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南普陀的精神(一名:黃袈裟的來由)
民國五十叁年,我們從新竹靈隱佛學院遷來臺中,繼續辦學,那時生活很苦,每次兩桌人用餐,桌上總是四菜一湯,是那四菜一湯呢?竹筍丁,竹筍片,竹筍條跟蘿蔔幹,以及竹筍湯。這是因爲後山有很多竹林,只好采竹筍來充饑過日子,生活十分困苦,我心想換個地方,可是學生有二十多人,要有什麼地方能容納那麼多人,我心裏很痛苦也很煩惱。那個年代大家生活都很困苦,不只是我們出家人困苦,大家都吃不好,尤其是我們這裏更糟糕,所以我一直想換地方辦學,卻又找不到合適的地點,就更加煩惱。
有一天我在夢中,看到我同學生們在一起講話,忽然空中有一個人講話,“廣化法師啊!你不要煩惱呀!十方諸佛都降臨你南普陀空中,加持你啊!你不要煩惱啊!”我聽了這個話感到有一點安慰,諸佛加持我。我就叫同學們起來,拿著小凳子上課去,學生一個個進入教室上課去了,我站在原地心底想:“中午的米從那裏來,現在連中午吃飯都還沒下落呢!”從難過的夢境中醒了。那天早上九點多了,我心想既然諸佛加庇我,就一心念觀世音菩薩救命的觀世音菩薩。奇迹出現了,不一會有人送米來了,吃飯問題解決了。
四月八日佛誕節快到了,每一年臺中各寺院都要參加佛誕節遊行,遊行時各寺院都表現各寺院的特色,我們連飯都沒得吃,拿什麼去遊行呢?我幾個星期前就考慮到這件事,但是一直不敢開口說話,故意當作不知意,不敢講。四月一日吃過午飯,我站在大殿門口,老院長國強法師出來說:“教務主任四月初八快到了,我們穿什麼遊行啊!”我回答:“黃袈裟”。他一聽到穿黃袈裟遊行就跳起來,喃喃自語:“黃袈裟!黃袈裟好!好。”我看到這種情況就更難過,飯都沒得吃,那來的布做黃袈裟呢?老院長也是神通廣大,不知從那弄來一大批黃布,叁天叁夜趕工,黃袈裟做成了每人一套,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其實穿黃袈裟並不是我發起的,而是我在佛誕節的前一個禮拜就夢到觀世音菩薩在大殿門口蓮花座上,當時我對觀世音菩薩說:“觀世音菩薩,四月八日佛誕節快到了,我們遊行要穿什麼衣服啊!”“穿黃袈裟”我爲菩薩這個答覆大吃一驚,再確定地問:“要穿黃袈裟嗎?”“嗯。”菩薩肯定地回應。那時我心裏想連飯都沒得吃,如何穿黃袈裟。那時全佛學院只有我一個人穿黃袈裟,大家穿的都是北傳的袈裟,一下要大家都穿黃袈裟,製作時間上恐怕來不及。而且也沒錢作,吃飯都成問題,那有可能作,人家會罵我的,所以不敢講;如果講那裏來錢買布作黃袈裟,無法答覆,反而會遭毀謗:“教務主任爲了顧面子,飯都沒得吃,還穿黃袈裟。”那時心想如果講出夢境卻作不出黃袈裟,那就對不起同學,不講則是對不起觀世音菩薩;後來想一想這是觀世音菩薩說遊行要穿黃袈裟的,觀世音菩薩會負責,不可對不起觀世音菩薩,只好等待因緣再說。一直到我跟老院長國強法師提起穿黃袈裟,奇怪他卻高興的跳起來。奇迹又出現了,馬上信徒就送來一大批黃布,會作衣服的同學叁天叁夜不休息趕工,完成了每人一件黃袈裟及一套小短挂。
四月八日佛誕節遊行,沒有人想到我們會穿黃袈裟,在臺灣來說還是第一次。遊行當天新聞記者的鏡頭都對准了我們,稱揚贊歎這一群二十幾歲的年輕出家僧衆。在臺灣當時二十歲左右出家僧是很難看到的,我出家受戒那年,年齡在二十多歲以內只有二十五個人,甚至還有二個七十多歲的老沙彌,所以一下看到這麼多穿黃袈裟年輕的出家衆,大家都歡喜贊歎:“多麼有朝氣”。可是佛教雜志卻罵我,說我是奇裝異服,裝模作樣,我反駁這不是奇裝異服,這是“原始佛教的袈裟”。
從那一次之後黃袈裟就傳開來了,成爲南普陀的特色,也是南普陀的金字招牌,凡是從南普陀出去講經宏法的法師都穿黃袈裟,現在我要叮咛各位同學,將來你們出去宏法利生,記住要穿黃袈裟,這是觀世音菩薩交待的,這也是曆經千辛萬苦換來的,代表著南普陀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