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的目的
有一個名叫山伽喇瓦的婆羅門,前往祇園精舍向佛陀問難,他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我是一個婆羅門,我自己奉獻供物,也讓別人獻出供物,這是一件有益大多數人的善行。而佛陀的弟子們,卻是剃了頭發,出了家,爲自己而修行,這不是無益于大衆嗎?」
佛陀回答說:「在我回答你的問題之前,我想先問你一個問題,如果一個人規規矩矩的修行,因此了生脫死,達到解脫自在的境地,他勸別人也如此修行,別人也因此而悟道了。像這樣,使悟道的人達到數百、數千、數萬,你對這個有什麼看法呢?
這位開風氣之先的修行者,難道是爲了自己利益著想而出家的修行人嗎?」
佛陀巧妙的回答,使得山伽喇瓦無言以對,只有讪讪的說:「佛陀!我知道了,雖然佛陀的弟子是爲了解脫生死而出家,但是他們更負著普渡衆生的重責大任,因此,他們並非只是爲自己而出家,而是爲了使更多人能離苦得樂而出家修行的呀。」
出家不僅要自利自度,完成自己,更要利他度他,完成廣大的衆生。弘法是家務,利生爲事業,出家修行是將相所不能爲的大丈夫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