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
佛經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天,有位善生長者得到了世間最稀有、最寶貴的旃檀香木做的盒子。長者對世人宣布:我要把這寶貴的東西,贈送給世界上最可憐的人。
于是,很多貧窮的人來向他要這個盒子,但善生長者總是說:“你不是世間上最可憐的人。”時間過去很久,這個盒子仍然沒有送出去。大家都覺得疑惑,便來問他:“你是不是真心要把這個寶盒送人?”
善生長者說:“當然。但是你們誰都沒有猜到答案。”
“那麼,誰是最可憐的人呢?”
“告訴你們吧,他不是別人,就是我們的波斯匿王,他才是世間最可憐的人。”
這個消息傳到了波斯匿王那裏,他非常不高興:我是一國之君,怎麼倒成了世間最可憐的人呢?
于是,波斯匿王把善生長者召進宮來,把他帶進自己的寶庫,問道:“你知道這是什麼地方嗎?”
善生長者說:“這是您收藏黃金、白銀和珠寶的寶庫。”
波斯匿王大聲責問:“既然你知道我金銀財寶無數,怎麼可以散布謠言,說我是世間最可憐的人呢?”
善生長者說:“因爲這些財寶一直堆在你的倉庫裏。”
在善生長者的心中,波斯匿王不會照顧社會大衆,無視福利人群的事業,雖然有錢卻不會用,這不就是世界上最可憐的人嗎?
長樂先生:
“君子性非異,善假于物爾。”其實一個人的成就,並非純粹的智力使然,通常是與他善于發現事物的價值、善于利用機緣、善于調配安排、善于使事物的價值最大化有關。我看過這樣一個報道:臺灣歌手吳克群有一天去杭州做活動,因爲主辦方失誤,未及時通知他的歌迷,幾乎冷場,急忙臨時找人來捧場。令人沒想到的是,吳克群開口就說:“我知道你們不是我的歌迷,你們不會唱甚至沒聽過我的歌,但我深深感謝你們今天能站到這裏。沒關系,讓我們一起隨便唱。”後來,那天到場的很多“臨時演員”後來真的成了他的歌迷。
所以,我們應該善待身邊的資源。善待他們,就是延長自己的生命力。于公司而言,充分地發揮員工的能力,才能真正降低成本,提升品牌形象,實現物我、人我的雙贏和諧。
星雲大師:
佛就是要我們對自己有期許,要能撒播慈悲的種子。如果我們所到之處,總能給人快樂,幫人除痛祛病,我們的慈悲心也會日益增長,我們的人生腳步就能愈走愈遠,越走越順暢。軍人作戰,萬裏出征,也必須一步一個腳印;商賈好財,經商盈利,也要千裏奔波;高僧大德,爲宣教化,不惜犧牲自己的利益。積跬步而成千裏,來幫忙的人就會越來越多,結下的緣廣福多,人生自然會有圓滿好運。
長樂先生:
有人說,你們踩鋼絲踩得比較好,擦邊球打得比較好。我說,不管是踩鋼絲還是打擦邊球,我們對社會對國家是善意的,積極的,我們提倡的東西是建設性的。我經常告誡我們那些憂國憂民、憤世嫉俗的編導、編輯、記者,善意的平臺才有廣大的空間,兜裏不能老是揣著弓和箭。泄憤的、拆臺的事“鳳凰”不幹,雖然自己挺解氣,卻于事無補。
星雲大師:
無論你是否意識到,或者是否願意,我們每個人都終將要在曆史上留下自己的痕迹。一旦我們的腳印彙聚在一起,就形成了一個社會的曆史,一個時代的曆史。所以,我們要對自己的那一步負責。
長樂先生:
人們常說,時間是最公正的評判者,其實,當我們內心的善意、良知、聰慧興顯之後,每個人都可以變成時間的馴獸師,在時間到達之前,找到自己最向往的那個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