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成唯識論疏翼 韓老之願——《慈氏學全集》

  韓老之願——《慈氏學全集》

  

   韓鏡清先生,號慧清,一九一二年生,北京市人。在北京第四中學讀書時開始學佛,得法名慧清,後來就以此爲號。一九叁二年考入北京大學哲學系,跟隨湯用彤等老師學習佛學,畢業後繼續讀湯老師的佛學研究生。在北京淪陷期間開始校勘注疏《成唯識論》的有關典籍,同時遵周叔迦老師提議學了藏文,並試從藏文大藏中翻譯經論。這期間曾在北京大學、中國佛教學院、私立中國大學和南開大學哲學教育系任教,講過《楞伽經》、《攝大乘論》、《入阿毗達磨論》等課,同時又在華北居士林和菩提學會從事研究與編輯工作。曾在《佛學月刊》等刊物上發表文章弘揚唯識理論。

  

   一九四九年從南開回到北京大學東方語言文學系研究藏語。一九五二創建中央民族學院時調到少數民族語文系藏語教研組。一九五○至一九五叁年和一九五六至一九五七年,先後參加中國科學院西藏科學工作隊語言組和民族語言調查工作隊,兩次入藏進行語言調查和編寫藏語講義。一九六五年調到中國社會科學院新組建的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佛教。文革期間在幹校勞動。一九七七年元月要求病退後開始集中精力整理《成唯識論》所有注疏,對《成唯識論述記》進行校勘、補充和注釋,至一九九二年完成二百多萬字的《成唯識論疏翼》,對前人的唯識學研究成果作了進一步的完善。

  

   韓老從青年時代就立志要將玄奘法師尚未盡譯的慈氏學經典從藏文大藏中翻譯過來。他認爲六世紀唯識學第一次向中國譯傳的不足,引起了玄奘法師的第二次大規模譯傳,現在應繼續以藏文大藏補充、對勘慈氏學經典,以完整、系統的慈氏學統攝唯識學,可視爲唯識學的第叁次譯傳。一九九叁年叁月,韓老和吳立民、黃心川、張岱年、金克木等一批知名學者在北京倡導成立了慈氏學會,專門從事慈氏學經典的翻譯、校注、研究和出版工作,至今從藏文大藏中翻譯有關慈氏學及因明等方面重要典籍已有六十多種,第一本書《慈氏學九種譯著》已在香港出版。

  

   慈氏學是未來佛之作,是印度佛學高度發展的階段。慈氏所造五頌、一大論,在解說釋迦佛一生言教的理論上開創了一個新局面,對于佛學中道義的解釋,達到了究竟圓滿的地步。慈氏五頌即:《辨中邊頌》、《辨法法性頌》、《莊嚴經藏頌》、《莊嚴現證頌》和《無上相續頌》(即《一乘寶性頌》),一大論即百卷《瑜伽師地論》。慈氏菩薩把大乘佛教的理論融會貫通成了一個整體,所以必須系統完整地開發出包括唯識學、叁性學、般若學叁個有機組成部分的全部慈氏學理論,才能真正把握整個大乘佛學的真髓。

  

   藏文大藏中保存著完整的「慈氏五頌」及大量釋論,而大部分爲漢典所缺,韓老的志願是,先把所缺部分譯齊,漢文中已有的也可以重譯以利對照學習,藏文《瑜伽師地論》及其釋論也准備翻譯過來,這是慈氏學的主體工程;然後搜集、翻譯慈氏學重要論師的著作,陸續出版無著、世親、安慧、陳那、法稱、無性等專集,最終彙成《慈氏學全集》。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