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修行有四個階段

  一年裏頭有“春、夏、秋、冬”這四季,這是人人所知道的事,然而大家是不是知道,在人生的路程上,也分爲“生、老、病、死”這四個階段?因爲誰也免不了一死,所以,我們應好好地爲自己的身後歸宿打算一下,這就要修道了。從修行方面來說,也可分爲“學、行、成、了”四個階段:

  人生由一至二十歲,可說是“學道”的時期,在這段時間,我們應好好地讀書,或學佛法,這就等于《大學》中所說的“在明明德”一樣,這時應把自己的光明德性弄明白。二十一至四十歲,是“行道”的時期,應該學以致用,把以前所學的,所明白的,用以普渡衆生,匡扶世俗,這是《大學》中所說的“在親民”。

  四十一至六十歲,便到了“成道”的時候,這是《大學》中所說的“止于至善”。可是孔子所說的“至善”並不徹底,並不能達到真空、涅槃的境界,並不是究竟的,所以我們還要“了道”。在成道以後歸于涅槃的境界,這要比儒教的叁綱領:“明德、親民、止于至善”更爲圓融了。

  也許有人會這樣說:“我在一到二十歲的時期中還未信佛,這樣說來“學道”的時期已經過去了,那麼是不是沒有機會學,也不用學了呢?”可是我們要明白,方才所說的四個階段的年期,只是一種理想,這並不是硬性的規定,所以我們可以把皈依那天,看作我們的生日,把我們修行的階段從那時候算起。

  有些人又說:“我皈依了四、五年,可是一點佛法也沒學到。”其實你皈依了四、五年,在佛教裏只不過是一個四、五歲的小孩罷了!所以,我們不用引以爲憾,說自己沒有用。佛法深奧,只要你在皈依的二十年中努力去學道,不是一樣能有所成就嗎?或者老一輩的居士又會感慨地說:“我現在已八十歲啰,恐怕沒有機會二十年又二十年的活下去吧?”一點也不錯,“時光減處命光微”,時日確是無多了,那麼你也可以把時間縮短了來算,譬如兩個月修道,兩個月行道,如此類推,只要肯下真心與決心,老當益壯,精進勇猛地一步一步做去,也是可以成功的,努力吧!

  

✿ 继续阅读 ▪ 教他作,罪加叁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