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作禮無住化往生,

  無窮無盡義彌豐;

  十方如來同攝受,

  離苦得樂出火坑。

  在佛教裏常言:“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我在講〈楞嚴咒〉時說:“作禮無住化往生”,這個“生”就是生生無定、化化無窮的意思。作禮,就是向佛頂禮。無所住,就是叫你沒有執著;你說那麼我不要修行就沒有執著,這就錯了。你修行也不要執著有修行。你說那麼我不吃飯時,不去執著沒有吃飯,可是肚子卻不答應。可是你吃飽了,還想要再吃,那也是不對的。《金剛經》上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今天有一個人,以爲這個“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不要修行,不要念咒,也不要念經,那就沒有執著了。不是的,你要“行所無事”,做出來了,還要不執著你有什麼功德,這叫無所住。因爲你有所住,就會黏到那個地方飛不動,所以要無住身心,掃一切法,離一切相,生生化化,無窮無盡,所以說:“無窮無盡義彌豐”。這一句咒文的義理是無窮無盡的,意義是多得不得了,再也沒有那麼多了。因爲這樣,所以你一念這句咒。“十方如來同攝受”,十方諸佛都攝受你,就像哄小孩子似的說:“你不要哭了,我有糖給你吃;不要哭了,等一等我送你兩個蘋果。”小孩一聽到蘋果,耳朵就伸出來了,舌頭在嘴裏也裝不住了。就是這樣,十方如來同攝受你,令你“離苦得樂出火坑”。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