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 (第四卷)▪P4

  ..續本文上一頁你說這個多可惜!決定不能夠聽信謠言,心裏頭有主宰,這是“禅波羅蜜”。

  “般若波羅蜜”是智慧,智慧就是對于一切事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雖清楚、明白,絕不著相、絕不分別,這是真智慧。這是一切諸佛如來自行化他的總綱領,爲人演說、表演的,表演這些,勸導一切衆生也是這幾個綱目。

  下面再看:

  【慈悲音,喜舍音。】

  慈悲喜舍叫四無量心,是色界四禅天人所修的主要的科目。參禅沒有慈悲喜舍,不能生四禅天,禅的功夫再好,也在欲界天往生;生欲界天,不能生四禅,所以慈悲喜舍一定要修。修是什麼?我們現在沒有,一定要學習。“慈”是與樂,幫助別人得樂。“悲”是看到人家有苦,幫助人離苦,這叫悲。幫助別人得樂,這叫慈。“喜”是歡喜心,看到別人離苦得樂心裏生歡喜,就是隨喜功德。世間一般迷惑顛倒的人看到別人有好事,心生嫉妒,這個錯了。嫉妒是有大傷害,害自己,所以“喜”是把嫉妒心轉過來,沒有嫉妒心,只有隨喜心。“舍”是一切能放得下,一切不執著。

  【解脫音。】

  幫助一切衆生斷煩惱、出叁界,這是解脫音。

  【無漏音。】

  這是清淨音。“漏”是煩惱的代名詞,“無漏”就是煩惱斷盡了,煩惱不生。

  【智慧音,大智慧音。】

  這就是權、實二智。佛法是以智慧爲教學的總目標,叁學裏面因戒得定,因定開慧。佛在經上告訴我們,“般若能生智慧”,般若就是實相智慧。而智慧就是權實二智,這裏面不無因果權實的意思。諸佛菩薩以這兩種智慧幫助一切衆生,幫助一切衆生也開這兩種智慧。

  【師子吼音,大師子吼音。】

  這是比喻,比喻佛菩薩說法教學的威德,像“師子吼”一樣,以“師子”比喻菩薩,以“大師子”比喻佛陀。菩薩能教叁乘人;佛陀能教一切衆生,包括等覺菩薩,所以稱爲大師子。

  【雲雷音,大雲雷音。】

  這是比喻。“雲”能注雨,注是下。“雷”是講雷電,能震動人心,比喻它的威力,比喻它的震動。佛菩薩說法能震動一切衆生的妄想、分別、執著,佛所說之法比作法雨,遍施,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像《法華經》裏面所說,雨落下來,大樹吸收的水分多,小草吸收的水分少,不是雨有分別,多給你一點,給它少一點,不是,是你自己的根性不一樣。所以一切衆生聞佛說法,小根器的得小利益,大根器的得大利益。善根深的人悟入的深,善根淺的人悟入的淺,不是佛有分別,衆生根性不同,所以才有種種差別現象。這是用“雲雷”來作比喻,比喻佛說法的普遍,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比喻佛說法的威德,能令一切衆生覺悟。

  再看下面經文:

  【出如是等不可說不可說音已。】

  這一句是總結音聲說法。

  【娑婆世界,及他方國土,有無量億天龍鬼神,亦集到忉利天宮。】

  佛說法的音聲果然有效,震動虛空法界,不僅僅是我們娑婆世界。“娑婆世界”是釋迦牟尼佛的教區,這是一個大千世界。“他方國土”就是娑婆世界以外,一切諸佛刹土全都震動了。十方世界裏面這些有緣的衆生,跟誰有緣?跟釋迦牟尼佛有緣、跟地藏菩薩有緣。因爲這一次法會要宣揚地藏菩薩修因證果,度化衆生種種不可思議的功德。所以特別是與地藏菩薩有緣的人,十方無量無邊刹土裏面,天龍鬼神也都到忉利天宮參加這個集會。這一次法會裏面有佛、有菩薩、聲聞、緣覺,下面經文裏面告訴我們,天龍、神衆、鬼王全都到了,這個法會真的是無比的殊勝,我們往下看這個經文:

  【所謂四天王天,忉利天,須焰摩天,兜率陀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

  這一段是講欲界天,欲界有六層天,我們爲了時間的起見,在此地不能夠細說。聖一法師上一次在九華山講過《地藏經》,他有一個講記,他的講記簡單明了,都有概略的介紹。我在此地只介紹四天王天,給諸位介紹一個。四大天王,我們中國民間俗稱作四大金剛,到寺廟裏面去一看,大門口好像守衛一樣,這是護法神,其實是“四天王天”,四大天王;確確實實在佛門裏面他們是代表護法。天王殿裏面供奉四大天王,同時也供奉彌勒菩薩;彌勒菩薩是兜率陀天,這是佛門釋迦牟尼佛的後補佛。爲什麼把彌勒菩薩供在天王殿?而且彌勒菩薩的造像,又不是造印度傳統菩薩像,而是造中國宋朝時候布袋和尚的像。在南宋的時候,布袋和尚出現在浙江奉化,這個胖胖的,一天到晚笑咪咪的,背了一個大布袋。布袋和尚是從那來?沒有人曉得,也不知道他姓啥名誰,因爲他一天到晚拿個大布袋,那個大布袋就變成他的標志,所以人家看到他就叫他布袋和尚,布袋和尚就出了名。他在圓寂的時候,告訴人他是彌勒菩薩化身來的,說了之後他就走了,就坐化。以後我們中國造彌勒菩薩的像,就造他的像,造布袋和尚的像。

  他表示這個相,實在講這是經上常講,佛弟子化現在這個世間,對佛法受持讀誦、爲人演說;演是表演,他完全是表演給人看,給社會大衆做一個好樣子,讓人家看到他能生覺悟的心。肚皮大就是能包容,示現的包容,世間人心量太小了,容不得人。彌勒菩薩是大慈大悲,彌勒是慈氏,代表慈悲,所以示現這個樣子包容,他能包容。布袋也是包容的意思,他到任何地方人家供養他的往布袋一裝,不分貴賤、也不分好醜,一律平等入布袋。有人問他:“布袋和尚,什麼是佛法?”他把布袋往地下一放,表示什麼?放下;人家看到也懂得,“喔!放下,放下之後怎麼辦?”他布袋提了走了。放下之後,提起。放下是心裏頭毫無牽挂;提起什麼?爲社會大衆服務。沒有私心,完全奉獻,替社會大衆服務,放得下、提得起,表這個意思。滿面笑容,我們把他擺在佛門最容易看到的地方,一進寺廟頭一個看到他,要學他,要學他放得下、提得起,要學他大慈大悲、要學他滿面笑容,常生歡喜心,歡喜接引一切大衆。把他放在天王殿當中,這個意思就含什麼?護法。護誰?護什麼?護慈悲心,表這個意思。護自己的慈悲心,護自己的放下、提起,不要忘掉!護自己的常生歡喜,護自己的笑面對人,布袋和尚表現的是我們的性德,要從這個地方護起。你看這個意思多深,這樣你才有資格入佛門。入佛門要什麼條件?要這個條件,真正放得下,心地清淨無爲,真正提得起,以六度教化一切衆生,提起,表這個意思。

  四天王:東方持國天王代表負責盡職;南方增長天王代表力求進步,天天求進步,絕不落伍;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代表廣學多聞。我們中國人講讀萬卷書行萬裏路,成就自己真實的學問、真實的德能,然後你才能夠爲社會、爲國家、爲一切衆生服務。你沒有智慧、沒有德能,你拿什麼服務?表這個意思。意思非常非常的圓滿,四大天王表法的意思。

  四王天,佛在經上告訴我們,天人的壽命五百歲。四王天的一天是我們人間五十年,也算是一年叁百六十天,人間五十年是他們的一天,他的壽命就很長。再往上去倍倍增加,所以天福很大。好!今天我們就講到此地。

  

《地藏菩薩本願經講記 (第四卷)》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