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婆希求道記

  婆希求道記

  張慈田

   有一位名叫婆希的樹皮衣修行者,他住在印度的蘇波羅迦海岸邊(Supparaka, 今孟買之北),他很受尊敬奉事,也得到很多的衣服、飲食、醫藥、坐臥具等的供養。有一日,他在靜坐的時候,苦思自己是不是解脫的阿羅漢,反省的結果,他自認爲還沒有達到解脫的境界,于是想到要出外參學。他曾聽說在東北方千裏外的舍衛城有釋迦族的人已證得阿羅漢果,並在傳教,這時他生起了移樽就教之心,而決定動身前往。

   經長途跋涉,終于抵達舍衛城只園精舍。他急著想晉見佛陀問法,但當時佛陀已跟比丘衆一起入城去托缽。于是他就快步入城去找佛陀。他見到世尊在城內一家一家乞食托缽,世尊舉手投足都很優雅美妙,他的六根都已調禦、攝護,而顯現出非常安詳寂靜,甚可皈敬。

   婆希上前頂禮佛陀足下,隨即向佛陀請求爲他說法,爲他說無盡利益安樂之法。佛陀說現在正在沿門托缽,不適合說法。但婆希再叁請求說法,並說若稍後佛陀死亡,或他死亡,他就聽不到法了。人命在呼吸間,一個吸氣不再來,即爲死亡,最應爲修行者所警惕的,于是佛陀就爲他說法。

   佛陀說:婆希!你應當這樣地學習:見到只是見到,聽到只是聽到,知道(嗅、嘗、觸)只是知道(嗅、嘗、觸),覺察只是覺察。婆希!當你能夠做到見到只是見到,聽到只是聽到,知道只是知道,覺察只是覺察時,在這時你就達到沒有執著挂礙了,你若沒有執著挂礙,那麼你就沒有現在世,也沒有未來世,你沒有這兩世,也就是所有的憂悲惱苦就因此消散殆盡。佛陀說完法就繼續去托缽。

   婆希聽完佛陀這段精簡的法句,很能契應他當時所需的法藥,于是他就很快地練習它應用它,由于他的道基深厚,很快就達到心不執著挂礙的境地。當佛陀離去不久之後,婆希被一頭小牛牛角觸死。當佛陀與比丘衆托缽及食畢後,回程時知道婆希死訊,佛陀吩咐比丘衆爲他火葬料理後事。佛陀宣說:婆希專志于法的修行,已得到解脫而般涅槃(完全地止息,不再輪回)。(本文原文爲《自說經》第一品第十婆希經)(《嘉義新雨雜志》第1期)

  

✿ 继续阅读 ▪ 有愛必有苦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