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9.西竺本來禅師悟道因緣
建昌(今江西永修)黃龍壽昌西竺本來禅師,潤州慈舟濟禅師之法嗣,俗姓裴,撫州崇仁人。本來禅師七歲出家,十叁歲投一峰甯禅師座下參學。一峰禅師教以禅觀之法。爲窮究自己的生死大事,本來禅師用功非常精勤,不敢稍怠。
有一次,他一入定便是七天,忽覺身若虛空,心絕邊表,行住坐臥,不知是誰。就在這個時候,他忽然聽見有人誦《清淨經》“內觀其心,心無其心”,當即豁然有省,遂作偈雲:
“幾年外走喪真魂,今日相逢迥不倫。
身伴金毛石獅子,回頭吞卻鐵昆侖。”
本來禅師于是持偈入室,再參一峰禅師。
一峰禅師道:“僧堂有個首座也,無道卻說有道。”
本來禅師便問:“如何說?”
一峰禅師道:“空手把鋤頭,雲雲。”
[“空手把鋤頭”是傅大士的一句詩偈,全偈是“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
本來禅師道:“某甲卻曉得。”
一峰禅師便問:“如何是佛?”
本來禅師道:“空手把鋤頭。”
一峰禅師大聲喝道:“此了事人話,你敢胡說!”于是一把揪住本來禅師,追問道:“你只今還悟得麼?”
本來禅師道:“天然之道,豈有悟乎?”
一峰禅師道:“且去,晚下普集,爲汝決斷。”
到了晚上,大衆普集,一峰禅師剛升座,便厲聲道:“今老僧舉話如何?”
本來禅師從大衆中走出,說道:“舉起甚分明,不與和尚道。”
一峰禅師便大聲喝問:“既分明,因甚不道?”
本來禅師道:“與和尚道了。”
一峰禅師一聽,便拈起拄杖痛打。
本來禅師便將一峰禅師推倒在地,拂袖而出。
第二天,本來禅師又入室請益。
一峰禅師垂示道:“老僧棒下,有一步功夫,你若分曉,佛祖也不奈你何。你好生谛當去用心,若不得此,從生至死,也只恁麼。”說完,便示偈雲:
“青山疊疊雨濛濛,獅子金毛拔不通。
我也自知時未至,十回放箭九回空。”
本來禅師不久前往貴溪江東,卓庵隱居,精勤用功七載,方得發明大事。當時,一峰禅師已經圓寂了。一日,本來禅師在定中看見了一峰禅師,于是上前請益,並就一峰禅師的诘問,下了數十個轉語,後來因無意中打破了水碗,才出定。想到一峰禅師生前對自己的百般鉗錘和提攜,本來禅師不禁垂淚噓歎。
于是,本來禅師便前往金山,參禮慈舟濟禅師,請求印證。
慈舟禅師一見本來禅師,便道:“聞你當初法嗣一峰。”
本來禅師道:“是吃叁十痛棒,文書久已到手,今日特來和尚處討個印子。”
慈舟禅師便指著瓶花,令本來禅師作頌。
本來禅師于是應聲吟道:
“當機拶破乾坤骨,撒髓漫空瑩絕瑕。
驚得淨瓶開口笑,常敷劫外四時花。”
慈舟禅師又進一步勘驗道:“諸佛不說,諸祖不傳,除卻搖唇鼓舌,瞬目揚眉,舉手動足,還我到家語來!”
本來禅師遂默然不語。
慈舟禅師一見,非常高興,說道:“去聖時遙,賢聖隱伏,尚有此子,龍天爲我作大證明,從此向去,真實操持,還他末後,得大受用。若是輕自暴殄,孤(辜)我付囑,龍天爲我剪除。”
本來禅師于是禮拜,說道:“謹遵嚴命。”
慈舟禅師又囑咐道:“古人到這般田地,深入岩谷,保養聖胎,叁十年不許開口,直得嘴邊生白醭(bu,米酒或醋等,腐爛或受潮後所生的白黴)。人天推出,不得已,說一言半句,扶持末運。”
本來禅師于是辭別慈舟禅師,歸隱劍江聖壽。永樂四年,又移住新城壽昌。
曾有上堂法語雲:“天日高明暑漸隆,榴花噴火耀庭中。衲僧眼裏真機露,無位真人觌面逢。直下知端的,擬議隔千重。要達己躬事,黃龍最上峰。
又雲:“花燦爛,日輪紅,心法昭彰觸處通。衲僧鼻孔尖頭下,浩浩騰騰宇宙中。眼空四海無家計,只這拄杖子在手裏,要西便西,要東便東。”
又雲:“了了了,一片長空光皎皎。休休休,雲自高飛水自流。豁眼通身無向背,十方沙界任遨遊。”
本來禅師晚年應信衆邀請,入閩重修杉關福田寺。
寺院剛要竣工,一日,本來禅師焚香端坐,索筆書偈雲:
“這個老乞兒,教化何時了。
顛顛倒倒任隨流,是聖是凡人不曉。
咄,來來來,去去去。
海湛澄空,風清月皎。”
寫完,便擲筆而逝。時惟大明永樂壬寅年(1422)。春秋六十八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