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附帖3:人間佛教現代律儀

  附帖3:人間佛教現代律儀

  佛光山對佛教的影響:

  1、 從傳統的佛教到現代的佛教

  2、 從獨居的佛教到大衆的佛教

  3、 從梵呗的佛教到歌詠的佛教

  4、 從經忏的佛教到事業的佛教

  5、 從地區的佛教到國際的佛教

  6、 從散漫的佛教到製度的佛教

  7、 從靜態的佛教到動態的佛教

  8、 從山林的佛教到社會的佛教

  9、 從遁世的佛教到救世的佛教

  10、從唯僧的佛教到和信的佛教

  11、從弟子的佛教到講師的佛教

  12、從寺院的佛教到會堂的佛教

  13、從宗派的佛教到尊重的佛教

  14、從行善的佛教到傳教的佛教

  15、從*的佛教到活動的佛教

  16、從老年的佛教到青年的佛教

  人生二十最

  1、 人生最大的敵人是自己。

  2、 人生就大的悲哀是無知。

  3、 人生最大的失敗是驕慢。

  4、 人生最大的無明是怨尤。

  5、 人生最大的過失是侵犯。

  6、 人生最大的美德是慈悲。

  7、 人生最大的收獲是滿足。

  8、 人生最大的擁有是感恩。

  9、 人生最大的本錢是尊嚴。

  10、人生最大的希望是平安。

  11、人生最大的毛病是自私。

  12、人生最大的錯誤是邪見。

  13、人生最大的煩惱是欲望。

  14、人生最大的憂慮是生死。

  15、人生最大的困擾是是非。

  16、人生最大的勇氣是認錯。

  17、人生最大的能源是信仰。

  18、人生最大的修養是寬容。

  19、人生最大的歡喜是法樂。

  20、人生最大的發心是利衆。

  生活律儀十事

  1、養成讀書習慣,建設書香人生。

  2、勇于戒除不當嗜好、不良習氣。

  3、生活作息要正常,叁餐起居要定時,不亂飲食,不亂看病。

  4、僧衆晨間不得遲于六時起床,信衆不得晚于七時起床。

  5、晚間十時以後,不打電話找人閑聊,也不宜洽談公事。撥打越洋電話,應該注意時差。偶有特殊情況,自當例外。

  6、拜訪友人要事先預約,並且准時到達,停留時間不宜太久。

  7、出衆威儀要端莊,不要蓬頭垢面、衣冠不整,尤其不可奔跑跳躍、嬉笑喧嘩、爭先恐後、爭搶坐處,乃至遙相呼笑、比手畫腳、私下耳語,或在衆中以方言對談。

  8、講話要簡明扼要,措辭要文雅有禮,不說绮語,不可兩舌、惡口,尤其說話不可壞人信心,否則斷人慧命,也是如同殺生。

  9、出門行車,要遵守駕駛禮儀,守法忍讓,不可違反交通規則,不得亂鳴喇叭,不要製造噪音,不排放廢氣汙染,不胡亂飙車。

  10、出國旅遊,應該吸收當地文化所長,同時注意參訪禮貌、重視公共道德,不可破壞個人和國家的形象。

  做人密行二十五事

  1、 忍一句,耐一時,退一步,饒一著,是爲做人的密行。

  2、 你大我小,你有我無,你對我錯,你好我壞,是爲做人的密行。

  3、 每日小額布施,持之以恒,回饋社會,是爲做人的密行。

  4、 功成不居,光榮成就歸于大衆,是爲做人的密行。

  5、 隨喜隨緣,幫助他人,是爲做人的密行。

  6、 口說贊美,給人信心、歡喜,是爲做人的密行。

  7、 對國家,作不請之友,是爲做人的密行。

  8、 對朋友,應不念舊惡,是爲做人的密行。

  9、 對自己,不要忘初心,是爲做人的密行。

  10、對社會,能不變隨緣,是做人的密行。

  11、不比較、不計較,是爲做人的密行。

  12、見人要微笑,處事有禮貌,是做人的密行。

  13、吃虧不要緊,待人要厚道,是爲做人的密行。

  14、遭惡罵時默而不報,遇打擊時心態能平靜,是爲做人的密行。

  15、受嫉恨時以慈悲對待,有毀謗時感念其德,是爲做人的密行。

  16、不爲討便宜而侵犯別人,是爲做人的密行。

  17、不爲逞己快而諷刺別人,是爲做人的密行。

  18、不爲忌彼好而打擊別人,是爲做人的密行。

  19、以責人之心責已,以恕己之心恕人,是爲做人的密行。

  20、廣結善緣,從善如流,是爲做人的密行。

  21、不爲護私欲而傷害別人,是爲做人的密行。

  22、放下執著,謙虛受教,是爲做人的密行。

  23、誠信待人,不求回報,是爲做人的密行。

  24、關懷鄰裏,參與義工,是爲做人的密行。

  25、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是爲做人的密行。

  生活十事

  1、 每天至少要閱讀一份報紙,了解時事;至少閱讀一本好書,要做書香人士。

  2、 生活作息要正常,思想行爲要正派;早起起居要定時,每日叁餐要定量。

  3、 養成運動習慣,每天至少五千步。

  4、 遠離煙酒*毒品,生活自治自律。

  5、 惜福節儉,不亂用,不濫買。

  6、 養成良好的習慣,不亂吃零食,不亂發脾氣,這才是優生保健的方法。

  7、 每日吃飯要叁稱念,居家飲食要五觀想。

  8、 八千裏路雲和月,生涯中,要有托缽行腳的經驗,也就是自助旅行。

  9、 在一生當中,應該有一至二次,將身邊的物品全部送人,體會空無一物的境界。

  10、掌握時間,善用空間,和諧人間;叁間一體,人生不空過。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