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對念佛堂同修講話

  淨空法師講述

  念佛堂開辦至今,已漸漸上軌道,大家都深深感覺到念佛功德的殊勝,生起歡喜心。可是也有一些同修告訴我,大衆當中還有一些意見。這個問題,我們不能疏忽。古德常說,共修時若有疑惑、夾雜,就會破壞念佛的功夫。念佛是以得“一心不亂”爲目的,“一心”誠然不容易得到,但對一般人來說,淺近的一心,也就是功夫成片,應該是可以得到的。只要到達這個境界,就決定有把握往生不退成佛。

  “功夫成片”,就是沒有疑惑、夾雜,無論在何時何處,即使夜晚作夢,也沒有忘記“阿彌陀佛”,這就是成片的樣子。除“阿彌陀佛”之外,與一切人事物接觸,要時時保持高度的警覺,決不爲外境所誘惑、所動搖,這就是功夫。要達到這個功夫,何以在念佛堂念佛仍做不到?有兩個原因:一是無量劫煩惱習氣太重;習氣是知見,一般人講成見,成見很深,意見很多,這是一個麻煩。二是不老實;老實也不容易,人能做到老實,無論修學哪個法門,一定能成就。

  而補救的方法,就是讀經、聽教。讀經、聽教能幫助我們看破、放下,幫助我們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換句話說,明白自己這一生到世間來的真相。若能徹底明白我們這一生的生活,以及所遭遇的周邊環境,自然就會放下。世尊苦口婆心的講了四十九年,時時在提醒,而我們實在是迷得太深了。不斷的提醒,就是希望有一天我們能恍然大覺,知道自己來到世間是受果報。

  過去生中所造的業,這一生中來受報,這是因果循環。造善業多,這一生享一點福;造惡業多,這一生要受很多苦。可是沒有人在受報時,會老實受報,依舊在造業。受報造業,造業受報,永遠在循環。這個循環的現象,沒有往上提升,而是每況愈下,一世不如一世,一代不如一代,這有多苦!爲何會有這種現象?我們造的業不善。世尊爲我們說明,造善業去善道超生,造惡業往惡道墮落,這是人生在世的事實真相。仔細想想,確實如此。佛慈悲憐憫這些受苦受難的衆生,因愚昧無知而迷失自性,所以才將事實真相說清楚,希望我們能跳出叁界六道輪回,跟他一樣作佛、作菩薩。

  經上將宇宙人生的狀況,分爲十大類,稱作“十法界”。換句話說,擺在我們面前有十條大道,我們如何選擇?我們想到哪裏去?這十條大道,最殊勝圓滿的是佛道,其次是菩薩道。真正覺悟有智慧之人,決定選佛菩薩之道。新加坡居士林每天講經,每天念佛,解行相應,這就是佛道,就是菩薩道。

  進念佛堂要想功夫得力,必須身心世界一切放下。放不下是教理不明,就要用講經的方法來彌補。過去念佛堂沒有講經,但是每一枝香在止靜時都會講開示,其用意是相同的,就是要幫助大家斷疑生信、功夫得力。尤其在現代,我們聞經時間少,根基不夠,縱然有緣住在如此殊勝的念佛堂,還是生煩惱,還是有意見,還是障礙自己修學的功夫。由此可知,經不可不讀,法不可不聽,大家要真正用功努力。

  彌陀村建成之後,念佛堂能容納一、兩千人。住在彌陀村的同修們都是佛菩薩,因爲到此地來只有一個目的,就是作佛,“念佛是因,作佛是果”。念佛堂一定是二十四小時念佛不間斷,天天如此,年年如此。但我們是業習深重的凡夫,要日夜念佛不間斷,體力上有困難,但是有困難也要克服。過去谛閑老和尚教他的徒弟-鍋漏匠,念佛的方法,就是“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趕緊接著念”。決定不可以偷懶、懈怠,這是爲自己也是爲衆生;你成佛了,就能普度衆生,這是自利利他。希望大家自動自發,不要人督促。到念佛堂念佛穿海青,念累了休息也不脫海青;海青脫下來,怕會睡著,耽誤了念佛的功夫;和衣而睡能提高警覺,盡量防止自己懈怠懶散。在這種道場修學,豈有不成佛之理!

  住在彌陀村是一分錢不收,因爲你是諸佛菩薩,我們理當供養。佛的十種德號裏有“應供”,你住在這裏,就應當接受一切衆生的供養。你要去作佛了,所以我們是以供養諸佛的心來供養你,幫助你在這一生圓成佛道,這個緣多殊勝!在此祝福諸位,在這一生短暫時間中決定成就。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