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兩種遮遣是指諸如通過修十忿怒金剛來遣除病魔以及通過繕寫系帶而遣除。此續中雖然只講了秘密與智慧兩種灌頂,實際上秘密灌頂已經包括了寶瓶灌頂,第叁智慧灌頂中也包括了第四灌頂,這麼說來,其實十真如中已經宣說了四種灌頂。降伏是指誅滅大大小小的怨敵及其護佑者。做食子指的是善于製作諸如十五護方食子。金剛誦是指意與語金剛念誦,此外《十真如》中還講述了許多增長咒語的念誦方式。猛修即是得受灌頂並具備誓言、戒律者由修法而得成就,如果在十八個月期間裏修持仍未獲得成就,則以猛修法用金剛橛來懲罰本尊。對于開光,也就是通常所理解的,大家都比較明白,故不作解釋。修壇城指的是,觀修智慧尊者的壇城並對其供養、贊歎、趨入壇城後接受灌頂、聽受開許。關于此等詳細內容當從《十真如》中了解。外十真如中的壇城是指有色、無色的壇城,等持即是指加行等本尊之瑜伽修法,手印是指印持本尊的手印等,姿勢指的是右伸等,坐勢指金剛跏趺座等,加行是指首先進行准備、迎請等並作供贊,攝收指末尾進行祈送智慧尊者。這是讓葉西甯阿 阇 黎在《大幻化網注釋》中闡述的。根嘎釀波將加行事解釋爲依靠四種事業,其余叁者的意義與前者相同。念誦等剩余叁者容易理解,在此不加解釋。《大幻化網》最後一品中所宣說的十種真如也與後面的十類相同。如果是一位下續部的金剛上師,必須要精通十種外真如;作爲一名無上乘的金剛上師則必須對十種內真如了如指掌。
擅長繪畫壇城是指在用線條繪製、用彩粉描畫方面極有特長。關于此等內容,《大幻化網》中總結雲:“穩固調柔具智慧,忍辱正直無谄诳,精通密咒續部事,擅長繪畫諸壇城,十種真如皆當知。于諸有情施無畏,恒時喜愛大乘法,彼即稱爲阿阇黎。”
精通傳講密宗法,按照恰羅匝瓦的譯文“精通講密之上師”來理解比較輕松,意思是對傳講密宗道十分熟練。
極具敬信指的是前續中所說的“恒時喜愛大乘法”。對于總的大乘法門、尤其是密乘極爲恭敬,具有穩固的信心。根調柔是指以正知正念守護根門,杜絕于混亂的外境中散漫放逸的行爲。
具有智慧的弟子所應依止的上師要具備的此等條件,若歸納而言,則可攝爲悲心強烈、于大乘具有堅定不移的信心、對共不共乘的經論無所不知、十分精通引導有緣衆生的道次第、叁門防護惡行諸根調順五種。《金剛帷幕續第八品》中亦雲:“具相金剛上師尊,彼所宣說之密法,行者成就真稀奇。穩重具備甚深法,通曉一切諸學問,了知火施壇城咒,熟練開光做食子,精通十種真如事。護持聲聞之行爲,恭敬密乘之次第,若見有色則歡喜,擅繪壇城具念誦,摧毀一切根本罪,依靠密咒續部事,賜予世人諸安樂,依止如是真上師,何者亦莫誹謗之。”這其中已對金剛上師的法相作了廣說。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金剛帷幕續》與《戒源續》中都特別強調地指出金剛阿阇黎一定不能犯根本戒,這是必不可缺的一個條件。因此前面所說的叁門防護惡行應當放在首要位置。護持聲聞之行爲與《金剛鬘講續》中所說的:“金剛上師外在言談舉止遵循別解脫的行爲,內心喜愛甚深真義”之義相同。所以說,具足別解脫戒的上師中最殊勝的要屬比丘金剛持,沙彌金剛持次之,不具出家戒的密咒師爲最下等。《時輪金剛灌頂品》中引用雲:“通達十真如上師,其中比丘最殊勝,中等所謂之沙彌,在家身份最下等。”依此足以說明如理守護戒律學處並具密乘戒的比丘是修持密宗最殊勝的所依。
有些人將別解脫戒視爲小乘而認爲它與密宗格格不入,我們應當清楚地認識到這是由于他們對佛陀的經典最基本的道理一無所知所導致的。
如果沒有遇到上面所說的法相樣樣具備、十全十美的上師,那該怎麼辦呢?《修勝義續》中雲:“濁世上師功過相混雜,無有何時何地無罪者,詳細觀察何者功德多,諸善男子皆當依止之。”正如這其中所說的那樣,倘若沒有得到一位具足圓滿法相的上師,則當依止功德較多的一位善知識。
金剛上師是一切悉地的根本,因此,諸多續部中講述了許多上師應具足的法相。所以,想要攝受弟子的人必須了知身爲一名上師所要具備的一切條件,並力求具足這些功德。對誠心想依止上師的弟子來說,也要努力尋找具全此等法相的善知識。即便是未能遇到,也要爲將來能被具備圓滿法相的上師所攝受而孜孜不倦地積累資糧、虔誠發願。由此可見,了知上師的法相至關重要。
同時,也必須知道所攝受的弟子應具備的條件。那麼,什麼樣的弟子是所應攝受的呢?如《大幻化網第一品》中雲:“喜愛善法與修行,恒時恭敬上師尊,平時勤供諸本尊,若具此德即弟子。”關于應舍的弟子,如雲:“無有悲心懷嗔恨。”作爲上師應該明白,具有此等過患以及與前述的功德相反之過患的人不能攝受爲弟子。身爲弟子,了知弟子的此等功過後,應當竭力斷除過患、具備功德。
丁二(廣說依師之方式)分二:一、杜絕不恭敬;二、恭敬之方式。
戊一(杜絕不恭敬)分四:一、杜絕輕蔑誹謗;二、杜絕擾亂師心;叁、來世之果報;四、彼等之攝義。
庚一(杜絕輕蔑誹謗)分二:一、總說;二、別說。
己一、總說:
身爲弟子若故意,輕蔑如是之上師,
則已輕侮一切佛,故彼恒時受痛苦。
如果蔑視、誹謗具有前述功德的怙主上師,那麼此人的下場必然是常常感受痛苦。
若問:如何輕蔑上師才會受此報應呢?故意進行诋毀誹謗之人必將感受苦果。那麼,何人對上師蔑視呢?當然是已經成爲對方弟子之人。輕視誹謗的方式是怎樣的呢?《吉祥勝續大疏》中雲:“何者亦不應于令入瑜伽壇城之上師前口出不遜說:“你是破戒之人、你懈怠度日、你是笨蛋”。”正如這其中所言,以說“破戒者”等方式來謾罵侮辱上師。所謂的令入壇城者,其密意是指所有的上師,因爲在傳講續部及竅訣之前要先令弟子趨入壇城,所以並非單單指授予灌頂的阿阇黎。應當清楚的是,所有的這些過患是就輕蔑诋毀總的金剛上師而言的。如果對境是自己的金剛上師,無論如何,都必須杜絕不恭敬的態度。誠如現德巴大師在《四百五十壇城儀軌釋》中所說:“所謂不應誹謗是指,即便見到上師破戒等過失,也不應當不恭敬。”所謂的輕侮一切佛,已說明了輕蔑上師而恒時遭受痛苦的原因,其理與供養金剛上師則等同供養一切佛陀相同。
己二、別說:
若有人問:那麼輕毀、誹謗上師到底要感受怎樣的痛苦呢?
誹謗上師之弟子,患傳染病危害病,
中邪瘟疫染諸毒,大愚之人依此死。
遭受惡王及毒蛇,水火空行與盜賊,
妖魔鬼怪衆所殺,墮入無間之地獄。
前四句偈頌按照恰羅匝瓦的譯文“誹謗上師大愚者,患傳染病諸害病,中邪瘟疫與毒物, 依此外緣而死去。”比較通俗易懂。
誹謗上師之人所要感受的果報有現世報應與後世報應兩種。第一頌與“遭受惡王及毒蛇”至“妖魔鬼怪衆所殺”說的是現世的報應。墮入無間獄是指後世的報應。
其中傳染病是指除了瘟疫以外的其它無法忍受的傳染性疾病。危害指的是除了下文中的衆生之作害以外其余的凶殘動物的損害。病是指除了傳染病及瘟疫之外的其它疾患。如《金剛帷幕續第八品》中雲:“具有谄诳惡行者,若依利養邪命活,罹患肺血麻風病,死後墮入地獄等。”中邪是指中了天魔、龍魔等。瘟疫指的是那些甚至一天也不能存活的不治之症。毒即是合成毒等。對于彌天大罪的過患懵然不懂而誹謗上師的極爲愚蠢之人依靠這些能致人于死地的外緣而喪命。此外,也可能遭受惡王的懲罰、被毒蛇所害,以及被食肉空行、土匪盜賊、凶神惡煞所殺,或者慘遭火燒、水淹之非時橫死,並且死後也將墮入地獄之中。關于此等內容,《吉祥勝續第一品》中雲:“倘若何者惡誹謗,等同諸佛之上師,彼人已謗諸佛故,恒時遭受諸痛苦。受瘟疫毒合成毒,一切空行所損害,凶神惡煞衆所宰,最終墮落無間獄。”
庚二、杜絕擾亂師心:
何時何地永切莫,擾亂金剛上師心,
設若愚者如此作,定于地獄受炖苦。
自己的一切所爲任何時候也不能攪擾金剛阿阇黎的心、令其心生厭煩。假設有些愚昧無知的弟子擾亂了上師的心,則將于地獄中被煮、被焚。由于此種業力十分強大,因而確定無疑要感受果報。《般若八千頌大疏》中說: 即使是定業(這裏指的是除了依靠上師所造罪業以外的其余惡業),依靠四種對治力也可得清淨。關于這一點,《菩提道次第廣論》中有闡述,諸位可以翻閱了知。此偈是從《月密明點續》中摘錄的。
庚叁、後世之果報:
佛經真實而宣說,誹謗上師之衆生,
長久住于無間獄,此等恐怖地獄中。
前文中所提到的墮入無間獄的地獄,經典續部中說是無間地獄等,其中等字包括極熱地獄等十分可怖、痛苦劇烈的地獄,所有誹謗上師的人住在那裏于漫長歲月中感受痛苦。這是歸納《金剛藏莊嚴續第十四品》與《大幻化網第一品》而宣說的。誹謗上師者,所有的護法神不予以庇護,《金剛藏莊嚴續》中雲:“惡劣殘暴大愚者,縱然去往四方處,一切智者不護佑,因其造下惡業罪,被利矛等兵刃殺。”《密集續第五品》中亦雲:“縱是造無間,此等彌天罪,然入金剛乘,亦能得成就。存心謗上師,修亦不成就。”而且此續的注釋《明燈論》中說:即使是造了殺父親、殺母親、殺羅漢、惡心害佛身以及舍棄正法死後立即墮入地獄的五無間罪以及本頌中等字所包括的近五無間罪和四根本罪的人,但依靠上師的恩德而得受圓滿次第深法修持也可成佛。然而,最初恭敬依止承侍上師,通過聞思了達了諸法的深義,之後反以不屑一顧的口吻說:現在這個人還有什麼用呢?以此侮辱上師,對于存心誹謗上師的此類人,甚至與之共處、以財物受用取悅的人,即便修行也…
《事師五十頌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