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七知善法

  七知善法

  有一天,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爲比丘們講說究竟安樂法。「比丘們!修學佛道如果能夠了解七法,並且依法實踐,必定能夠現世得到安穩和悅,精進道行,斷除煩惱。」

  弟子們歡喜地問道:「佛陀!是那七種法呢?」

  佛陀說:「這七種法是:

  一、知法:知道教法分爲長行、重頌、記別、伽陀、自說、因緣、譬喻、本事、本生、方廣、希法、論議等十二種。

  二、知義:知道經中一切文字語言所表诠的義理。

  叁、知時:知道什麼是適合修行的時宜。

  四、知節:于飲食、衣藥、行住坐臥,知道節製。

  五、知己:知道自己的信、戒、聞、施、道德,乃至辯才等。

  六、知衆:懂得大衆的族姓、身分等差別,能爲大衆應機說法問答。

  七、知人尊卑:知道衆人德行的優劣。」

  佛陀繼續說道:「要怎麼知道人的尊卑優劣呢?世間上有二種人,一是有信仰者,一是沒有信仰者。我們應當要贊譽有信仰的人。有信仰的人又分成二種,一是常常親近道場、沙門,一是不樂于親近道場、沙門。喜樂親近道場、沙門的人是值得稱譽贊歎。喜樂親近道場的人又有愛敬沙門、不愛敬沙門二種;愛敬沙門的人又分成好問經法、不好問經法二種;好問經法的又分成專心聽與不專心聽二種;專心聽的又分爲受持、不受持佛法二種;受持佛法的人又分成如法了解經義與不如法了解經義二種;如法了解經義的人又分成二種,一種人是只知道自己自修,自己安心,不安他人,不哀愍世間,不能饒益天下衆生。另一種人不但能夠安立自己,也能令他人安心,乃至使天下人都能安心,哀愍世間,饒益大衆。大家要知道,像這種發大菩提心安立一切衆生的人,是人中最上乘最尊貴的人,如同牛乳提煉成酪,酪又轉成酥,酥又轉成醍醐,其中,以醍醐是爲最上等。因此,如上所述,安立一切大衆的聖人是值得人天敬仰贊歎的!」

  比丘們聽了佛陀的開示,都如飲甘露,歡喜信受。

  《華嚴經》說:「菩提心者,猶如妙華,一切世間所樂見故;菩提心者,如善見藥王,能破一切煩惱病故;菩提心者,猶如伏藏,出功德財無匮乏故;菩提心者,猶如湧泉,生智慧水無窮盡故。」佛陀這種不求自利,與天下人作蔭涼的胸懷,是崇高無上救世精神的顯露。

  

✿ 继续阅读 ▪ 跋提解道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