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則:佛學院的課程表
《濟緣》雲:“今越次而學,行既失次,入道無由。”
這一段文是說,現在一般的出家人,都是超越次第而修學,修行既然失去次第,根本無法入道。說到這裏,我就感慨很深!現在大多數的出家人,尤其是知識份子,一出家之後,就廣學經論,爲了要講經說法,一心一意想得到智慧。那裏曉得修行人如果不通達戒法,嚴持淨戒,怎麼可能得到真正的定力和真正的智慧呢?想起以前,我在臺北東山書院辦學的時候,剛開學,我正在排課程表,來了這麼一個人,他是個大學生,就站在旁邊,看到我排的課程表,很不滿意的就講了:“法師!我們來的目的,就是想學經學論開智慧,以便將來作法師,您怎麼都教我們這些沙彌律儀、遺教經,做什麼呢?”“哦!”我也講了:“你要是沒有先學戒律,基礎不穩固,你不會講經說法還好,對佛法還不會造成太大的傷害;如果你會講經說法了,但你對戒律不清楚,戒行有疏漏,人家看你的言行不一,不會再聽你講的,甚至還加以批評,那佛法不是因你的影響而受到傷害了嗎?”我這樣一講,他才服氣的說:“我贊成法師講沙彌戒。”他是我的學生,剛開始不懂這個道理,說明白了他就懂。可是後來,有一位大法師,從外國留學回來的,到我的佛學院,看了課程表。當時就批評我:“你怎麼開這些課程呀?應該多開些論典之類的,才會有智慧,以後也才能講經說法呀!”我一句話也沒有辯解,只說:“等將來您老人家自己辦佛學院的時候,才照著您的理想去辦吧!”後來,他接辦我的佛學院,照著他理想的課程表去辦,結果弄垮了。所以說,這些人都是沒有研究戒律、沒有看過《十誦律》上面的這一段話,才敢那麼狂妄!依照佛的製度,也是“因戒生定,由定發慧”的呀!如果沒有先學戒,正定與正慧也無由生起。這就好像造叁層樓閣,下面的基層不要,只要第叁層,造得起來嗎?所以這裏說:“入道無由”就是這個意思。
總之,學佛出家的人,必須遵照佛陀的教誡,依叁無漏學的次第修學上去,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脫。
錄自《戒學淺談》頁一二一~一二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