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觀呼吸與觀四界 叁、辨識色法的理論 10-3-2 貳、二十八種色法

  10-3-2 貳、二十八種色法

  一、前十八種色法

  【1-4】、四界 (四大)

  1.地界

  重地類:(a)硬、(b)粗、(c)重

  輕地類:(a)軟、(b)滑、(c)輕

  2.水界:(a)流動、(b)粘結

  3.火界:(a)熱、(b)冷

  4.風界: (a)支持、(b)推助

  【5-9】、五淨色(敏感色)

  1.眼淨色

  2.耳淨色

  3.鼻淨色

  4.舌淨色

  5.身淨色

  【l0~13】、境色(所緣色)

  1.顔色或光

  2.聲

  3.香

  4.味

  5.觸(分爲5.地界、6.火界、7.風界)

  地界、火界、風界組成觸境。若把它們分開算做叁個境,就有七境色。當計算二十八種色法時,不包括觸,因爲觸境色的地界、火界、風界早已各自被列入四界內。

  【14、15】、二種性根色

  1.女根色

  2.男根色

  每人只有其中一種性根色呈現,女性只有女根色,男性只有男根色。性根色是遍布于全身的。

  【16】、心色(心所依色)

  心所依色是意界或意識界所依靠的色法。心色是存在于心十支極微裏面,這種極微分布于心髒裏的血液。由于它是意界或意識界的住處,它被稱作心所依處(心基)。

  【17】、命根色

  此色法遍布全身,它維持「業生色」的生命。

  【18】、食色

  1.段食是食物裏的食素。一切極微裏都有食色,即使是業生、心生或時節生的極微都有。它們各自被稱爲業生食素、心生食素或時節生食素。爲了避免禅修者混淆,要記得:已吃下的食物裏的「食素」,製造出「食素八支極微」裏的食素,才稱作食生食素。或更精確地說,剛吃下而留在胃裏的食物,在還未被吸收並運送到全身時,這食素仍稱作時節生食素。

  2.以「命根九支極微」的消化之火(火界)的幫助下,食物被消化並製造了新的「食素八支極微」。這些新極微稱作「食生食素八支極微」。這些「食生食素八支極微」裏的食素稱作「食生食素」。

  討論到現在爲止,色法有五個不同名稱如下:

  一、以上十八種色法稱爲「自性色」,因爲它們每個都擁有一個自然特相,如硬等。

  二、這十八種色法也稱爲「共相色」,因爲它們都擁有一切名法與色法的共相:由于生滅而「無常」,由于受到生滅的壓迫而「苦」,以及由于沒有任何永恒、穩定的質素、靈魂或我而「無我」。

  叁、由于這十八種色法是以業、心、時節或食爲因而生,因此它們也稱爲所生色(完色)。

  四、由于這十八種色法的持續不穩地變化,從熱至冷,從硬至軟等等,因此它們也稱爲「色色」(真實色法)。

  五、由于這十八種色法適和覺察出無常、苦與無我叁相,所以適合作爲內觀的對象,因此它們也稱爲「思惟色」。

  後面將列出的剩余十種色法與上述十八種不一樣,而有五個名稱如下。

  一、無自性色

  二、無共相色

  叁、非所生色(不完色)

  四、非色色(非真實色)

  五、非思惟色

  二、後十種色法

  【19】、限製色(空界)

  使每一個極微不與其他極微混在一起的色法,使諸極微有各自爲單位,以及在極微之間的空間,這種色法稱爲限製色。

  【20、21】、二種表色

  1. 身表,即作爲溝通的身體動作。

  2. 語表,即作爲溝通的言語動作。

  能使他人懂得我們的念頭或希欲的動作名爲「表色」。身表是以身體動作來表達自己的念頭或希欲,例如,向人招手。

  語表是以話來表達自己的念頭或希欲,例如,呼喚時說:「請來這裏」。由于身表和語表是由心所生起,所以這種色法不能放進沒有心的無生命物裏(如錄音帶)。它們只存在于有情言語的聲音和身體的動作裏。

  【22-24】、變化色

  1.色輕快性:(a)心生、(b)時節生及(c)食生真實色的輕快性。

  2.色柔軟性:(a)心生、(b)時節生及(c)食生真實色的柔軟性。

  3.色適應性:(a)心生、(b)時節生及(c)食生真實色的適應性。

  色輕快性、色柔軟性和色適應性叁種色法,再加上前述的身表和語表兩種色法,合稱爲五種變化色。

  【25-28】、四種相色

  1.色積集:(a)其特相是發生在一生的真實色法的初期。(b)它導致諸根的成長或完成,及適當的色法達到足夠的程度與繼續成長。

  2.色相續:它使諸根完成後,確保真實色法在一生中相續不斷。

  佛陀把色法的生起以上述二方式分爲兩個時期,即從投胎至眼、耳等諸根成長爲第一時期,另一時期是從諸根完成後開始。這兩種色法只是真實色法的「生」的階段。

  3.色老性:它是真實色的「住」的階段。

  4.色無常性:它是真實色的「滅」的階段。

  十八種真實色法加上十個非真實色法,一共有二十八種色法。在這二十八色法當中,地、水、火與風稱爲「界」、「大界」或「種色」。其他二十四色法稱爲「所造色」,因爲它們是依靠四大界而生起的。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