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皈依
根松成林曲傑嘉才仁波切 于泉州開示
(弟子問:我已經皈依了一位上師,還能不能皈依其他的上師?)
圓滿的皈依是自皈依,就是自己“成佛”,證到無二的自性叁寶。要達到這一種皈依必須依靠叁寶。上師正是自性叁寶的無二顯現。上師所做的一切正是爲讓你怎樣最快地證悟自己內在的叁寶。所以我們要先至誠皈依外在的上師、佛、法、僧,因爲只有通過他們才能迅速地證悟自性叁寶,擺脫輪回的苦海。
正確的皈依並不只是拿皈依證就算了,要得皈依之體。如何得皈依之體?首先你要至誠忏悔業障,生起真正的皈依之心(爲了人天的福報而皈依是下品心,爲了自己擺脫輪回之苦爲中品心,爲了自他成佛爲上品心),其次,給你做皈依的法師必須持戒清淨,並依儀軌如法地爲你授戒,這樣才算真正的皈依。
有些弟子以爲拿了皈依證就是佛弟子,其實你如果沒有得到皈依之體,嚴格地說,你還不能算是佛弟子。只是種點善根而已。
有些人不了解皈依的意義,只執著外在的儀式(以爲皈依越多就越有成就),來了一位活佛做一次皈依,來了一位法師做一次皈依。其實做了一次正規的皈依之後就永恒地進入了皈依境中,就應當時時憶念上師叁寶的功德、持皈依戒,不用再做皈依的儀式了。因爲我們皈依十方所有金剛阿奢黎、皈依十方一切的佛、法、僧。上師給你做皈依並非代表他本人,而是代表十方的上師、叁寶爲你做皈依。皈依的對象是確定的,不確定的是你皈依時的心。當然你如果犯了皈依戒,破了皈依之體,那時應當忏悔,重受、重得皈依之體;或當你由小乘進入大乘的皈依、由顯乘進入密乘的皈依,這儀式是要做的,因爲你發起了不一樣的心。
我們有些弟子皈依越多次,人也越糊塗。開始分別起上師來了:這個上師我皈依過,我恭敬供養;那個上師我沒做過皈依,所以就對他持有邪見。請問你皈依釋迦牟尼佛,就不皈依阿彌陀佛了嗎?你既然已經皈依了十方上師,那無論哪一宗哪一派,只要他是真正具備上師資格,都應恭敬供養,並且應在他的面前至誠忏悔、求加持。不這樣做本身就違犯了皈依戒。
有些人皈依密乘之後,就開始瞧不起以前顯乘中的皈依師。這種忘恩負義的行爲在世間尚且受人摒棄,何況在佛法中。
皈依是整個道的初始,具有無量的功德。得皈依之體後,你只要保持不犯皈依戒,最起碼不會到叁惡道中去。你如果發願往生極樂世界,決定往生。而當你受了無上法門之後,只要堅持對上師的信心不退失,在中陰身中即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