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乘無量壽經簡注易解 願力宏深 第二十九

  願力宏深第二十九

  

  淨空法師講述

  《解》這一品是說明,西方極樂世界所有的菩薩自行化他的願力深廣。

  複次阿難,彼佛刹中,所有現在、未來、一切菩薩,皆當究竟一生補處。

  《解》佛又告訴阿難:西方極樂世界所有現在往生的,及將來往生的一切菩薩,都決定能證得究竟一生補處的果位。

  唯除大願,入生死界(1),爲度群生,作師子吼(2)。擐大甲胄(3),以宏誓功德而自莊嚴。雖生五濁惡世(4),示現同彼,直至成佛,不受惡趣。生生之處,常識宿命。

  《解》除了是爲普度十方世界一切衆生的大願,這些菩薩們示現在六道輪回中,爲度群生,爲衆生作師子吼,擐大甲胄,以度化衆生的宏誓功德而自行莊嚴。他們雖然生活在五濁惡世,示現與衆生同類的身形,這類示現一直到成佛都不會有真實的惡趣苦受。他們已經是乘願再來的大菩薩,所生之處,都能知道自己過去的宿命。(這才是衆生不成佛,我亦不成佛的真實義)。

  《注》

  (1)(生死界)指六道輪回。

  (2)(作師子吼)比喻講經說法。

  (3)(擐大甲胄)“擐”穿。“甲胄”古代戰士作戰時披在身上的铠甲。在此是比喻嚴持戒律,示現無畏勇猛的德相。

  (4)(五濁惡世)“五濁”是命濁、衆生濁、煩惱濁、見濁、劫濁。

  “命濁”是衆生因煩惱叢集,身心交瘁,壽命短促。

  “衆生濁”是世人每多弊惡,身心不淨,不通達義理。

  “煩惱濁”是世人貪于愛欲,嗔怒爭鬥,虛诳不已。

  “見濁”是世人知見不正,不行正道,異說紛纭,莫衷一是。

  “劫濁”是喻亂世惡苦時代,饑馑疾疫戰爭等災難相續而起。生靈塗炭,永無甯日。

  (惡〉是指衆生造十惡業因,故感此五濁惡世的苦報。

  無量壽佛意欲度脫十方世界諸衆生類,皆使往生其國。悉令得泥洹(1)道。作菩薩者,令悉作佛。既作佛已,轉相教授。轉相度脫。如是輾轉,不可複計。

  《解》無量壽佛的心意,是爲欲度脫十方世界所有衆生,令他們都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證得涅槃。他度化修菩薩道的衆生,令他們都成佛。既作佛後,又回到世間去教化衆生、協助衆生脫離叁界生死。這樣輾轉教授、度脫的人數,沒有辦法數得盡。所有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衆生難以計算。

  《注》

  (1)(泥洹)涅槃。

  十方世界,聲聞菩薩,諸衆生類,生彼佛國,得泥洹道。當作佛者,不可勝數。彼佛國中,常如一法(1),不爲增多。所以者何。猶如大海,爲水中王。諸水流行,都入海中。是大海水,甯爲增減。

  《解》十方世界的聲聞、菩薩、所有衆生,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證得大涅槃道,應當作佛的人數,無法計算。西方極樂世界是恒常不變的一真法界。往生到西方的人數再多也不見增加。爲什麼呢?好像大海爲水中之王,所有江河的水都同流入海中,大海的水會有增減嗎!

  《注》

  (1)(一法)一真法界。

  八方上下,佛國無數。阿彌陀國,長久廣大,明好快樂,最爲獨勝。本其爲菩薩時,求道所願,累德所致。無量壽佛,恩德布施,八方上下,無窮無極,深大無量,不可勝言。

  《解》十方世界無數佛國之中,阿彌陀佛的國土,壽命最極長久,國土廣大無邊。清淨光明、妙好莊嚴、衆生快樂,在所有的諸佛世界之中,是最爲獨特殊勝。

  這都是阿彌陀佛在因地作菩薩時,修道所求大願的圓滿,以及無量劫中積累功德所形成的。阿彌陀佛對于十方衆生的恩德布施無有窮極。真正是深廣宏大,無量無邊。這種恩德即使諸佛說也說不盡。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