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十善業道經的啓示▪P2

  ..續本文上一頁或成爲螞蟻、蚊子、蒼蠅、蟑螂、老鼠……,生命層次有高低,但生命並非一成不變。佛法認爲,生命是無常的,是緣起的,生命是可以改造的。

  2.成就人天果報

  佛法認爲:世界萬事萬物都是在因果支配下而發生、存在或消失的。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事物是偶然的。有的人說,我摸彩票,一下子就中獎了,這是不是偶然的呢?不是偶然的,因爲你的命中有這份福報,你才會中獎;假如你的命中沒有這份福報,那是不可能中獎的。所以,看似偶然,其實並不偶然。也就是說,人生的一切,都逃不出因果。

  從十法界衆生來說,成佛有成佛的因果,升天有升天的因果,做人有做人的因果,當畜生有當畜生的因果。六道或四聖,都有它的因果,不是沒有因果的。佛經上說:“沒有天生的彌勒,也沒有自然的釋迦。”這就告訴我們,彌勒菩薩並非天生就是彌勒菩薩;釋迦牟尼佛也不是天生的佛陀,他經過了叁大阿僧祗劫的修行。彌勒菩薩是娑婆世界下一任的佛陀,現居兜率內院,經過長時間的修行,功德圓滿,才能成佛。另外,大家熟悉的阿彌陀佛,也是經過長時間的修行才創建了西方極樂世界。

  再如做人,做人有做人的因果。你看世界上的人差別很大:男女老少,高矮胖瘦,貧富美醜,各各不同。假如不了解佛法的因果原理,就會一天到晚怨天尤人。哎呀!人家怎麼那麼走運,什麼好處都讓他碰上了,我怎麼就那麼倒楣呢?我的能力也不比他差呀?是的!在現實社會上,當官的不見得就比他部下能力強,不是有許多當秘書的比他的頂頭上司更有才華,學曆更高嗎?我們再看看古往今來的那些皇帝,蠢才很多,倒是皇帝手下的那些文武大臣們,有的本事要比皇帝大得多了!這是因爲命運不同,各人的因果也不一樣。

  不相信因果的人,就會怨天尤人。相反,明白了因果道理,就會知道“各有因緣莫羨人”。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因緣,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因果,不必去羨慕他人。命運可以由自己來改造,因爲人生是無常的。我們要記住:人生是無常的。今天的皇帝,也可能是明天的囚犯;今天的富翁,明天可能成爲乞丐。而世間的許多榮耀,都是昙花一現,過眼雲煙。反之,一個貧窮的人,只要勤奮努力,終有飛黃騰達的時候。我們明白了因果的道理,無常的道理,就會懂得了如何設計自己的命運,改造自己的人生。

  我們如果來世想做人或升天,就得修五戒十善。五戒和十善的內容大體上是相似的。聖嚴法師在《戒律學綱要》中把五戒比喻爲“通往人天的護照”。護照是出國用的小本子,有了護照,才能夠簽證出國。同樣,我們爲了成就人天果報,就要持五戒,修十善。只有這樣,來生才能繼續做人,或者升天。

  人道在修學佛法中,是非常重要的。在六道裏面,天道比人道有情福報大。像欲界天,物質環境非常優越,沒有任何災難,不像我們這個世界,天災人禍特別多;色界天的衆生能夠享受禅定之樂,也比我們快樂。但是,佛教跟其他宗教不一樣,世界上的任何宗教,都是以天堂爲歸宿,認爲天堂是最理想的去處,修行的目的就是爲了升天堂。惟獨佛法不以爲然,佛法從通達真理、成就解脫自由的角度,認爲天堂不好,人間才是最好的。

  爲什麼這樣說呢?因爲升到天上的人太快樂,不懂得修行,一旦天福享盡,就會墮落。人間則有苦有樂,人由于能夠感受許多的痛苦,才想盡辦法改造自己,認識世界,改善生存環境,使自己的人生過得幸福、過得快樂。人類文化和文明,就是人類認識世界、改善世界整個過程的結晶。人類因爲不斷地探索宇宙人生,才會發現真理,發現解脫的途徑;而沈溺在快樂中的天人,是不會這樣做的。天上的人不懂得修行,也就不會成佛。釋迦牟尼佛是在人間修行成佛的。人道是六道中的樞紐,一個人升天、下地獄,或當畜生,都是以人爲中轉站的。所以,把握好人身,如何利用得到的人身,好好的修行,爲改善未來的生命服務,這是非常重要的。

  通過修五戒十善,可以成就人天果報。十善,是作爲人所應有的道德。就是說,作爲人,應該有人的道德。儒家講到人的倫理,有五倫。儒家認爲,一個人要做得像個人樣,就要遵守五倫,五倫是孟子所說的“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而佛法認爲,一個人要做得像個人樣,符合人的道德標准,就要遵守五戒十善。五戒十善是做人的基本道德。五戒指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十善指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不兩舌、不惡口、不绮語、不貪、不嗔、不邪見。關于十善的內容,下文要做具體的介紹。

  五戒十善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因爲,我們只有現在好好地做人,來生才有資格繼續做人。如果這一生你已經得到了人生,而不好好地做人了,就會失去做人的資格,來生就不能再做人了。就像一個人考上大學,在大學裏不好好地讀書,考試分數不及格,就會被學校勒令退學。

  3.安定社會

  古往今來,人類社會總是處于不安定中,對社會安定破壞最大的,莫過于戰爭。打開人類曆史,可以說是戰爭的曆史。就中國曆史而言:春秋戰國時期,打來打去總是不停,今天這個諸侯國打那個諸候國,明天那個諸候國又打這個諸候國。春秋戰國之後,秦始皇統一了中國,不久又是楚漢相爭。劉邦建立漢朝後戰爭結束,但到了漢朝未年,爆發了農民起義,又是戰爭。尤其是進入叁國時代,戰爭更厲害了。然後是晉的統一。晉統一之後,又是五胡十六國的戰爭。接著是隋唐的統一。唐朝末年農民起義,又是戰爭。總而言之,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曆史,都可以說是一部戰爭史。

  人類社會總有許多不安定的因素,即便是太平盛世,也沒有絕對的太平,你能說在太平盛世就沒有一次謀殺案嗎?不可能。太平盛世就真正是路不拾遺嗎?這也不可能的。假如把人類社會的不安定因素歸納一下,不外乎四種內容,就是殺、盜、淫、妄。殺,指殺生,戰爭是殺生,暴力、殺人放火是殺生,殺豬宰羊也是殺生。偷盜,是不與取的行爲,指沒有取得物主的允許,把他人的財富占爲已有。偷盜的內容,不只是偷的行爲,因爲不但明偷是偷盜,像坑蒙拐騙都是偷盜的內容。邪淫,現代社會,由于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人們貞節觀念淡薄,兩性關系開放,因而邪淫的現象很普遍。邪淫一般是指,爲社會法律和道德不承認的男女關系。妄語,指說假話,用一種不真實的語言,去傷害他人,以達到個人的目的。當今社會,做生意的人很多,有些人爲了賺錢,不擇手段,爾虞我詐,欺騙他人。

  社會的不安定因素,不外乎殺生、偷盜、邪淫、妄語,爲什麼會産生這四種現象呢?會不會跟社會製度有關系呢?當然與社會製度有關系,但這不是根本;還有最根本的,就是人心。也就是說,社會上有殺、盜、淫、妄的存在,是由于人心有貪、嗔、癡煩惱。人類內心的貪、嗔、癡煩惱假如沒有解決,既使擁有良好的社會製度,人類社會依然不可能會太平。貪、嗔、癡使社會充滿著不安定。

  人類因爲貪心而殺生,古代社會爲什麼有戰爭呢?無非是發動戰爭的人想占有別人的國土。近代的兩次世界大戰,是希特勒之類的戰爭狂人想占領整個歐洲,乃至全世界;日本帝國主義發動的侵華戰爭,也是爲了占領中國,乃至整個亞洲,稱霸全世界。在安定的社會時期,貪心會引起謀財害命,有時兄弟姐妹之間爲了繼承父母的遺産,也會相互殘殺,置骨肉之情于不顧。貪心也引起攔路搶劫,拐賣婦女兒童,販毒走私,製造假鈔。貪心也引起邪淫,人因爲貪著美色,看上了對方,喜歡她(他),貪著她(他),又沒有合法的因緣走在一起,就會産生邪淫的現象。由于你希望跟她(他)永遠在一起,這樣就導致了第叁者插足,使好端端的一個家庭妻離子散。

  嗔恨心也會引起殺、盜、淫、妄。古今中外的戰爭,也有因爲嗔心引起的。像古代一些部落或國家之間的戰爭,往往是由于世代結下的怨仇,冤冤相報,沒完沒了。兩個人平常爲什麼會打架呢?也是由于嗔恨心生起,失去理智的惡果,甚至達到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的程度。有時爲了一件很小的事情,就鬧出了人命。嗔恨心引起偷盜。人有一種很不正常的心態,叫做嫉妒心,有些人看到別人事業成功,就覺得滿不是滋味,如果這個人跟他關系好還沒事,假若沒有關系,或冤家對頭,這個人看到他(她)飛黃騰達了,心裏就會難受,想盡辦法給他(她)放放血。

  嗔恨心也能引起邪淫。如社會的強暴現象,有的犯罪分子作案時,先淫後殺。有些男的貪美色,見某個女的長得漂亮,去追求人家,遭到女方拒絕,于是就去強奸。一旦遭到反抗,就把對方打暈,先奸後殺。又像日本鬼子在叁四十年代,帶著嗔恨心奸淫中國、朝鮮婦女,然後開槍殺害她們。嗔恨心會引起打妄語、說假話。因爲看你不順眼,不喜歡你,于是就說假話去傷害。

  貪、嗔、癡是人類社會一切不安定的根源,只要人類存在著貪、嗔、癡,人類社會就不得安甯。假如貪、嗔、癡少一點,社會的安定因素就會多一點。所以,要想改善社會,首先要改善人心,不能光從社會製度下手。光從社會製度上下手,這是枝末,而不是根本;只有從人心上來改善,這才是根本的。儒家在這一點上說得好,認爲改造世界,要從修身上著手。修身,是注重自身的修養。儒家對修身又提出四個內容:就是正心、誠意、格物、致知。正心誠意是改造思想,改造自己的貪嗔癡。一個人只有經過對自我生命的改造,對貪嗔癡的改造之後,才能談得上齊家、治國、平天下。反之,假若我們沒有修身的基礎,既使家庭事業有成,但最終的結果都是很糟糕的。

  人類想要建立安定的社會,就得奉行十善。佛經裏講,轉輪王出世(轉輪王是印度理想的君主,就如中國曆史上的黃帝、堯、舜一樣),以十善治理國家,他們的法律就是十善,教化人民按照十善去做。如果整個社…

《十善業道經的啓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