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地五德
須達長者以黃金布地,購買了太子祇陀的園林,建立精舍,佛陀在北方才有了佛化的根據地。須達長者不但禀性仁賢,敬信叁寶,而且每天都要到祇園精舍來掃灑塔寺,維護精舍的淨潔。他這種以寺爲家的精神,是佛教徒的最佳典範。
在僧團裏,佛陀被弟子們尊奉爲導師,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佛陀並無異于一般比丘,他常自許「我是衆中的一個」,他與大衆一起作息,從不享受特權,乃至以身示範,以身教教化弟子。
有一天,須達長者因爲有事,不能到精舍打掃,佛陀就親自帶著目犍連、舍利弗、大迦葉等,到塔中清理打掃。灑掃過後,佛陀爲比丘們講說掃地的五種功德:
一、自除心垢。
二、亦除他垢。
叁、除去憍慢。
四、調伏其心。
五、增長功德。
這時,須達長者辦完事,回到精舍中,聽到佛陀爲比丘們講說掃地的功德,歡喜地來到佛陀座前,說道:「佛陀!我剛才聆聽比丘們轉述佛陀您所講說的掃地五種功德,就如同看到聖賢在我眼前。」
佛陀說:「須達!我愛敬一切善法。」
佛陀接著爲大衆講說過去世曾爲太子,爲了求無上菩提大道,度脫衆生出生死海,不惜身命,跳入火坑的本緣。
與會的大衆聽了,有人證得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果,而發無上菩提心的人,更是不計其數。
叁寶是我們修福培慧的好福田,所謂「叁寶門中福好修,大富之家前世修。未曾下得春時種,坐守荒田望有秋。」身爲舍衛國大富長者的須達,不愧是佛弟子中的典範,一般人以爲卑賤的掃地工作,他卻樂此不疲。貴爲人天師範的佛陀,更適時地現身說法,讓後世的弟子明白:富貴要自己去耕耘,福壽要自己去播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