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385· 萬松行秀禅師悟道因緣

  385.萬松行秀禅師悟道因緣 

  萬松行秀禅師,磁州(治所在今河北磁縣)大明雪岩慧滿禅師之法嗣,俗姓蔡,河內(今河南境內)人。行秀禅師自幼不凡,超然有出世志,曾屢次告訴父母他要出家,父母開始不同意,阻難他,後來發現他態度很堅決,于是便聽許他出家,並送他到邢州(今河北邢臺)淨土寺,從贇(yun)允禅師落發。受具足戒後,行秀禅師發誓要決究宗門大事,遂擔囊出遊。初抵燕京,寄居潭柘寺,後投慶壽寺勝默光禅師座下參學。勝默光與雪岩慧滿禅師是師兄弟,同師太原玉山師體禅師。

  初禮勝默光禅師,勝默光禅師仔細打量了一下行秀禅師,說道:“學此道,如鍛金,滓穢不盡,精真不顯。觀君眉宇間大有物在,此物非一番寒徹不能放下,子後自見,不在老僧多言也。”

  說完,勝默光禅師便教行秀禅師參長沙景岑禅師“轉自己成山河國土”之公案——

  有僧問長沙景岑禅師:“如何轉得山河國寺歸自己去?”長沙禅師反問道:“如何轉得自己成山河國土去?”那僧道:“不會。”長沙禅師道:“湖南城下好養民,米賤柴鑫足四鄰。”那僧默然無語。長沙禅師于是又說偈雲:“誰向山河轉,山河轉向誰?圓通無兩畔,法性本無歸。”

  行秀禅師于是依教精勤參究,乃至廢寢忘食。可是半年之後,仍然無所契入。

  行秀禅師于是向勝默光禅師請益。勝默光禅師道:“只我願你遲會。”

  後來有一天,行秀禅師忽然有省。勝默光禅師于是又讓他參“玄沙未徹”之話頭。玄沙未徹之話頭是這樣的——

  福州靈雲志勤禅師,初在沩山靈祐禅師座下,因見桃華而悟道,遂作偈曰:“叁十年來尋劍客,幾回落葉又抽枝。自從一見桃華後,直至如今更不疑。”沩山禅師覽偈後,遂勘驗他。志勤禅師之應答皆一一符契宗旨。沩山禅師于是給予印可,並囑咐道:“從緣悟達,永無退失。善自護持。”後有一位僧人將此事告訴了玄沙師備禅師。玄沙禅師道:“谛當甚谛當,敢保老兄未徹在。”衆人皆疑此語。因爲沩山禅師是一代宗師,他是不隨便印可人的。他既印可志勤禅師,志勤禅師必定是開悟無疑。但是玄沙禅師卻不肯。從此以後,玄沙禅師的這句話,便成爲宗門大德用來勘驗學人的一個重要話頭。

  行秀禅師參了很久,不明其意,于是前往磁州大明寺,參禮雪岩慧滿禅師。

  在雪岩慧滿禅師座下,行秀禅師才用功二十七天,便感覺到很沮喪。因爲這公案如鐵壁一般,自己平昔的種種伎倆,到這裏一點也用不上。

  這時,雪岩慧滿禅師便開示他道:“你但行裏坐裏,心念未起時,猛提起,觑見即便見,不見且卻拈放一邊,恁麼做工夫,休歇也不礙參學,參學也不礙休歇。”

  行秀禅師于是謹記雪岩慧滿禅師的教導,繼續用功,並搬進書記(負責寺院文案)寮裏居住。

  當時,適逢潭柘亨和尚造訪大明寺。那天晚上,行秀禅師特地叩門禮谒,並請侍者燒香請益。潭柘亨和尚于是讓行秀禅師入室。

  行秀禅師問:“如何是活句,如何是死句?”

  潭柘亨禅師道:“書記若會,死句也是活句。若不會,活句也是死句。”

  行秀禅師聞言,從此以後,用功更加精進。

  一日,行秀禅師正在經行,忽然一只雞從前面飛過,行秀禅師終于豁然大悟。他驚喜道:“得恁麼近!今日不惟捉敗沙老虎(玄沙師備禅師),亦乃捉敗岑大蟲(長沙景岑禅師)也!”

  此時他才真正領會到勝默光禅師接引人的苦切之處。于是他急忙走進丈室,禮拜雪岩慧滿禅師。慧滿禅師遂予印可。

  行秀禅師悟道後,繼續留在雪岩慧滿禅師座下,執侍兩年,盡得其旨。雪岩慧滿禅師前遂將法衣交付給他,並勉勵他流通大法。從此以後,河西叁晉一帶道俗,皆欽敬行秀禅師之道名。

  不久,行秀禅師回邢州淨土寺,築萬松軒以自適,是以時人皆稱之爲萬松老人。

  金章宗明昌四年(1193),行秀禅師奉诏入禁升座說法,章宗皇帝親自迎禮,宮中後妃以下,皆從而受法。章宗因聞法感悟,遂賜行秀禅師錦绮大衣,並建普度會。承安二年,行秀禅師奉章宗之诏,住持大都仰山棲隱寺。棲隱寺乃先帝金世宗創。行秀禅師至後,大振玄風,北地衲僧紛紛投其門下。曹洞宗一度孤冷不振,經行秀禅師扶頹斷絕,再度大放異彩。

  元太宗在位時,行秀禅師又奉命住中都萬壽寺,不久又移住報恩寺,一時道化隆盛。此後,行秀禅師一度在燕京報恩寺附近,築從容庵隱居,專門評唱宏智正覺禅師的《頌古百則》,後成《從容錄》。

  行秀禅師天資敏利,于百家之學無不淹通,曾經叁次閱藏,對整個佛教教法都非常通曉。其生前著述很多,除《從容錄》之外,還有《請益錄》、《祖燈錄》、《釋氏新聞》、《鳴道集》、《辨宗說》、《禅悅法喜集》等等。這些著作,在中國禅宗史上都曾産生過較大的影響。

  行秀禅師接衆時,善談真妄不二、理事雙照之旨。

  如,全真禅師曾問行秀禅師:“弟子叁十余年,打疊妄心不下,乞師方便。”

  行秀禅師道:“汝妄心有來多少時也?未審本來妄心否?只如妄心作麼生斷?只者(這)妄心斷即是, 不斷即是?”

  全真禅師言下廓然,遂頂禮而去。

  行秀禅師圓寂于元定宗丙午(南宋理宗淳祐六年,1246)年,春秋八十一歲。臨終有偈雲:

  “八十一年,只此一語。

  珍重諸人,切莫錯舉。”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