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宣說四聖谛的叁個理由

  佛宣說四聖谛的叁個理由

  導師釋迦牟尼佛一開始說法,就講《四谛經》,即四谛*輪。因此,這也是我們追隨佛陀,第一個要學習的法。爲什麼佛一開始要講四聖谛?原因有叁。

  * 第一個理由:四聖谛是隱蔽法。

  法,可分爲現前法、隱蔽法、極隱蔽法。

  眼識所見、耳識所聽…等,都是「現前」、「眼前」能理解的,這是「現前法」;有些法,不能直接現前,必須靠推理才能明白,叫做「隱蔽法」;還有一些無法以邏輯推理而得,只能靠相信,這種是「極隱蔽法」。

  阿彌陀佛淨土,如何殊勝莊嚴,沒人看過。能推論得知嗎?也沒辦法。因此,只能相信。這就是極隱蔽法。

  四聖谛,屬于隱蔽法。它是可以透過邏輯推理而成立的法。必須信仰叁寶才能接受?不需要,直接講就可以了,只要透過邏輯推理思考,來判斷此法成不成立,這就是隱蔽法。

  佛當初宣說四聖谛,聽法的對象,沒一個是佛教徒!(因爲佛才剛出現!)既然聽衆中沒有一人信仰佛陀,爲什麼佛一開始講的是四聖谛?因爲,四聖谛的道理,全依推理而得,沒信仰,也可以接受。

  若佛一開始,不講可由推理而得的法,直接講阿彌陀佛如何如何,誰會想聽?大家都還不相信佛,不相信,怎聽得下去?因此,佛不會一開始就講「極隱蔽法」。佛也不必多說「現前法」,如黑白高低…等,因爲這些都是衆所皆知的事情。

  因此,佛要講的是能依邏輯推理證得的法。這些法,現前看起來是一個樣子,但深入去探究推理,卻是另一種道理。佛就講這種道理給我們聽。

  四聖谛,顧名思義,「谛」即真實、真谛之意。何謂「真實」?即真象,一種真實的情形。它跟表相的樣子,不一樣。這個跟外相不同的真實道理,就是「谛」,如苦谛、集谛、滅谛、道谛。

  真象是苦,即苦谛。也就是,表面不苦、很圓滿、很快樂,但真象卻是苦,它的因,就是集谛。

  佛說四聖谛,目的是指出,表面的東西,跟它真實的情況不一樣,實情可依推理證得。此時,我們才會知道:「喔!我搞錯了!實際上,原來是如何如何…。」

  用「四聖谛」這個名詞,就代表「實情跟外相不一樣」。這個道理,必須靠邏輯,沒辦法直接顯現出來給你看。因此,一見到「四聖谛」這個詞,就立刻知道它無法直接顯現,其存在的真實樣貌,外表看不出來。要知道真實的樣子,必須透過邏輯推理才能得知。此即隱蔽法的意思。

  佛第一次傳法,就宣說隱蔽法,此舉甚爲恰當,否則沒人要聽。

  * 第二個理由:四聖谛的道理,與我們心中離苦得樂的追求,關系最緊密。

  萬法中,邏輯推論的道理,有很多,爲什麼佛單單選四聖谛來講?因爲,四聖谛的道理,和我們心中離苦得樂的追求,有最緊密的關系。我們想離苦,對苦的認知卻不正確,或認識不完整;我們要得樂,可是心中認知的樂,卻有錯誤。不樂的認爲樂,或樂得不圓滿。

  既然內心對苦樂的認識有錯誤,追求的方法,當然也會錯,得不到所追求的東西,勢必無法避免。

  四聖谛跟我們的苦樂太密切,當我們一聽到「什麼是快樂?」,會立刻豎起耳朵,因爲我們想快樂嘛!一講到如何去除痛苦,我們也很有興趣。因此,佛一講四聖谛,聽衆都很想聽,因爲與「離苦得樂」有最切身的關聯。

  * 第叁個理由:四聖谛,是追求離苦得樂最好、最有效的方法。

  佛想改變衆生,所以帶領衆生學佛修行。佛引導衆生時,呼應衆生離苦得樂的追求,最好帶,效果最好!因爲,這是衆生無始以來的追求。因此,從四聖谛開始引領,可以說最容易帶上去。若用其他法,則較困難。

  《取材于雪歌仁波切講授《四聖谛》20080909臺東》

  

✿ 继续阅读 ▪ 不要只求解脫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