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是小乘第四十叁
淨空法師講述
《解》從四十叁到四十八品是本經的流通分。
這一品經,是世尊告訴我們,念佛求生極樂世界的人不是小乘的根性。因爲這個法門是大乘。不但是大乘,而且是大乘中的大乘,一乘中的一乘,無上微妙的法門。
佛告慈氏,汝觀彼諸菩薩摩诃薩,善獲利益。
《解》佛告訴彌勒菩薩說,你看十方世界一切大小菩薩衆,他們往生到極樂世界,就能善巧地獲得這個一生平等成佛的真實利益。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得聞阿彌陀佛名號,能生一念喜愛之心,歸依瞻禮,如說修行,當知此人爲得大利,當獲如上所說功德。心無下劣(1),亦不貢高。成就善根,悉皆增上。當知此人非是小乘,于我法中,得名第一弟子。
《解》如果有具足信願行的善男子、善女人,得聞阿彌陀佛名號,能生起一念歡喜愛好之心,歸依瞻禮,依佛所說如法修行,當知此人,即得往生淨土一生圓滿成佛的大利,應當獲得如經上所說的種種功德利益。
佛再次表明,念佛人不能心存自卑,也不貢高我慢,時時處處要謙虛、厚道、老實念佛,這樣來成就增長善根。其人決定不是小乘根性,不但不是小乘,佛在此贊歎這樣的人:“于我法中,得名第一弟子”,實在是與本經第一品中,以憍陳如尊者排名第一的旨趣,先後相映。
《注》
(1)(下劣)在此指卑下低劣。
是故告汝天人世間阿修羅等(1),應當愛樂修習,生希有心。于此經中,生導師(2)想。欲令無量衆生,速疾安住得不退轉(3)。及欲見彼廣大莊嚴,攝受殊勝佛刹,圓滿功德者。當起精進,聽此法門。爲求法故,不生退屈谄僞(4)之心。
《解》所以告訴你們天人、阿修羅等參加法會的大衆們,應當熱愛、喜樂修習這個法門,對此念佛成佛之法,生起希有難逢的心。以本經作爲自己真正的歸依處,把本經看作自己的導師,無論起心動念,所作所爲都以本經爲標准,不敢違背,方能令無量無邊的衆生,快速證得不退轉的果位。
以及想要見到阿彌陀佛所攝受的廣大、莊嚴、殊勝、微妙的極樂佛刹,想要圓滿以上功德者,應當更加精進接受這個念佛求願往生的法門,爲求往生成佛,就不能生起退屈谄僞的心。
《注》
(1)(天人世間阿修羅等)這句是指參加這一法會的六道衆生。
(2)(導師)是對佛的尊稱。佛能引導衆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
(3)(速疾安住得不退轉)“速疾”很快。“安住得不退轉”是不要經長時間,只要生到西方淨土就能圓證叁不退,安住在諸佛境界。
(4)(退屈谄僞)“退屈”退心、後悔。“谄僞”谄曲虛僞不實。
設入大火,不應疑悔。何以故,彼無量億諸菩薩等,皆悉求此微妙法門,尊重聽聞,不生違背。多有菩薩,欲聞此經而不能得。是故汝等,應求此法。
《解》假如遇到大火等極大的災難,也不應該懷疑、後悔。爲什麼呢?因爲十方世界無數的菩薩衆,都是希求這個微妙的法門,能尊重聽聞、深信切願、依教奉行,對本經的教誨不生違背。
十方世界有很多的菩薩衆,希望聽聞這部《無量壽經》、這個念佛法門,無奈因緣不具足而得不到。所以,你們大衆有緣遇到,就要認真修學,應努力求得此法的真實功德,才能在這一生中圓滿成就無上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