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利養之害

  利養之害

  在舍衛國有一座茂盛的森林,清淨廣闊,佛陀常常帶弟子們到森林裏修道。佛陀把這座森林叫做舍貪莊嚴林,意思是要大家舍離貪欲,莊嚴清淨的功德。

  溫暖的春天過後,炎熱的夏天悄然到來,佛陀又帶了很多弟子走入舍貪莊嚴林。很多信徒聞風趕來,並帶來很多供品。不一會兒,供品充滿林內,佛陀雖然不需要這些利養,但利養卻追逐佛陀而來。

  佛陀爲了怕隨從的弟子們被利養所誘惑,因此,將林中的一萬二千位比丘集合起來,向大家痛言利養的禍害。佛陀說道:「比丘們!利養是修道最大的障礙,就是已證得初果的人,也會被它所誘惑。千萬不要貪求利養,對于名利、恭敬,要看做障道法,應該淡而處之。」

  聽了佛陀的教示,有些比丘還不甚了解,就問佛陀道:「佛陀!我們有了名,布教說法不是更有人要聽嗎?有了利,做事不是更方便嗎?受人的恭敬,不是更會有人相信嗎?爲什麼佛陀說利養是障道法呢?」

  佛陀不厭其煩地解釋道:「名聞、利養、恭敬是修道的叁關。其害處,能夠破持戒的皮、禅定的肉、智慧的骨、微妙善心的髓。」

  這時,又有一位比丘問佛陀:「佛陀!名聞、利養、恭敬既然對人只是破壞而無益,從此以後,我們只要叁衣一缽,依阿蘭若法修行。」

  這位比丘的話剛講完,所有的比丘都起來請求佛陀准許。佛陀看見大衆的真誠,歡喜地贊歎道:「我很歡喜你們依照阿蘭若法修行。這是少欲的法,不是多欲的法;是知足的法,不是不知足的法;是樂靜的法,不是喜歡熱鬧的法;是精進的法,不是懈怠的法;是正念的法,不是邪念的法;是定心的法,不是亂心的法;是智慧的法,不是愚癡的法。」

  佛陀講完以後,弟子們都非常歡喜奉行,不久,很多人都證得羅漢果。

  時代的變遷,今日的佛教已不僅在深山或寺院裏修行,而應該普及于整個社會的每個角落,利益人群。不過要在社會上弘法的法師們,必須先有出世的修行,再作入世的利生事業。

  

✿ 继续阅读 ▪ 不可救藥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