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第叁章、了解您的煩惱 第二節、什麼是煩惱

  第二節、什麼是煩惱

  要致力于斷除煩惱,必須先了解什麼是煩惱、煩惱的種類,以及産生煩惱的原因,這樣才好對症下藥。

  

  在一般人的觀念中,煩惱通常是指內心的煩悶、苦惱或焦慮不安。然而,在佛教中,煩惱所指的範圍要大得多。

  煩惱,巴利語kilesa,源自“使汙染”(kileseti)一詞。能使衆生的心與身汙染故,稱爲“煩惱”。也即是說:能汙染身心的心理因素,或處于汙穢、墮落狀態的心,叫做煩惱。

  煩惱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負面心理因素,它們都是不善的,因爲這些心理因素在精神上是不健全的,在道德上是應受譴責的,在果報上最終是會導致痛苦的。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