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四聖谛在叁士道的意義

  四聖谛在叁士道的意義

  

  

  下士道的四聖谛

  

  下士道的證悟,與四聖谛相關。一般而言,四聖谛的苦谛範圍比較大,涵蓋整個生死輪回,但下士道的苦谛,僅局限于叁惡道的苦。

  

  令墮叁惡道的「惡業」,與造此惡業的「粗猛煩惱」,此二爲集谛。去除惡業因的方法,即道谛。真實脫離叁惡道的苦,即滅谛。

  

  按此四聖谛的取舍,實際去做,如理如法的改變身語意,就是實修下士道的四聖谛。

  

  中士道的四聖谛

  

  中士道苦谛的範圍,包括整個六道衆生(叁善道與叁惡道),範圍更較大。因此,集谛的業與煩惱,也就包含了一切的業與煩惱。斷除業與煩惱的方法,即道谛。徹底脫離了苦谛,就是滅谛。此爲實修中士道的四聖谛。

  

  中士道,一個個徹底對治一切煩惱的修行方法,能去除所有輪回上的苦。修此法而獲得的證悟,就是中士道的證悟。

  

  上士道的四聖谛

  

  中士道對輪回所修的出離心(苦谛與集谛),套用在一切衆生上來修,即上士道的大悲心;爲了處理這個問題,自己必須先獲得無住涅槃,也就是滅谛;爲了證得無住涅槃,必須先對治我執與我愛執,此包含廣行與深見的法門,即上士道的道谛。

  

  密續的四聖谛

  

  四聖谛,含攝一切佛法。未修學道次第前,必須學四聖谛;真正進入道次第後,學的也是四聖谛的法;甚至進入密續後,都還是四聖谛的法。

  

  房子、人、山川平原…等,我們都將之視爲凡夫境界,此即凡夫顯現的執著。從密續的角度來看,此凡庸的想法,必須斷除,它就是密續的苦谛;這些凡夫顯現的執著,從何而來?它從「粗分氣」的融入來。因此,我們必須將之斷除。(注:粗分氣,即粗分心識。)

  

  往生時,有八個融入階段,即地、水、火、風、所顯、增、近得、光明八個階段。地水火風融入的粗分氣階段裏,雖有第六意識,但更細的心識,是所顯、增、近得,此叁個融入階段,是非常非常細的心識,顯教裏,沒有談這些。第八階段「光明」,才是我們所需要的,其他前面七個,都必須斷除。

  

  前面七個階段的心識,給我們帶來了凡夫顯現的執著,這些凡夫顯現的執著,就是密續中的苦谛。其來源是粗分心識,此爲集谛。去除了粗分氣,即能去除一切凡夫顯現的執著,所有的一切,都是清淨的,每間房子,都是淨土,所有的人,對我而言都是佛,這種境界,就是滅谛。欲達此境界,必須實修生起次第與圓滿次第,這是道谛。密續裏面,也有四聖谛。

  

  顯密都有四聖谛,大小乘也有四聖谛。每一個階段,都有四聖谛。故說四聖谛,能含攝一切佛法。大家要認識這點。

  

  總之,未入道次第依止善知識之前,要學四聖谛。進入道次第後,爲了改變身語意的上、中、下每一階段,也要修四聖谛。因此,宗大師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中說,四聖谛的法是「修行大溫陀楠」。

  

  雖說任一階段,都要學習四聖谛,但程度有不同,修學的深度,也有差別。

  

  對于還未進入道次第實修生起證量的人,應增加對「法寶」的信心、歡喜、希求。要增長這些,必須學習四聖谛。我們現在就正處于此階段,也因這個理由,所以我想講四聖谛。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