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留此經第四十五
淨空法師講述
《解》佛這一品經中特爲顯示世尊大慈大悲,在佛法滅後,再留此經住世一百年,普度一切罪苦衆生。
吾今爲諸衆生說此經法,令見無量壽佛,及其國土一切所有。所當爲者,皆可求之。無得以我滅度之後,複生疑惑。
《解》釋迦牟尼佛說,我今天爲一切衆生說這一部《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就是希望一切衆生能夠見到阿彌陀佛,以及極樂國土中的種種殊勝莊嚴。所以你們所應當學習的,就是發願往生,這是大衆都可以求得。不要等到我入涅槃之後,對這一部經又生起疑惑。
當來之世(1),經道滅盡。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經止住百歲。其有衆生,值斯經者,隨意所願,皆可得度。
《解》將來末法盡時(佛入滅後一萬二千年),佛所說一切經論學習方法,都會在這個世界消失。那時,我以大慈悲心哀愍衆生,又以威神加持,特留此經繼續在世間流通一百年。那個時候的衆生,若有遇到這部經,肯依教奉行,歡喜信願求生極樂世界,都可以得到度脫。
《注》
(1)(當來之世)指釋迦牟尼佛示現滅度之後,佛的法運有正法、像法、末法叁個時期,共有一萬二千年。
如來興世(1),難值難見。諸佛經道(2),難得難聞。遇善知識(3),聞法能行,此亦爲難。若聞斯經,信樂受持,難中之難,無過此難。
《解》佛示現在這個世間,是很難遇到、見到的。佛所講的經和所講的修行方法,也是很難聽得到的。想要遇到善知識也很不容易。即使遇到善知識的教導,聞法之後,而能依教奉行,也很難得。如果聽到這部經、這個念佛往生的法門,能真正相信,歡喜受持,那是難中之難,沒有比這個難更難了。
《注》
(1)(興世)是出現于世。
(2)(道)指修行的理論與方法。
(3)(善知識)指正知正見、如法修行的人,能引導衆生于善道的人。
若有衆生得聞佛聲(1),慈心清淨,踴躍歡喜,衣毛爲起(2)或淚出者,皆由前世曾作佛道,故非凡人。
《解》如果有衆生聽到南無阿彌陀佛名號的音聲,能生起慈悲心、清淨心。同時內心踴躍歡喜,或者全身汗毛直豎,甚至感動得流淚。有這種現象的人,都是由于前世曾經是個念佛修行的人,所以他不是普通人。
《注》
(1)(佛聲)指念南無阿彌陀佛名號的音聲。
(2)(衣毛爲起)指遍體汗毛直豎。
若聞佛號,心中狐疑。于佛經語,都無所信。皆從惡道中來,宿殃未盡,未當度脫,故心狐疑,不信向耳。
《解》如果聽到南無阿彌陀佛的名號,心中懷疑,對于佛經上所講的話都不相信。佛說這一類人,都是來自叁惡道,過去殃惡習氣未盡。他們這一生不能得到度脫。因爲心存狐疑,不肯相信念佛往生不退成佛的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