那作怪,沒有大公無私的心。因此一生比一生墮落,最後墮落在畜生道。或爲螞蟻,或爲蚊蟲,只有一點知覺性;還在那裏貪而無厭,盡做些糊塗事。你們看!各種動物,各有其性。本來衆生皆有佛性,但不具足,這是性化靈殘的緣故,所以愚癡,時時刻刻緊守住無明。

  人雖然爲萬物之靈,有智慧,但是專造一些惡業。爲什麼?因爲無明在作祟,將智慧光明遮住,以妄心用事。所謂

  叁點如星布,彎鈎似月牙,

  披毛從此起,作佛也由它。

  這是說明“心”的作用,茲將此偈頌略釋如下:

  “叁點如星布”:心字上邊的叁點,好像天空中的星星,很整齊的布列。

  “彎鈎似月牙”:心字下邊的彎鈎,好像初叁四夜的新月,彎彎在天空中。

  “披毛從此起”:披毛戴角的畜生,都是從心裏造出來的。做狗事,就有狗的果報。做貓事,就有貓的果報。乃至馬牛羊、雞鴨鵝,亦複如是。

  “作佛也由它”:成佛作袓,也是由心所造出來的,所謂“一切唯心造”。受地獄之苦,享天堂之樂,都從現前一念心所造成的。

  你起一個善念,吉祥善神便來護持你。起一個惡念,凶神惡鬼就跟著你。古人雲:“一失足成千古恨”,可以說:“一念差成千古恨”。善惡只在一念之差。念善上升,念惡下降。人心如一粒微塵,在虛空中飄飄蕩蕩,忽然而天,忽然而地,忽然而畜生,忽然而餓鬼,不停在造業受報,受報造業,循環不息。

  什麼時候明白苦海無邊,回頭是岸?知道茫茫業海,無有邊際,趕快回頭,就到彼岸。學佛法,就學這個,沒有什麼巧妙的方法。簡而言之,就是去習氣毛病,把自私自利心除淨,再不爭、不貪、不求,就得到佛法的要義。

  天天聽法,要明白法要。什麼是法的最要緊地方?就是不爭、不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妄語。天天用這六大條件作爲尺標,來衡量自己一天之所行所爲。如果不合標准,要即時糾正。做到沒有錯過,只有功德,才算是佛教徒。這是萬佛聖城的六大宗旨,希望人人遵守,人人開悟,個個成佛。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