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樂先生:
據《中國廣播電視年鑒》記載:中國目前約有電視臺3540家,電視的人口綜合覆蓋率達,約合10億人口。一方面,這些人占世界傳媒受衆的20%,潛在的文化消費能力達到5000億人民幣,因此中國被稱爲“世界上傳媒受衆最多、市場潛力最大的王者之國”。另一方面,這種局部的繁榮不能改變中國媒體的整體弱勢。
2004年9月3日下午5:25,鳳凰資訊臺突然切斷正常的播出,畫面上出現了俄羅斯北奧賽梯別斯蘭的一所學校,一場挾持與反挾持的槍戰在這裏打響。世界各大媒體的叁百余名記者拼命趕往那裏。
還好,這群記者中間有一名黃皮膚黑眼睛的華人盧宇光。之所以強調這一點,不是想表達民族情緒,而是在這一行業的競爭中,華人常常是被忽略不計的。以往,迅速抵達重大事件現場進行電視直播的華人記者更是鳳毛麟角。
當時現場被封鎖,盧宇光和他雇傭的俄羅斯攝像背著兩臺攝像機、五塊電池、兩支腳架,各負重二十多公斤,從機場步行25公裏到達現場。他們12小時粒米未進,僅靠著飛機上發的兩塊巧克力維持體能。
盧宇光淩晨1時到達別斯蘭人質現場,並于1小時後對香港做了連線報道。媒體到場的順序是:卡塔爾半島電視臺、俄羅斯獨立臺、俄羅斯國家電視臺、俄羅斯地方電視臺,鳳凰衛視。鳳凰衛視是第二家到達現場的非俄羅斯媒體,並拍到了許多獨家畫面。
當時,盧宇光的經典語言是:“恐怖分子開始向我們沖過來了!”在那千鈞一發的時刻,他開始撤離,他的攝像機仍然啓動著,持續工作,留下了大量的經典鏡頭。這些獨家鏡頭後來被全世界的媒體采用,包括美聯社等外國大型主流媒體。
這就是尊重觀衆知情權的“鳳凰”理念。打動人的一定是真實的力量,深入才有洞察,熱愛才能感動。
星雲大師:
這讓我想起佛教中有一種“問道禅”,似乎與你們的報道精神相近。“問道禅”說的是,參禅要不斷地問,不斷地參,小參、普參,甚至千山萬水,到處參訪問道,直至機緣成熟,豁然開悟。
長樂先生:
“鳳凰衛視”作爲華人傳媒機構,在報道世界重大事件的問題上,是以這樣的姿態不斷遞進的:“9·11”解決了有沒有聲音的問題,伊拉克戰爭解決了在不在現場的問題,別斯蘭事件解決了報道得好不好的問題。
但是,也有不同的聲音。大陸一家新聞權威雜志發表了文章《反恐報道中的*與媒體自律》,認爲,此次反恐報道現場失控,內容失控,機密信息失控,細節報道失控,血腥場面報道失控。作者說:“一位活躍的電視記者被稱爲英雄,其實,這是新聞界莫大的悲哀。作爲在場的新聞記者,面對326名死難者(當時公布的人數),面對那些失去孩子的家人,誰能坦然接受這一“英雄”稱號呢?”
盧宇光看了這篇文章,無奈地笑著說:“我從來不認爲自己是英雄。我是一個手無寸鐵的記者,在最關鍵的時候我會逃命,只有保存自己才能完成工作。”一個富有職業精神的記者在大事現場可能會隨時失去生命,這一點有誰懷疑嗎?一旦沒有了生命,錢和名還有什麼意義
也許有人會說,“鳳凰衛視”特別有運氣,什麼好事都讓他們撞上了。真是這樣嗎?美國的傑斐遜總統說過:“我是絕對相信運氣這回事的。並且我發現,我工作越努力,我的運氣就越好。”
星雲大師:
真理是每個人平等共有的,佛陀恨不得每一個人都早點開悟。佛光山開創至今每年舉辦一到兩次臺灣佛教寺院行政管理講習會,以促進各寺院道場之間的交流與研討。我會把寺院經營的管理方法和盤托出,在這方面,佛光山總結歸納成十八種經驗,包括淨財來源、人才培育、組織製度等,完全公開。佛法沒有本位主義,沒有知識産權,知識不能私藏,應該和大家分享。這是一個共生的世界,必須你好、我好、大家一起好,才能共創幸福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