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乘無量壽經簡注易解 泉池功德 第十七

  泉池功德第十七

  

  淨空法師講述

  《解》這一品是介紹西方極樂世界泉池殊勝的功德。

  又其講堂左右,泉池(1)交流。

  《解》又在阿彌陀佛的講堂左右兩邊,泉池環繞,四通八達。這是說寶池功德水的總相。

  《注》

  (1)(泉池)指七寶池。

  縱廣深淺,皆各一等(1),或十由旬、二十由旬、乃至百千由旬。湛然香潔(2),具八功德(3)。

  《解》泉池的長寬、深淺皆各一等的相配調諧。泉池的大小,有的是十由旬,有的是二十由旬,乃至百千由旬。其水清澈、芳香、潔淨,具有澄淨、甘美、安和、長養善根等八種功德。

  《注》

  (1)(縱廣深淺,皆各一等)“縱”是豎直、南北,這裏指長度。“廣”是寬廣。

  這是說寶池泉流長、廣、深、淺都能隨各人的心意相配合。

  (2)(湛然香潔)“湛”是清澈,“潔”是潔淨。這是寶池水清澈、芳香、有潔淨的功德。

  (3)(具八功德)寶池水具有八種殊勝的功德:一澄淨、二清冷、叁甘美、四清軟、五潤澤、六安和、七除饑渴、八長養善根。

  岸邊無數栴檀香樹,吉祥果樹(1),華果恒芳,光明照耀。修條(2)密葉,交覆(3)于池。出種種香,世無能喻。隨風散馥(4),沿水流芬。

  《解》泉池岸邊有無數的栴檀香樹和吉祥果樹。樹的花果恒常芳香,而且光明照耀,有細長的枝條和繁密的樹葉,覆蓋在寶池上。散發出種種的妙香,這種妙香是世間任何香氣無法相比的。其香隨風吹散,沿著水流,散發出很濃的香氣。

  《注》

  (1)(吉祥果樹)原産于印度,狀似瓜萎,黃赤色,相當于中國的石榴。

  (2)(修條)細長的枝條。

  (3)(交覆)相接垂蓋。

  (4)(馥)很濃的香氣。

  又複池飾七寶,地(1)布金沙。優□羅華,□昙摩華,拘牟頭華,芬陀利華(2),雜色光茂,彌覆(3)水上。

  《解》這些泉池都是用七寶所裝飾的。池底布滿金沙,池水上有青、紅、黃、白等無量光色的蓮花。以及種種光色交相輝映,彌滿遍覆在池面上。

  《注》

  (1)(地)這裏指“池底”。

  (2)(優缽羅華)印度話,是青色的蓮花。(缽昙摩華)是紅色的蓮花。(拘牟頭華)是黃色的蓮花。(芬陀利華)是白色蓮花。此處經文是略說,四色交雜即成無量光色。

  (3)(彌覆)彌滿遍覆。

  若彼衆生,過浴(1)此水。欲至足者,欲至膝者,欲至腰腋(2),欲至頸者,或欲灌身。或欲冷者,溫者,急流者,緩流者,其水一一隨衆生意。開神悅體(3),淨若無形。寶沙映澈,無深不照。

  《解》如果極樂世界的衆生,在寶池沐浴,想要池水到足,到膝,到腰腋、頸項,或想池水冷一些、溫一點,急流或緩流,寶池水便能一一隨心所欲。更殊勝的是水能使人心神爽朗,增長智力,舒暢身體。池水清湛、淨潔,如同虛空,沒有形狀。水清見底,池底的黃金寶沙都能徹照映現,無論多深,都能明澈照見。

  《注》

  (1)(浴)是沐浴(洗澡)

  (2)(腋)是胳肢窩。

  (3)(開神悅體)精神爽朗,身體舒適。

  微瀾徐回(1),轉相灌注(2)。波揚無量微妙音聲。或聞佛法僧(3)聲,波羅密聲(4),止息寂靜聲(5),無生無滅聲(6),十力無畏聲(7),或聞無性無作無我(8)聲,大慈大悲喜舍聲(9),甘露灌頂受位聲(10)。

  《解》泉池裏的小波浪,緩慢回流,轉相注入。其波浪能宣揚無量的微妙音聲,廣演法音,能使聞者各個聽到自己願聞的法音。又能聽到佛法僧叁寶的音聲及波羅密聲、止息寂靜的音聲、無生無滅的涅槃妙聲、論道實智的十力無畏聲。或聽到無性無作無我的法音、大慈大悲喜舍的音聲、甘露灌頂受位的密法音聲。

  總的來說,聽極樂世界泉池水流音聲,你要聽什麼法,就能聽到什麼法。也就是說大小權實無量法門都能聽到。寶池水的德用就介紹到這裏。下面是聽到波聲說法所得的利益。

  《注》

  (1)(微瀾徐回)“微瀾”是指小波;“徐回”是緩慢回流。

  (2)(轉相灌注)指水波徐緩的來回交流,互相激蕩。輾轉産生波浪,水可上升虛空,而後下降,就是轉相灌注。

  (3)(佛法僧)代表覺正淨,是修學的主要綱領,極樂世界衆生也是依這個原則修行。

  (4)(波羅密聲)“波羅密”是究竟圓滿的意思,這裏是指菩薩修學六個原則。這是說在極樂世界能聽到菩薩大乘圓滿的法音。

  (5)(止息寂靜聲)“止”是停止,“息”是息滅種種妄想。“寂靜”是內不動心,外不著相,這是佛法一切法門修行的功夫。

  (6)(無生無滅聲)不生不滅的涅槃真理法音。

  (7)(十力無畏聲)這是佛所證的境界。極樂世界泉池波聲皆出如此的殊勝大法音聲。

  “十力”是佛在果地上的十種特殊能力:

  1、是處非處智力。

  2、知叁世業報智力。

  3、知諸禅解脫智力。

  4、知諸根勝劣智力。

  5、知種種解智力。

  6、知種種界智力。

  7、知一切至處道智力。

  8、知天眼無礙智力。

  9、知宿命無漏智力。

  10、知永斷習氣智力。

  “無畏”又叫無所畏。這是佛于一切大衆說法,得泰然自在,無所畏懼的德能。共有四種:

  1、一切智無所畏。

  2、漏盡無所畏。

  3、說障道無所畏。

  4、說盡苦道無所畏。

  (8)(無性無作無我)“無性”性是性體,一切法都沒有實體,所以說無性。“無作”又名無爲,就是離一切有爲的造作。“無我”,“我”是主宰的意思;“無我”一切法都是隨因緣變化的,不是自己能主宰得了。我們現前的身體是五蘊假合,沒有常一的我體,緣生緣滅,受業力支配,所以說“無我”。

  (9)(大慈大悲喜舍聲〉慈悲喜舍是四無量心:

  1、慈—與衆生樂。

  2、悲—濟衆生苦。

  3、喜—見他人的離苦得樂,自心生起歡喜的心。

  4、舍—內心平等沒有執著,于衆生舍一切冤親等等的分別,棄舍一切貪、嗔、癡等過失。衆生修習得無量福果。

  (10)(甘露灌頂受位聲)這是表法。“甘露”是天人的不死藥,吃了能長生不老,力大體光,這是比喻不生不滅的大法。“灌頂受位”,“灌”是大慈悲加持的意思,“頂”是至高無上。佛以大慈悲心將無上的頂法傳給菩薩,就叫灌頂。菩薩接受 了佛的灌頂傳位之法,就叫灌頂受位。

  得聞如是種種聲已,其心清淨。無諸分別,正直平等,成熟善根。隨其所聞,與法相應。其願聞者,辄(1)獨聞之。所不欲聞,了無所聞。永不退于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心。

  《解》極樂世界的人,他們可以聽到前面池水波揚的種種妙法音聲。聽到之後,身心清淨,沒有一切的妄想、分別、執著,心得正直平等,便能成就一切功德善根。隨其所聽的音聲,立刻就能與自己的根性相應,契合于涅槃大法。並且想聽什麼法門,就能聽到自己想聽的;若不想聽,就一點也聽不到,法音都能隨心所欲。極樂菩薩們時時都在修學佛道,永無間斷,所以生到極樂世界,就永遠不退失成就無上佛道的心。

  《注》

  (1)(辄)是“就”的意思。

  十方世界諸往生者,皆于七寶池蓮華中,自然化生。悉受清虛之身,無極之體(1)。不聞叁塗惡惱苦難之名,尚無假設,何況實苦。但有自然快樂之音,是故彼國名爲極樂。

  《解》十方世界所有往生極樂世界的衆生,都在七寶池的蓮花裏自然化生,全體都是清虛的身,無極的體質。從此不再聽到叁途惡道及苦難的名稱,尚且連假設的也聽不到,何況有實在的苦惱呢!在極樂世界有自然快樂音聲,所以這個佛國稱爲“極樂”。

  《注》

  (1)(清虛之身,無極之體)“清虛”就是不需要飲食所長養。其身近似虛無,身輕無處不到,沒有障礙,所以叫清虛之身。“無極”是不受老死的殒沒,其體質非常稀有,也就是一旦受身,終無老死,是無量壽的身體。所以叫無極之體。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